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 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透过名作,感悟历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 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积贫积弱的北宋课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积 弱弱积积 贫贫财 匮兵 虚 内 忧 外 患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俺来为君 分忧!宋仁宗二、庆 历 新 政范仲淹上奏折答手诏条陈十事给宋仁宗 ,提出改 革的基本方案:(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二 )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三)精贡举 ,即严密贡举制度。(四)择长官。奖励能员,罢免不才 。(五)均公田。均北宋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 ,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七)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 廷的惠政和信义。(八)修武备,即整治军备。(九)重 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十)减徭役 。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探究四思考:1、宋仁宗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3、新政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整顿吏治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庆历新政1、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 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2、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3、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 呼声强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课堂 小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材料1: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 荫之烂,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 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 -廿二史札记 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每逢荒年 ,政府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养兵之费,在 天下十居七八 。 -引自张载集 回答:(1)材料1、2反映北宋出现了哪些现象?(3分) 冗官、冗兵、冗费。(2)这些现象对北宋政府产生了怎样影响?(6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3)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分)使得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造成军队战 斗力下降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探究一 :思考:北宋兵多为何还战斗力弱? 来源:流民; 政策:守内虚外 ;更戍法(将兵不识)。材料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 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材料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 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 于输纳,皆我之物。”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 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内忧是什么? 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 。(2)从材料3来看,出现内忧的原因是什么? 政府纵容土地兼并。(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封建土地私有制探究二北宋时期形势示意图北宋时期形势示意图辽西夏北 宋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民族矛盾尖锐,西夏、辽威胁北宋,战争连年, 北宋屈辱求和,北宋严峻的边疆危机。探究三材料2 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 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北宋屡 战屡败,双方进行议和。 材料1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 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04年 辽大举进攻北宋,宋虽打了胜仗,最后却订立屈辱的“ 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 为“岁币”。(2)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北宋军队战斗力弱;统治者的昏庸;消极的防御国策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