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专题主要内容:n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n二、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新发展n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两 种设想及启示二、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的新发展n(一)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 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热情支持 、积极参加并领导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他们认真 总结了19世纪40-90年代的世界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共 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尤其是巴黎公社革命和资本主义和平 发展年代合法与非法斗争经验以及建党经验,写下了许多 光辉著作,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地丰富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 ,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发展。n 席卷欧洲大陆的1848年革命推动了科 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18501852年间写了1848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 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革命和反 革命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全面、深刻地总结了1848年革 命运动的经验教训,着重阐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 政的理论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n第一,阐明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作用。 第二,第一次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的命题。 第三,明确提出“不断革命”的口号和思想。 第四,系统地论述工农联盟问题。 n在欧洲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的时期, 马克思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1865年完成科学巨著资本 论全部草稿。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 出版。这部著作不仅标志着工人阶级政治 经济学的诞生,同时也是“叙述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的主要的著作”。 n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流派 的过程中,写了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 问题给代表的指示、工资、价格和利 润、机密通知、中国革命和欧洲 革命、论波兰、流亡者文献等 一系列著作,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 n第一,阐明无产阶级统一的阶级斗争必须 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第二,必须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 人民的正义斗争。 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实践是丰富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n马克思于1871年6月3日即公社失败的第三 天完成了法兰西内战这部总结巴黎公 社经验的极为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 恩格斯1891年为法兰西内战写的导言 ,又对此书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挥。马克 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把科 学社会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 级专政学说发展到新的高度。n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 军队。 第二,公社的革命实践验证并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不能运 用旧国家机器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 机器这一基本原理。 第三,无产阶级要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自 己新的国家政权。 第四,无产阶级的解放要经历一系列把环境和人完全改变 的历史过程。 第五,必须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9世纪末,资 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n 他们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帮助各国建党的 过程中,根据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新 鲜经验,写了论权威、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爱尔福特纲领批判、法德 农民问题、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 级斗争导言等著作,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 义,使之更加完备,更加成熟。这是马克思、恩 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系统阐述和重要补充的 阶段。n 第一,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 第二,系统地研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 阶段问题。 第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论述。 第四,全面阐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 第五,在指导各国建党的实践中丰富发展无产阶级 政党的学说。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主要内容n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资产 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 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这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2、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 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 观规律的同时,也找到了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社会力 量无产阶级。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3、无产阶级要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 建立统一战线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结 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无 产阶级政党制定的策略原则。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4、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 ,互相支援。n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发出号 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高度概括 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理论上奠定了无产 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5、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n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革命政党的建 立和建设,不仅亲自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共产党组织 共产主义者同盟,而且在他们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中央委员会致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和马克思的 哥达纲领批判、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及他们 的各种书信中,也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党的 性质和作用、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6、采取各种斗争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n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 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 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7、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义的过渡时期,必须实 行无产阶级专政。n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 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 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改造 和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所作出的关于无 产阶级革命进程的设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8、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 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 阶段,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 基本特征。n 马克思认为,过渡时期结束后,人 类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他在哥达纲领 批判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 发展划分为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 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 后来列宁明确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特征: 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基本的特征。 社会生产将有计划的进行,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和市场。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已经消灭了阶级,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第二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将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自由人联合体”。)特征: 每个人在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和自然的真正主人。 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和“真正自由的劳动”。 随着阶级对立、阶级差别的消灭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将实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彻底解放。 人们摆脱了私有观念、传统意识形态和旧文化、旧习俗的束缚和影响,实现思想上的彻底解放,成为共产主 义新人。(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主要内容n9、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n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关 于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设想。这个设想主要在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等著 作中有所阐述。n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在共产 主义社会,公众的权力将失去政治性质,社会和生产将 采取自由人联合体的形式组织起来。后来,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和建立这种联合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 相互关系n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n 一是科学性。n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研究社 会问题的出发点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次,表现在它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空想社 会主义存在根本的分歧。 第三,表现在它的理论观点比空想社会主义更经得起 实践的检验;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 相互关系n 二是革命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具有两个 方面的含义: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 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设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真正认 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把他们当做资本 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并对他们的革命斗 争给予理论上的正确指导。二是它的战斗性,一方面表 现在它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和形形色色的假社 会主义学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它是 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 ,提出了运用革命暴力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埋葬 资本主义的战斗口号,向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旧世界、 建立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 相互关系n 三是开放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放性,是指该 理论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 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首先,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下,继承了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的,也必然会 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 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次,它 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社 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它必然会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不断发展而充实、丰富。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 关系n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 性的高度统一n 第一,它的科学性要通过革命性和开放性来体现。离开了它的 无产阶级属性和战斗性,就会把科学社会主义混同于其他各种牌号 的社会主义;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失去存 在的意义,“科学”二字也就无从谈起。第二,它的革命性根源于 科学性,并有赖于开放性。正是由于它的科学性,才使无产阶级认 清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假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 才能指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正是由于它的开放性,才 能使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永远保持勃勃生机,不断向前发展。第三, 它的开放性是由科学性与革命性决定的。科学性使它从实际出发,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能经受起实践的检验;革命性则 使它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不断调 整革命任务和斗争策略,使之更适合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加速革 命和建设的步伐。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 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 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 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 特别的意义。如果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 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0年来大工业已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 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 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 两月之久的巴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