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R&D 资源清查报表填报中应关注的重点指标一、关于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502 表)1、科技活动人员合计:指企业内部直接参加科技项目以及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 10%的人员。2、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指企业中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服务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 10%以下的人员。科技活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科技活动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活动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办技术中心、科研院(所) 、中试车间、试验基地、实验室等的管理人员;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含中试车间、实验室、试验基地等的工人) ,但不包括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指标应扣除已计入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数。3、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在报告期企业内部用于全部科技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用于科技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以及外协加工费等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科技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也不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和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以及购买专利等无形资产支出。对于在财务上单独核算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的企业,该指标直接抄取相应会计科目当年实际发生额,包括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包括原材料费等)、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含设计费、装备调试费等)等。未对研究开发费或技术开发费进行单独核算的企业,该指标应分项目归集整理,即按项目分列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其他费用等支出项,再加上未列入项目经费的相关人员工资、管理和服务费用等支出取得。24、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人员人工费(包括各种补贴):指企业在报告期支付给科技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种保险、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科技活动人员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5、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原材料费:指企业在报告期为实施科技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6、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指企业在报告期为实施科技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7、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中无形资产摊销: 指企业在报告期因科技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8、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的其他费用: 指企业在报告期为科技活动所发生的除人员人工费、原材料费、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包括用于科技活动的设计费、装备调试费、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9、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指企业在报告期使用的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的科技活动资金,包括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等。10、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企业办科技机构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 ,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者单独核算)的专门科技活动机构,如企业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开发部、实验室、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等。3企业办科技活动机构经过资源整合,被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的,应按一个机构填报。与外单位合办的科技活动机构若主要由本企业出资兴办,则由本企业统计,否则应由合办方统计。企业科技管理职能处(科)室(如科研处、技术科等)一般不统计在内;若科研处、技术科等同时挂有科技活动机构的牌子,视其报告年度内主要工作任务而定,主要任务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可以统计,否则不予统计。本指标不含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科技活动机构数。11、机构经费支出:指报告期企业办科技机构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总费用。包括机构人员劳务费(含工资)支出、机构业务费支出、管理费支出、固定资产购建支出以及其他维持机构正常工作的日常费用等的支出总和。12、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指对引进技术的掌握、应用、复制而开展的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包括:人员培训费、测绘费、参加消化吸收人员的工资、工装、工艺开发费、必备的配套设备费、翻版费等。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中属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除包含在本项外,还要计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13、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期进行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坚持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产品、设备、工艺等) ,用先进工艺、设备代替落后工艺、设备,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二、关于企业科技项目情况(503 表)1、项目成果形式: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 1-2 个项目成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论文或专著; 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 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44.发明专利;5.实用新型专利;6.外观设计专利;7.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8.基础软件;9.应用软件;10.其他。其中,1、2、3、4、8 选项为 R&D 项目。2、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技术经济目标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其中,3、4 选项为新产品项目。3、参加项目人员:指企业在报告期实际参加某科技项目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一般指企业认定的从事科技活动的最小单元,其人员指实际参加科技项目活动的时间(不包括加班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在 10%及以上的人员。专职负责项目管理并且是某些项目组的成员,视其主要归属情况归入某一项目组填报,其他项目免填。企业科技活动管理人员,一般不填报在项目组内。若某人同时担负几个科技项目的研究任务,则按其最主要的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项目在报告期内确认科技活动工作失败,也应按其实际情况填写参加本项目组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科技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4、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指报告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科技项目活动的经费支出,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等。三、关于高新技术产品调查表(B154 表)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凡在本企业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高新技术成品或半成品产量,乘以该产品的实际价格,即为该产品产值,将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相加,就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2、高新技术产品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活动所消耗的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3、高新技术产品应交增值税:指企业在报告年内应交纳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小规模企业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全年计税销售额征收率四、关于事业单位科研活动及相关情况表(504 表)1、科研人员合计:指单位内部直接参加项目(课题)活动的人员以及项目(课题)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为科研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直接为科研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科研人员不包括全年累计从事科研活动时间不足制度工作时间 10%的人员。2、科研人员合计中管理和服务人员:指单位中专门从事科研活动管理和为科研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活动管理人员包括单位主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中心、科技机构、试验基地、试验室等的管理人员。为科研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直接为科研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上述人员中不包括累计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 10%以下的人员。科研管理和服务人员不包括为科研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指标应扣除已计入参加科研项目的人员数。3、科研项目(课题)经费支出:指单位在报告期开展科研或课题活动所6支出的各项科研业务费。包括科研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4、科研人员工资:指单位在报告期支付给科研人员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种保险、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科研活动人员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5、当年购置的科研用仪器和设备:指单位在报告期为进行科研活动而购置的各种大型仪器和设备。包括各类机器设备、试验测量仪器、运输工具、工装工具等购买和制造时实际支付的货币和制造成本。6、当年用于科研的基建支出:指单位在报告年度为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研制开发能力,使用基本建设资金、技措技改等资金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购置、安装科研用固定资产、以及进行科研设备改造及大修理等的实际支出。7、单位办科研机构数:单位办科研机构指单位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 ,相对独立或单独核算的专门科研机构,如单位办的研究院所、实验室等。与外单位合办的科技活动机构若主要由本单位出资兴办,则由本单位统计,否则应由合办方统计。单位科研管理职能处室(如科研处等)一般不统计在内;若科研处等同时挂有科研机构的牌子,视其报告年度内主要工作任务而定,主要任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可以统计,否则不统计。本指标不含单位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科研机构数。8、机构经费支出:指报告期单位办科研机构内部用于科研活动等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人员劳务费(含工资)支出、业务费支出、管理费支出、固定资产购建支出以及其他维持机构正常工作的日常费用等的支出总和。五、关于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课题)情况(505 表)1、项目(课题)活动类型: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课题)活动7类型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 基础研究, 2. 应用研究,3.试验发展, 4.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其中,1、2、3 选项为 R&D 项目。2、项目(课题)社会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社会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填写。项目的社会经济目标为:1.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2. 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3.卫生事业的发展;4.教育事业的发展;5.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村规划;6.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7.地球和大气层的探索与利用;8.民用空间探测及开发;9.农林牧渔业发展;10.工商业发展;11.非定向研究;12.其他民用目标;13.国防。3、项目(课题)经费内部支出:指报告期在单位内部开展科研项目(课题)活动的经费支出,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等。六、关于企业 R&D 活动及相关情况过录表(506 表)1、R&D 人员合计=项目表中属于 R&D 项目的人员所占全部项目人员比重*活动表科技活动人员合计;2、R&D 经费内部支出合计=过录表(经常费支出+资产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