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发展史任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与人类认识自然和生产 生活的需要有着密切联系。从18世纪开始,对燃 烧现象的认识和利用燃烧反应产生的热作为动力 的蒸气机的产生促进了热力学和热化学的研究。 到了19世纪,伏特(AVolta,17451827)发明电 池和法拉第(M Faraday, 17911867)发现电解 定律促进了电化学的发展;古德贝格(C M Guldberg, 18361902)和瓦格(PWaage, 1833 1900)确立的质量作用定律促进了化学动力学的 发展;格雷厄姆(T Graham,18051869)提出胶 体的概念促进了胶体化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70 年代,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正式形成。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形成,是从 1877年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荷兰化 学家范托夫创刊的物理化学杂志开始 的。从这一时期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以 化学热力学的蓬勃发展为其特征。奥斯特瓦尔德范托夫 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化学热力学的发展和成熟时 期,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 于各种化学体系,特别是溶液体系的研究。吉布斯 对多相平衡体系的研究和范托夫对化学平衡的研究 ,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能斯脱发现热定理都 是对化学热力学的重要贡献。 当1906年路易斯提出处理非理想体系的逸度和 活度概念,以及它们的测定方法之后,化学热力学 的全部基础已经具备。劳厄和布拉格对 X射线晶体结 构分析的创造性研究,为经典的晶体学向近代结晶 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起源于 19世纪末期,阿累尼乌斯首先提出了化学反应活化 能的概念,同时博登施坦和能斯脱关于链反应的概 念,对后来化学动力学的发展也都作出了重要贡 献。吉布斯阿伦尼乌斯 20世纪2040年代是结构化学领先发展的时 期,这时的物理化学研究已深入到微观的原子和 分子世界,改变了对分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茫然 无知的状况。 1926年,量子力学研究的兴起,不但在物理 学中掀起了高潮,对物理化学研究也给以很大的 冲击。尤其是在1927年,海特勒和伦敦对氢分子 问题的量子力学处理,为1916年路易斯提出的共 享电子对的共价键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1931年 鲍林和斯莱特把这种处理方法推广到其他双原子 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形成了化学键的价键方法。 1932年,马利肯和洪德在处理氢分子的问题时根 据不同的物理模型,采用不同的试探波函数,从 而发展了分子轨道方法。 路易斯鲍林价键法和分子轨道法已成为近代化学键理论的 基础。鲍林等提出的轨道杂化法以及氢键和电 负性等概念对结构化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 用。在这个时期,物理化学的其他分支也都或 多或少地带有微观的色彩,例如由欣谢尔伍德 和谢苗诺夫两个学派所发展的自由基链式反应 动力学,德拜和休克尔的强电解质离子的互吸 理论,以及电化学中电极过程研究的进展 氢超电压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期间,物理化学以实验研究手段和测量 技术,特别是各种谱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由此而产生的丰硕成果为 其特点。 电子学、高真空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但使物理化学的传统 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时间分辨率有很大提高, 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谱学技术。光谱学和其他谱学的时间分辨率 和自控、记录手段的不断提高,使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超出了基态 稳定分子而开始进入各种激发态的研究领域。 光化学首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光谱的研究弄清楚了光化学初 步过程的实质,促进了对各种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这些快速灵敏 的检测手段能够发现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暂态中间产物,使反应机理 不再只是从反应速率方程凭猜测而得出的结论。这些检测手段对化 学动力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也大大缩短了测定结构的时间,使结晶 化学在测定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青霉 素、维生素B12、蛋白质、胰岛索的结构测定和脱氧核糖核酸的螺 旋体构型的测定都获得成功。电子能谱的出现更使结构化学研究能 够从物体的体相转到表面相,对于固体表面和催化剂而言,这是一 个得力的新的研究方法。光谱仪60年代,激光器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的激光技术。大容量高 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微弱信号检测手段的发明孕育 着物理化学中新的生长点的诞生。 70年代以来,分子反应动力学、激光化学和表面结构化学 代表着物理化学的前沿阵地。研究对象从一般键合分子扩 展到准键合分子、范德瓦耳斯分子、原子簇、分子簇和非 化学计量化合物。在实验中不但能控制化学反应的愠度和 压力等条件,进而对反应物分子的内部量子态、能量和空 间取向实行控制。 在理论研究方面,快速大型电子计算机加速了量子化学在 定量计算方面的发展。对于许多化学体系来说,薛定谔方 程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解的了。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 理论以及伍德沃德和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的建立是量子化学的重要发展。氩离子激光器中国物理化学的发展历史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 个阶段。在3040年代,尽管当时物质条件薄弱,但 老一辈物理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热力学、电化学、胶体 和表面化学、分子光谱学、X射线结晶学、量子化学等 方面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而且培养了许多物理化学方 面的人才。 1949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各个高等学校设 置物理化学教研室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在中国科 学院各有关研究所和各重点高等学校建立了物理化学 研究室,在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催化、电化学、分 子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谢谢谢谢谢谢谢谢Thank You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