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知识试题试题与学习与学习宪法宪法监察法监察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试题试题两套两套学习学习宪法宪法监察法监察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试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圆圈涂黑。本大题共有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工人阶级 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2.每年()国家宪法日。()A.12 月 24 日 B.10 月 1 日C.12 月 4 日 D.10 月 10 日3.宪法以()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决议 B.法律C.文件 D.序言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建设社会主义()。()A.依法治国 法制国家B.以法治国 法治国家C.以法治国 法制国家D.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无产阶级 B.人民 C.党 D.国家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原则。( )A.社会主义法制 B.民主集中制 C.精简 D.为人民服务7.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A.人民代表大会 B.民主选举C.人大常委会 D.党内选举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三权分立制度 B.少数服从多数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权力制约制度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A.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B.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D.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0.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党的领导 B.党委领导C.多党合作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1.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12.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A.十分之一 三分之二B.五分之一 三分之二C.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D.三分之一 五分之四13.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和法律 B.党章C.其内部章程 D.法规14.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A.统一完善、注重高效B.集中统一、权威高效C.民主集中、公平正义D.围绕中心、服务大局15.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在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搜查女性的身体,应当由()进行。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协助。()A.女警察 可以 B.女工作人 应当 C.医生 应当 D.工作人员 可以16.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A.涉案人员认可的,可以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B.不合理的部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C.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采用D.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17.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中央委员会18.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A.指导指导B.领导领导C.指导领导D.领导指导19.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 )负责,并接受其监督。()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监察委员会B.本级党委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监察委员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20.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经审査,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对于补充调査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调査完毕。补充调查以二次为限。()A.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査,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B.自行补充侦查C.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査D.可以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査,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21.留置时间不得超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A.六个月、三个月 B.三个月、三个月 C.三个月、一个月 D.六个月、六个月22.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A.廉政建设 B.反腐败工作C.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D.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3.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决定。()A.政纪处分 B.党纪政纪处分C.政务处分 D.党纪政务处分24.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互相配合,互相制约。()A.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部门B.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D.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25.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C.干部级别 D.管理权限26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证人等人员。()A.询问 B.讯问 C.盘问 D.审问27.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具有本法规定的主动投案、积极配合、退赃等情形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处罚的建议。()A.从轻 B.减轻 C.从宽 D.减刑28.监察机关调查()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A.涉嫌贪污贿赂B.涉嫌玩忽职守C.涉嫌滥用职权D.涉嫌重大贪污贿赂29.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A.审查起诉 B.刑事审判C.批准逮捕 D.刑事拘留30.对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A.移送人民法院审理B.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C.移送人民检察院重新侦查D.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3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A.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B.可以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C.一般自行调查处置D.根据具体情况,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32.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监察机关 D.公安机关33.立案调查决定(),并通报相关组织。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A.应当向被调查人家属宣布;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B.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C.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D.应当向被调查人宣布;应当通知被调查人家属,酌情向社会公开发布34.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的证据链。()A.相互印证、完整稳定 B.合情合理、全面稳定C.完整全面、客观公正 D.清晰明了、相互支撑35.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直接或者指派、聘请具有()在调查人员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检查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A.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B.刑侦技能的人员C.专门知识、资格的人员D.取得司法资格的人员36.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追捕归案。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决定。()A.通缉令 上级党委 B.逮捕令 上级监察机关C.逮捕令 本级监察机关 D.通缉令 上级监察机关37.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A.单位和家属 B.家属 C.近亲属 D.单位38.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A.上缴国库B.本级财政部门C.在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时随案移送D.移交人民法院39.对于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有关情况应当登记备案。()A.言辞拒绝B.提出批评和警告C.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审查D.及时报告40.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监察人员辞职、退休()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A.三 B.两 C.五 D.四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不止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圆圈涂黑。本大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些人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所有公民。B.监狱内正在服刑的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人。C.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正在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但未被剥夺政治权利。D.以上三项都对。2.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部分,下列哪项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A.劳动的权利和义务B.宗教信仰权利和义务C.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D.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的权利和义务3.下列哪些国家领导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主席、副主席B.国家总理C.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4.根据宪法有关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但没有游行、示威的自由。B.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可以连选连任。C.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D.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活动不受法律追究。B.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未经选举单位人大常委会批准,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C.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6.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