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文主义”是什么意思?注重人的感受、强调人性、人的尊 严,肯定与尊重人的价值,这样一种 思想文化观念,叫做人文主义。月神阿耳忒弥斯 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德谟克利特:世界由原子组成 早期自然哲学的产生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本源”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 如水、气、火等;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毕达哥拉斯:世界由数组成 “智者”是什么意思?什么 叫智者学派?探究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认识人类社会,反思人类自己。智者学派主张:智者学派是不是哲学流派? 但智者学派的思想和学说,导致了古 代希腊哲学的一种转变,即把哲学家的注 意力从自然世界转向人的本身,从认识自 然到认识社会,从而使哲学进入到了更深 层次的研究。智者学派研究的中心话题是人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注意的 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智者学派起源于什么时间?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学派?“智者”是什么意思?什 么叫智者学派?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出现的原因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人的社会价值及作用日益突出前5世纪时期古希腊经济的繁荣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出现的原因2.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 约束力都是相对的,它的兴废自然也要以人为尺 度。特别是在社会道德方面,他们也认为每个人 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不应该强求一律。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出现的原因2.代表人物及主张 3.对智者学派的评价 冲破了传统宗教神话的桎梏,否定了神对政治法 律制度、道德风俗等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干预,强 调人在自然力面前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具 有明显的反神学意义。 他们认为事物的真假是非以个人的感觉为转移, 把个人的意欲、要求说成是产生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和道德规范的决定力量,这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的泛滥,导致社会的混乱。 他们热衷于语言、逻辑的表面说服力,这是智者 思想中的糟粕,势必陷入认识上的主观唯心主义。 晚期智者对此加以发挥,醉心于玩弄概念和文字游 戏,成为诡辩家。 有一次,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 学生,教他学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 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 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 罗泰戈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 以免去不交。欧提勒士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 学费。普罗泰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 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 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 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 论: “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 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 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不管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 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学学 思思 之之 窗窗二、“美德即知识” 1. 苏格拉底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苏格拉底是针对什么现 象提出这一命题的?二、“美德即知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 苏格拉底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2.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无知是罪恶的根源“美德即知识”识特尔斐神庙认你自 己 Know yourself “认识你自己”曾赋予了苏格拉底一种深沉 的智慧的目光。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据说当神谕说 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后,他非常诧异, 就到处想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结果他发现 这些所谓有知识的人都非常自负,于是他发现 了自己的聪明所在,就在于自己认识了自己的 无知。苏格拉底以自己一无所知为自豪,认为 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 改善自己的灵魂。最智慧的人就是最能充分认识自己不足的人。 许多时候,认识自己,或者认识真理,都 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 中国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特尔斐神庙人最可贵也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你 自己。天才少年贾谊仕途不得志,32岁便抑 郁而终。苏轼因此感叹:“非才之难, 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 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往往更不容易正确 认识自己。比如我们中学生,面对电子游戏 的诱惑,娱乐消遣的召唤,有人便一头陷了 进去,乐而忘返,忘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忘记了当初自己的誓言。当他如梦初醒的时 候,悔之已晚。 “ 吾日三省吾身。” 二、“美德即知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 苏格拉底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2.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无知是罪恶的根源教育可以传授美德 “美德即知识”阅读材料,想一想,孟子的思想与古代希腊 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两种古代思想的比较: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带有早期人文 主义色彩,都强调道德的力量与作用。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注意道德的教化与培养 。但是,儒学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 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 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二、“美德即知识” 1. 苏格拉底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2.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3.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 为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西方哲学史书上有人把苏格拉底称 为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最大的 智者。罗马时代的一位著作家西塞罗 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 间。苏格拉底被以“毒害青年,不敬国家所奉之神而宣传其他新神”等罪名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 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 赴死。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 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 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 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他 的最后遗言是: “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 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理念论:认为在世界万物之外有一个“理 念”世界, 理念是世界的本原。1.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理想国:用以改造现实社会的一种理 想模式。第一等级哲学家有“智慧”的天性 ,是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级武士有“勇敢 ”的天性,他们负责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 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有“节制”的天性, 应专门供养以上两个等级。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自然界客观存在,人们的认知来自感觉创立逻辑学,在伦理、政治、经济、 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 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2008上海)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 ,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 爱真理”的是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B.系统学习哲学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D.自由选择科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