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 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 国走向富强那一套,开始寻求新的救 国道路。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白银二亿两 开放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对中国有什么危害?2、跟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开设工厂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 ,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瓜分中国的列强享有 D.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思考:民 族危机加 深的原因 是什么?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 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2、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以商品输出 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这是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之一。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2、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以商品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争做中国债 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工厂、银行总的来说,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列强争相贷款给清政府的原因是什么?白银7亿两偿还本息白银3亿两共 计453636年 限45厘5厘4厘年 息1600万英镑1600万英镑4亿法郎借款额英、德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俄、法银行团债 主1898年1896年1895年时 间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允许参与海关管理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 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以内地税收做抵押 由外国人控制海关附带条件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A.增强了贷款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地位; B.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 中国; C.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 D.获取巨额利润.国名在中国投资 的铁路共计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俄国1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截至1898年11月)不仅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还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 到那里。 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 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英国先后夺取了 四川全省和山西盂县、平定、泽州、潞安以及河南怀 庆附近地区的矿产开采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 开采权;俄国除了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 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法国先 后取得了四川灌县、犍为、威远、綦江、合州、巴县 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权;德国先后取得了 山东胶济铁路两旁和沂水、沂州、诸城、潍县、烟台 等地矿产的开采权。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 局1983年版。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行业名称行业数量投资量的顺序矿业32家英国水电19家日本纺织16家德国食品39家俄国机器造船7家资金合计 13亿元共计136家(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一方面强占市场,打击中国民族 工业;另一方面又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2、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直接割地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 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 用和管理的地区,租借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 、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 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出租国进一步扩大侵略 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 ,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 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 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 其它国家染指。 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司法、立法权。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 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威海 卫天津北京胶州湾旅顺大连山 东渤 海黄 海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 的“势力范围”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 势力范围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英国把长江流域以及云南、广东 部分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 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 德国英国 日本法国北京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熊 虎蛤蟆肠太阳俄国(东北)英国(长江流域)法国(两广、云南) 德国(山东)日本(福建)鹰 美国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对中国 的影响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2、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直接割地 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控制中国经济, 进而控制政治破坏中国主权,使 中国半殖民化加深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危机出现的原因:2、措施 增加税收额度 降低官员薪俸 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加强鸦片税的征收 增加商税、扩大纳官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阶级矛 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尝还借款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地的自然灾害引发财政危机在腐朽的封建制度里,在帝国主 义纷纷侵略的间隙里,中国内部 新的生产因素暗自生长着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时间时间 类别类别厂矿矿数资资本额额 (千元)占总资总资 本额额 的百分比甲午中日 战战争前商办办53470722.4%官督商办办、官办办191620877.6%甲午中日 战战争后商办办631246570%官督商办办、官办办18534530%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新的生产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在这时期会出现此现象?新因素:原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 瓦解;“实业救国”的倡导;清政府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 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特点: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 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二: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 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 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 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 器面粉厂被迫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 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发展 艰难。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面临问题: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 业救国”的倡导、清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初步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艰难的原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 迫。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并在19世纪末作为新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影响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阶段知识归纳总结列强对华侵略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争做中国债主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 争相设厂,开设银行政治上:干涉中国内政掀起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政策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民族危机加深课堂练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消工业品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变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 攫取高额回扣利息 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 B 、C 、 D、AD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 的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 D、外商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 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 ( )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C、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于列强之首D、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BA第 1 课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