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英国地球上的英国 1919世纪末的英国世纪末的英国 注:红色区域为当时英国殖民地注:红色区域为当时英国殖民地 地球上的英国地球上的英国 1919世纪末的英国世纪末的英国 注:红色区域为当时英国殖民地注:红色区域为当时英国殖民地 专题七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英国议会大厦英国议会大厦 究竟是谁在统治英国?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英国首相 卡梅伦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教材P120什么是代议制?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类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战前日本)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 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 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确立 (二)发展 (三)特点和影响1)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签订。 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 3)阶级力量:新贵族的兴起,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4)思想基础:英国启蒙思想的宣传动员 5)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 、议会的斗争孕育萌发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签署大宪章 土壤2.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3)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215年 大宪章的签定2)17世纪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4)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 权利法案时间过程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6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1640年光荣革命1653年查理二世复辟1649年克伦威尔 就任护国主16251649在位 军权神授 纳西比战役16251649在位 1649年,命丧断头台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16601685在位 16851688在位 1688年,英国资 产阶级、新贵族 发动“宫廷政变” ,重新掌握政权 ,另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3.君主 立宪制确立玛丽 和女婿荷兰执政 威廉共同担任。 史称“光荣革命”威廉在英国登陆图威廉三世和玛丽 (16891702 )(16891694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 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际上 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 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 然在议会了。- 英国通史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利的来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由“神授”到“民授”即:议会决定专制王权 被否定James Charles Charles Cromwell William III 王室王室议议议议会会处死处死了一个王赶走赶走了一个王进口进口了一个王16401688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 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 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 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 法庭,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 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 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 、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 会应经常集会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保证议会权利条款限制王权的条款:司法权3.革命成果权利法案根据材料概括: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障了 议会的哪些权利?“光荣革命”还在英国无形中开启了一 个政治先例:通过协商、妥协的方法 ,在议会框架下,法律范围内,和平 解决各种社会冲突。从此以后,和平 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 色,而这样一个长期稳定的局面,也 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环境。构建“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的英国政 府结构图英国立法权议会国王独立司法权扩大衰落行政权(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完善议会 、内阁、国王三者的关系1)内阁的由来 及职能 2)内阁制的形成 3) 第一任内阁首相2.议会、内阁、国王三者的的关系1.内阁(Cabinet )的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 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 事,英文密室一词便逐渐用以指称内阁。 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 高行政机关。 1)内阁的由来-国王的直辖的最高行 政机关乔治一世:玛丽死后无嗣,王位由玛丽的妹妹安 妮继承。1714年 安妮去世,无嗣,英国王位由斯 图亚特家族的远亲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继承 。乔治不懂英语又不了解英国国情,本来就怕在 内阁会议上出丑,于是他不再出席和主持内阁会 议 。乔治一世在位时期英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惯 例?行政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惯例: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行政权从 国王手里转移到内阁,国王“统而不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的“统而 不治”17021714年在位 安妮女王威廉三世和安 妮女王在位时 国王还掌握着 什么权力?国王手中仍掌握着行政权17141727在位 乔治一世乔治一世在位时 期英国形成的惯 例惯例一:国王不出席 内阁会议 惯例二:多数党领 袖任首相并组阁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首相和内阁手中沃波尔首相上台组阁需要什么 样的条件?首相和内阁 的关系如何?首相上台组阁条件 :1、本党在议会大 选中获胜成为下院 多数党。2、必须是本党的 领袖。3、形式上要经过 国王任命。内阁与首相的关系: 内阁和首相共进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资产阶级革命前权利法案颁布后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国王国王议会议会议会英国议会大厦外景13世纪,签署大宪章 上议院下议院英国议会上院英国议会下院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 国家的象征,礼仪性的角色,2.议会、内阁、国王三者的关系英国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司 法 独 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议 会 下 院内阁提出名单组成 责任制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内阁与首相在 政治上共进退多数党领袖任首相, 议会可以通过不信 任案解散内阁内阁、首相与议会的关系首相案例1: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 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多数党:选民由于不同的政见所以支持不同 的政党。谁受到选民的支持最多,那么这个 政党在下议院所占议席也就最多,占有多数 议席的政党,我们就称之为多数党。案例2:1781年秋,英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议会下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内阁的不信任案。 诺斯结果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 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开创了内阁首相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阁 集体辞职的先例。案例3:1783年12月,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年仅25岁)威廉小皮特遭到了下议院的 不信任提案。1784年,小皮特顶着议会的巨大压力,提 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结果新选出 的下院支持小皮特,小皮特内阁得以留任 ,首相位置得以巩固。这开创了英国首相解散下院的先例。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不 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 何?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议会改革1)时间:1832年议会改革 2)原因: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壮大。 3)内容: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 4)影响: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保障。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1832年的议会改革议会中的“第三院”前提确立完善王权被限制王权成象征专制王权被否定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评价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基础础核心元首政府(首脑脑)权权力中心代议制代议制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首脑是首相。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与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与 首相都对议会负责。首相都对议会负责。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拥有立法权。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 障。2)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对 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2.评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含义: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也称“有限君主制”。历程历史传统:大宪章形成有限君主传统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保障: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原则君主 立宪 制的 确立影响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君主 立宪 制的 发展责任内 阁制基本原则:对政府事务实行集体负责制时间:18世纪早期,罗伯特沃波尔是第一任内阁首相1832年 议会改 革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 级迅速壮大 结果: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议会权力缩小,内阁专横,被议会称作“第三院 ” 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上 “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特 点英 国 君 主 立 宪小结两份文件四个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特点:议会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 责任内阁制 两党制首相与内阁,政权的核心,向议会负责。 议会是最高权力中心,掌立法权。 国王成了虚位元首,国家的象征,礼仪的 角色。-大宪章与权利法案英王扮演的角色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英国女王的头衔全 称是“天佑大不列 颠及北爱尔兰联合 王国和她的其他领 土及领地的女王、 英联邦元首、基督 教护教者伊丽莎白 二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