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最重要、第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可知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不可以认识) 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实践上)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 问 题。 (理论上)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 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2、“存在即被感知”、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7、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8、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9、王守仁(号阳明,称阳明先生)“心外无物”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1、不可知论 的典型代表 休谟认为 “知 觉是唯一的实 在,知觉之外, 一切不可知”。2、庄子和朋友惠施外出散步,看到桥下很多鱼不停的游来游去, 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庄子说:“鱼儿多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 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儿,就不知道鱼儿的快乐,那么不 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 识的东西了。休谟不可知论代表康德是德 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 者。是启蒙运动最后一 位主要哲学家。 康德自我、世界、上帝不可知。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什么是唯物主义 P1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列宁称之为无实花) (1)什么是唯心主义 P1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意 识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共点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原始的、 自发的)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孤立、静 止、片面)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 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 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 B.没有科学依据; 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 具体形态在 物质 与意 识的 关系 问题 上, 都坚 持物 质决 定意 识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 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 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 定世界本原是物质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 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 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伟大思想武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介绍】 中国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元素; 战国时期荀子:天地合则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古希腊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明清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元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实体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世界过去、现 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 分寸上熄灭。 王充: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刘禹锡: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原子说是西方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 其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自然界的机械运动; 其二,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2)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形态基本观点评价共同点主观 唯心 主义进步性:局限性:客观 唯心 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 目的、意志、感觉、心灵 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 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 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 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 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在哲学基 本问题上 ,都认为 思维是或 意识是第 一位,认 为思维决 定存在, 意识决定 物质,都 坚持唯心 主义。对人们认 识的发展 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 义把人的主 观精神和 客观精神 作为世界 的本原是 错误的主观唯心主义(依据)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 疑邻偷斧(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宋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18世纪英国大主教贝克莱的著名论点是:“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 就是被感知”。(不是父母生了他,而是他的感觉生了他的父母)、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客观唯心主义(依据)(如天、命、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柏拉图:理念创造一切; 黑格尔:绝对精神,绝对观念外化为万事万物上帝创世说: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女娲造人说宋代朱熹:主张“理”一元论,认为理在事先,理在气先,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结合P14漫画,谈谈你对下 列观点的理解: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 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 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 如同一人骑二马3、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其一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其二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 ( )A.商品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计划方案 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 E.澳门回归祖国 F.三个代表思想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5.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6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 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 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7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 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下列观点哪些是唯物主义,哪些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水是万物的本原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6)气者,理之依也(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 物质的东西而已(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9)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一、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 (1)元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实体。(王夫之)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有一气。(王充) (6)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 (8)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二、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 (1)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2)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3)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三、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 (1)柏拉图:理念; (2)黑格尔:绝对精神 (3)上帝创世说、女娲造人说 (4)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主张“理”一元论,认为理在事先,理在气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