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 系列课件0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课程目标: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 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君主 立宪 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1945年以来的日本)1871-1918年的德国1889-1945年的日本民主 共和 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现代的德国、以色列)一、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1、前提(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光荣革命) 2、确立和完善(过程):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二、美国总统共和民主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 1、年轻美国的窘境(背景): 2、1787宪法的制定及评价:美国的联邦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三、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扩展1、法兰西共和之路:背景:法兰西共和历程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及意义2、德意志君主立宪背景:德意志的统一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及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相互斗争的两种势力: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VS 封建势力3、主要事件: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结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 封建王朝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稳定政局,保障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已不再 是神授而是议会,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国王从此变成服从 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 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名词理解:什么是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 1、确立标志(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颁布,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在此基础上建立。 2、发展: 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3、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 时间: 内容:结果和局限:3、强化: 内阁专横(19世纪末):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第三 院”。1832年 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名词理解: 1、什么是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 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机构的特点: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2 2、什么是君主立宪制、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 (国王、天皇、女王国王、天皇、女王) ) 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 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 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 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古希腊民主 :直接民主权利法案(1689年) 1.主要内容:P105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 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 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 法。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限制了国王哪 些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 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 常集会。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保证了议会哪些 权力?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结果: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 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责任内阁制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2.内阁和国王、议会之间的关系?议 会 下 院内阁(政府) 对议会集体负责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 任制内阁形式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 的多数党领袖形式任命不对国王负责不对国王负责首相女王内阁与首相在政 治上共进退内阁与国王关系:内阁 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内阁与议会关 系:内阁由议会 选举产生,对议 会负责;议会对 内阁进行监督; 议会可以通过对 内阁的不信任案 ,内阁可以解散 下院提前大选。从议会与国王、内阁的关系中,你可看出英国政府权力变化情况。1. 国王失去了行政权; 2.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行使最高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控制的机关是内阁【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明朝的内阁制有 什么区别?答: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 位。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1、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 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 么? 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答: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由国王任命。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 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责任责任内阁制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形成与发展 光荣革命前,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光荣革命后,内阁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汉诺威王朝时,汉诺威王朝时,国王不出席会议成为惯例国王不出席会议成为惯例17211721年,年,沃波尔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1818世纪中叶,英国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形成并得以完善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后,内阁权利不断膨胀,成为英国年代以后,内阁权利不断膨胀,成为英国 议会中的议会中的“第三院第三院”,凌驾于议会之上凌驾于议会之上英国第一位 首相根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 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 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 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 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责任内阁制政 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C、内阁权力膨胀;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君主“统而不治”(虚君); B、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结束君主专制,是历史的进步;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 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君主上院下院内阁选民司法独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上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 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 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 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 。她也不得不签字。”1(2008上海历史,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 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 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3(08海南历史,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 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 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 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CAAC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的,没有钱支付津贴,没有钱维持军队。 邦联条例对地方权益百般维护,各州不愿建立一 个强大到能向债权人和军人偿还债务的中央政府 不要打开内战的闸门,把我们的国家淹没在 血泊之中。” -17831783年华盛顿对军队的演讲年华盛顿对军队的演讲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 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 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于1787年 经 济 困 难1、外国商品占据美国市场2 、海外贸易受挫 3、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4、收支失衡,外债巨额1、边境面临严重威胁 2、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 局 不 稳松 散 的 邦 联 体 制制定一部宪法 加强中央集权美国1787年宪法1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2)政府的权力构建 (政府内部的分权)最高最高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 最高最高立法立法机关:机关:国会(财政、立法)国会(财政、立法) 司法权司法权属于各级属于各级法院法院三权三权 分立分立美国由13个主权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 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参议院按州分配、众议院 按人口分配,协调了大州 与小州的关系(3)保留黑人奴隶制和折算黑人人口协调了南方与北 方的关系2 2、体现的基本原则:、体现的基本原则: A、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核心): C、民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 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3 3、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1)地位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作用3、拥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的全国市场开始形成 ,国家安全得以保证,新政权得以巩固。1、制约了权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平衡了利益-缓和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3)局限性参议院批准大法官的任命参议院批准大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国会国会 立法权总统总统 行政权联邦法院联邦法院 司法权有权否决国会立法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国会2 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