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 活 与 哲 学思想政治讨论:什么是哲学?方塔纳现代思想辞典“哲学”条目撰稿人,时为牛津大 学三一学院院长当选人的安东尼昆顿(Anthony Quinton )写道:“这是一个若用一个简单界说加以定义就不可能 没有争议的术语”。大概正因为它是一个“不可能没有争议 的术语”,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干脆不设“ 哲学”这个条目。最新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没有设 这个条目,只是在“西方哲学史”条目之下设了“哲学的本 质”这样一个子目。它说道:“在各种各样的界说中,很难 判定是否能找到某种共同的因素或为哲学找到某种中心 含义,以它作为一种普遍的、全面的定义。不过,人们在 这方面首先试图把哲学定义为对各种人类经验的反思或 对人类最为关注的那些问题的理性的、方法论的和系统 的思考”。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阅读教材P2“排名的二重性”,思考三个问题: 由于人们的思维方法、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使 得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经常出现不同的看法。看问题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两点论的观点,既看 到正面因素的积极影响,又看到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 这就是生活中的辩证法。否则,看问题走极端, 只看到问题的这一面 ,而忽视或否定另一面,就是形 而上学的一点论,是错误的。 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指挥,生活中处 处有哲学,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往往折射出人们哲学素 养的高低。分析如下事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么?期中考试结束后,甲同学物理考了85分,乙同学考了73分 ,结果,物理老师却在班上表扬了乙同学,批评了甲同学。甲 同学心悦诚服,全班同学也都理解其中的原因。你猜猜看,老 师为什么表扬考了低分的乙同学却批评考了高分的甲同学?你能说出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么?甲同学原本物理成绩很好,这次虽然考了85分但属于下滑趋势 ;乙同学虽然这次考了73分,但与其以往的成绩相比,却是有 了进步与提高,故而乙同学受到表扬而甲同学受到批评。看问题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要把事物放在前后相继的历史 联系中来看待和把握,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事物。 看问题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既看到事物的现在,又 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能僵化地看待任何事物。 老师的讲评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了不同同学(矛 盾)的特殊性,而没有简单地搞“一刀切”。你听说过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吗?故事中老牛说这 条河河水很浅, 只没膝盖;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 前几天 它的同伴还淹死在这条河里了,弄得小马无所适从。在 妈妈的鼓励和劝导下, 小马勇敢地蹚过了河, 结果是:河 水既不象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象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故事中老牛和小松鼠谁撒了谎?小马涉水过河的结论“ 非牛非鼠”是因为什么?你能说出该寓言故事中包含的 哲学道理吗?哲理剖析由于人们的立场、出发点不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客观 事物(事实)的感受与评价往往大相径庭意识能够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但不等于说所有人对同一客观 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意识)都是正确或一致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个观点 或认识是对还是错,观点和认识自身无法说明,只能靠实 践来检验。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生活常识、成语、警 句、典故么?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警句、 典故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思考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 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 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 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 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 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 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 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 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安身的地方,愁得吃不 下睡不着。又有个人替他担忧,因此去劝慰他说:“天只不过是积 聚起来的气体,无处不充满气,你整天在气里呼吸活动,为什么会 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气积聚起来的,日 月星辰不是要掉下来了?”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气而 成,它们能发出耀眼的光亮,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那 人又说:“地塌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是由大土块积成 ,土填满了四方,无处不有,你每天在土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 它崩陷呢?”古人对天外来客的担忧 古代美术作品中的天外来客,大多是彗星或小行星为什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呢?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 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 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 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 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 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该为 社会奉献什么,还是要向社会索取什么?”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 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 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亚里士多德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理论。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惊醒国人与世人。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 的。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追求智慧之学,爱智之学(古汉语)哲学爱智慧(古希腊、英文、俄文、德文、法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也不意味 着所有的哲学派别都是正确的。从哲学产生到今天,唯物主 义、辩证法两个哲学派别是正确的,与之分别对立的唯心主 义、形而上学则是错误的,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含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统一的科学的哲 学派别。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其实是说学习科学的哲学,从而使哲学指 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哲学的 任务。一位学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一位学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 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 “你们你们 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 全装满。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 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 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 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 自然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伊壁鸠鲁问:问: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 、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生活的质量决不仅仅取 决于物质水平的高低。信仰不同追求不同生活层次就 是有高下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哲学是“爱智慧” 哲学是追求真、善、美的学说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灵光” 哲学是追求“形而上”的学说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 哲学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规范 哲学就是人学 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B.哲学家的思考C.人类的实践活动D.对世界的思考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 话可以这样理解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 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B. C D.CD课堂练习3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 ,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5哲学的任务是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ACD(1)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 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 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 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地的运动有自己特有的规律 ,不会随时崩坠。杞人不懂这一哲学道理,影响了自 己的生活。6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 所寄,废寝食者。”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预习思考(1)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世界观?它与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方法论?它与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