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核算影响因素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 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 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净残值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 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 产的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 素。 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 择折旧方法。我国会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固定 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符合固定资 产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影响因素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 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 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率 = (1-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使用寿命 (年)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 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注意:如果题目中不知道预计净残值率,而是已知预计净残值: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预计使用寿命 (年)年限平均法优点: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不足: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 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 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 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 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年限平均法例: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万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 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求该厂房的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年折旧率 = (1 - 2%) / 20 = 4.9% 月折旧率 = 4.9% / 12 = 0.41% 月折旧额 = 5 000 000 0.41% = 20 5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20500 贷:累计折旧 20500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产量某期折旧额 = 该期实际产量 单位产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缺点: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其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工作量法工作量法的优点: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当 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或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不经常使用,因 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 法。 适用范围: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 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工作量法例: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万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万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本月生产产品34 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 = 680000 (1-3) / 2000000 = 0.3298 (元) 月折旧额 = 34000 0.3298 = 11213.2 (元)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 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 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 递减法两种。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 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 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加速折旧法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 收入的配比原则。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 胀带来的投资风险。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 年份保持稳定。加速折旧法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 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 一笔无息贷款。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 政策性举措。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 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 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 )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 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 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 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如下: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400 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0 000)40%=240 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40%=144 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 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 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为15年(5+4+3+2+1 )。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年数总和法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 计净残值率为4。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预计净残值=600 0004%=24 000(元) 第一年折旧额=(600 00024 000)5/15=192 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 (600 00024 000)4/15=153 600(元) 第三年折旧额= (600 00024 000)3/15=115 200(元)年数总和法第四年折旧额= (600 00024 000)2/15=76 800(元) 第五年折旧额= (600 00024 000)1/15=38 400(元) 五年累计折旧额=192 000+153 600+115 200+76 800+38 400 =576 000(元)年数总和法应计提的折旧总额End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