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一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3.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 4.4.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 ,变法最后失败。变法最后失败。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一、 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 探究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应 该吸取什么教训?变法失败原因变法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最主要原因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失败原因变法失败原因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及其去世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 的现象。 教训: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 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 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最主要最 根本原因王安石对自己变法的评价:河北民,生近二边 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 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 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 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 食,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变法前景象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 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 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 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 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 笑得无愁。变法后的景象国富民足,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歌舞升平、 太平盛世)农民的苦难(赋役沉重、颠沛流离)探究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 作用有哪些?如何全面评 价王安石变法?史学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种观点: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 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 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 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 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还认为保甲法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梁启超王荆公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列宁“迨元丰年间(10781085年),年谷屡登, 积粟塞上,盖数千万石;而四方常平之钱,不可胜 计。” 北宋学者陆佃 材料:请回答 :1、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由于新法的推行,北宋国库充裕,财政收入大 幅度上升,积贫局面初步改变2、请说出,王安石的富国之法(理财措施)是怎样 初步改变北宋积贫局面的?富国措施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1.促进生 产发展2.增加财 政收入3.一定程 度上改变 积贫局面效 果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促 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财政 收入保证了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 断,增加财政收入作 用二、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强兵措施成 效 作 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置军器监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 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 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 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1.增强国力, 一定程度上改 变积弱的局面2.巩固封建统 治秩序3.增强军队的 战斗力二、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史学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另外几种观点:依照当时情况,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 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 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 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 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 也。 赵翼二史札记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 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 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三、王安石变法之消极作用(1)强制农民借贷; (2)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对贫苦农民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 役钱家破人亡1、青苗法2、募役法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 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 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变法的不足:(局限性)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 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和改革家(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 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1)性质:感悟历史人文精神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忧国忧民精神 创新和改革精神 敢于面对困境毫不动摇的精神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背景目的:背景目的: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 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庆庆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王王理财理财 改革程度:改革程度:庆局部改革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王全面改革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目的:目的:富国强兵富国强兵 形式: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得到王权的支持;自上而下的改革,得到王权的支持; 内容: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 反对反对 范围:范围: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背景:背景:商商-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王-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商商- -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王- -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性质:商商- -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王-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结果:商商- -成功,对后世影响大成功,对后世影响大 王王- -失败失败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 按性质划分主要有: 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 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A. B. C. D.B2.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均输法A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 B.免役法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B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A.保马法 B.将兵法C.保甲法 D.军队精简C5.王安石强兵之法中,保甲法实行的作用主要是A.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B.加强军队C.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D.巩固西部边境C3、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条新法有关?这条新法有何作用?你 对图中人物的言论有何看法?(7分) 青苗法。(1分)积极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货对农 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2分)消极作用:农民借贷利息偏高,负担依然沉重。(2分 )看法:图中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太片面,只看到新法 的局限性,忽视了新法的积极性。 材料二(2)材料二与哪条新法 规定有关?结合材料分析 这条新法实施过程中出 现了什么问题?(2分) 保甲法。存在用人失当 的问题。(2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人物观点迥异且与变 法失败密切相关。综合上述材料分 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 第一,王安石变法忽视减轻人民负 担,面且用人失察,出现了危害老 百姓利益的现象。 第二,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 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以太后等为首 的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 不可为国。” 回答: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 具体措施?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 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 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 ,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冗兵、冗官、冗费。积贫: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积弱: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械监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积贫的局面有所改 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政 治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 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 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潮廷 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 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王 安石变法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