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 d jC d j“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 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 ,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 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 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C d jC d j第15课 戊 戌 变 法C d jC d j一、甲午的震撼甲午战争的惨败请思考: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产生如此巨大的 震撼?洋务运动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马关条 约的签订甲午战败使朝野上下震撼。一时之间改革变法 的浪潮开始在沉闷的大地上涌动战前中国人自视甚高和固有的文化优越感;经历了洋务运动,国人抱有希望,而结局是 败得太惨;C d jC d j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 侵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 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 争。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 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两 )增开通商 口岸其他辽东半 岛、台湾 、澎湖列 岛 两亿 沙市、重 庆、苏 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 通商口岸投 资设厂 C d jC d j内容影 响 割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 刺激列强的瓜分中国野心民族危机加深 赔款 加剧人民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命脉 四口 通商内河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 中国内地 开厂 免税帝国主义侵略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进一步 掠夺中国原料廉价劳动 力,严重阻碍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d jC d j民族危机空前列强 掀起 瓜分 狂潮 资本 输出甲午战败国家权 益进一步丧失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戊戌变法的主要、直接原因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d jC d j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瓦 解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 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政治背景)戊 戌 变 法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列强 掀起 瓜分 狂潮 资本 输出甲午战败国家权 益进一步丧失甲午战 败赔款清政府为扩大 税源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 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戊戌变法的背景C d jC d j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 产生背景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人。 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洋务弊端,发觉富强之本 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思想主张C d jC d j戊戌变法的背景思想主张影响 经济 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注重商战; 对西学从 工商科技 转移到政 治制度方 面起启蒙 作用政治上 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的要求 文化上 办西式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 识;C d jC d j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的维新思潮 2、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潮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主要主张张 康有为为 把西方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结合 ,托古改制 梁启超 民权权思想;变变科举举 谭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观观念批判君主专专制;倡导导男 女平等 严严 复物竞竞天择择,适者生存;变变法才能救亡C d jC d j内容:康有为宣称:东汉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奉为经典 的古文经均系东汉时刘歆伪造,故称“伪经”;目的:引导士大夫怀疑古代典籍,向维护封建制度的 理论根据提出挑战,打破了泥古守旧、恪守祖训的 陋习为变法制造舆论;请思考:新学伪经考到底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 这么做?康有为的思想主张:C d jC d j内容: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法的先师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 的合理性为变法寻找历史根据。请思考:孔子改制考又讲些什么?康有为为何要这 么做?C d jC d j请思考:为什么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 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康有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 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才发生变化;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易于 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表明了维新派强烈要求改革中国政治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愿望。反映了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弱小和政治上的 不成熟,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C d jC d j请思考: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 弊得失各是什么?利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借 助权威有利于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 想;利:弊:弊在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C d jC d j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 主张维新变法。异: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认为变法之本在 变科举,侧重于强调“民权”;谭嗣同侧重“冲决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提 倡男女平等,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是系统介绍西学的第一人,侧重于用进化 论说明中国变法与否的结果。请思考:在维新宣传中,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政治 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思想主张:C d jC d j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的标志,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政治实践的开 端。三、“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 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传至北京2、上书内容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3、结果及影响都察院拒绝代呈,但“公车上书”在社会上已 产生了巨大影响“万言书”已广为流传。C d jC d j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活动1、目的:四、维新运动的发展三份报纸 两个组织为了争取更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2、内容:C d jC d j报刊: 名称创办 人 地点备注 中外纪闻 康有为1895年 、北京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国闻报严复 1897年 天津 时务报 梁启超 主笔1896年 、上海C d jC d j组织: 名称强学会保国会 地点1895年、北京1898年4月、北京 创办人文廷式康有为 成员组 成爱国官吏和知识分子、 外国传教士,得到翁同 龢、张之洞等官员支持各省旅京维新志士 备注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 体宗旨:“保国、保种、 保教”请思考:保国、保种、保教的含义是什么?保国:保全国家土地;保种:保卫民族独立;保教:保卫被视为民族精神象征的孔教.C d jC d j戊戌变法时期学会 、学堂、报馆分布 示意图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强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南学会保国会1897年底,全国出 现了讲求维新变法 的政治性学会33个, 新式学堂17所,报刊 19种;到了1898年, 学会、学堂、报馆 合计达300所上。C d jC d j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活动1、目的:四、维新运动的发展三份报纸 两个组织为了争取更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2、内容:3、影响:宣传了维新变法,使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政治 ;议论时政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 成。C d jC d j五、百日新政高潮 1、直接原因: 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皇帝,呼吁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坚定光绪帝变法决心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请思考:光绪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一是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二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 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3、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宣布变法,维新变法正式开始。C d jC d j除 旧布新作 用局限性 政 治改定律例 取消闲散重 迭机构,裁 汰冗员; 澄清吏治准许 官民 上书 言事有利于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参与 政权; 精简机构,提 高效率没有触动封建 顽固派的实权 地位;没有涉 及君主立宪等 政治主张“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 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 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思考: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对“举 国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 C d jC d j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 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 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法令成为资产阶级维 新派参政的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请思考: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 ?对“举国欢蹈”你是怎样理解的? 在当时参与上书的只能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举国欢蹈”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庆幸自己参政,对旧制度进行改革。“举国 欢蹈”不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全民性。恰恰相反 ,维新运动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而告失败。 “人人封章,直达于上”可以判断是“提倡官 民上书言事”才有的现象。 C d jC d j除 旧 布 新作 用局限性 经 济废除 旗人 寄生 特权设铁路矿物局和农工 商总局,保护工商业发 展; 奖励创造发明;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 算决算; 设立邮政局有利于资 本主义发 展; 有利于增 加财政收入没有触 动封 建土地 所有制 ,无法 赢得 农民 支持C d jC d j除旧 布 新作 用局限性 文 化 教 育改革 科举 制度 ,废 除八 股取 士开办京师大学堂, 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兼习中西学科;改 试策论,开设经济 特科;设立译书 局;准许设立报馆 、学会;派人出国 留学、游历有利于西方资 产阶级 文化和科 学技术的传播, 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培养维 新人才规模数 量和政 府投入 严重不 足变法触动了封建旧制度,显示了除旧布新的决 心,应予肯定。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 主张,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明维新派的行 动比他们的思想落后。C d jC d j除旧 布 新作 用局限性 军 事裁汰 旧军精练陆军 ,改习 洋操;添置船舰, 扩建海军有利于加强军队 战斗力,抵抗外 来侵略加强对 人民的 统治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 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 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 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C d jC d j六、维新变法的结果无力回天1、新政实施后各派的反应与斗争:变法阻力很大,光绪帝和维新派举步维艰。请思考:阅读P109内容,思考“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 ” 2、围绕人事任免权的斗争慈禧的三条上谕说明了什么?慈禧的三条上谕慈禧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新势 力的变法在慈禧严密监视下进行。光绪帝和维新派拉笼袁世凯、游说列强支持 变法失败C d jC d j1898年9月21日,慈禧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 ,囚禁光绪帝于瀛台,慈禧重新“临朝听政”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屠杀,康有为、梁启超逃 亡新政被取消新政中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保留外其 余全部被废除。 C d jC d j谭嗣同 刘光第杨 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C d jC d j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导致变 法最终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C d jC d j材料1 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 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 有的则被偷梁换柱,失去了本意。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 农工商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认真 办理者极少有的省份,则基本没有变动戊戌变法资料 变法遭到守旧大臣的阻挠、破坏他们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使变法 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成了一纸空文。阅读下列材料,为变法失败寻找原因:材料1反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C d jC d j戊戌变法的背景材料2 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 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 而反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