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六 单 元 第 2 课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 其观点的异同。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自主探究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产生的背景 、代表人物、主张及特点、实践自主探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产生、代表人 物、主张及特点、实践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 1.背景2.代表人物3.主张4.实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变政”、君主立宪制(较早期维新派有明显深化)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1.背景:2.代表人物3.主张4.实践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邹容、宋教仁、孙中山等革命、民主共和革命团体、刊物、辛亥革命等一:康有为民主思想的内容(1)核心:君主立宪(2)“托古改制”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必要性: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变法合理性:三世之说与孔子改制说(3)变法维新的纲领和具体方案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 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逐渐建立君主立宪(4)思想发展变化:百日维新开始前夕,不再提及设议院,立宪法的主张,而 是主张设立“制度局”,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 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主要著作: 变法通议新民说 2、主要内容:(1)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相结合:揭露君权神授的 荒谬性和君权至尊的不合理性 。(2)“伸民权”与“广民智”相联系:“伸民权”必须先“广民 智”,“议院以学校为本”(3)进一步发展:变法失败后,大力主张自由民主,主 张在中国实践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3、主要特点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维新运动后其思想更进步。思考: 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思想的异同同: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都主张君主立宪制 异:康有为的思想是经过传统经学的包装和掩饰下 提出来的,用传统经籍甚至孔子来证明自己变法 的合理性;而梁启超则显得更加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 建专制结合起来,揭露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和君权 至尊的不合理性三、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思想体系:三民主义 2、民权思想:形成完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 3、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造 (1)政治革命(民权主义)和社会革命(民生主义)要一次完成 (2)五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4、三民主义各内容之间的关系体系完整,紧密结合、目的一致5、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评价进步性:大大超越君主立宪思想 政治目标、实现途径 局限性:只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合作探究二:比较康、梁、孙观点的异同人物主张张特点异同康有为为维维新派;思想来源; 目的; 作用; 结结果 梁启超孙孙中山革命派;合作探究二:比较康、梁、孙观点的异同人物主张张特点异同康有为为君主立宪宪; 托古改制; 西方政治 学说说和儒 家思想结结 合 维维新派;思想来源; 目的; 作用; 结结果 梁启超君主立宪宪; 兴兴民权权;广 民智 民权权与批 判专专制结结 合 孙孙中山共和国;五 权权分立; 三民主义义 紧紧密联联系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共和制; 体制创创新 革命派;合作探究二:比较康、梁、孙观点的异同同: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 的先进政治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统治方式。异: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 思想相结合,主张渐进改革梁启超认为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主张先制定 宪法和培养新民再实行立宪孙中山主张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五权 分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