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5 杂质、不完善粒 和纯粮率检验 一、杂质检验1、杂质分类(4种)2、仪器用具3、试样用量及筛选方法4、操作方法二、不完善粒检验 三、纯粮(质)率的计算一、杂质检验杂质是批夹杂在粮油籽粒中无食用价值的物质及标准规定的异种粮粒。1、杂质分类(4种)(1)按国家标准分类:(2)按杂质的大小分类: (3)按检验杂质的用样分类: (4)按加工清理作业的特点分类:大杂、中杂、小杂、轻杂、金属杂质。 (1)按国家标准分类: 筛下物:筛选试样时,通过绝对筛层的筛下物质。有机杂质:植物根茎叶、杂草种子、空壳、虫体、鼠雀粪、及标准规定的异种粮粒、无食用价值的本品粮粒。无机杂质:砂石、泥土、煤渣、玻璃、砖瓦块等。 (2)按杂质的大小分类:尘芥物:灰尘粉末类物质。大型杂质:体积显著大于或长于本品粮油籽粒,分布极不均匀。小型杂质:并肩杂质。与本品粮油籽粒大小相似。(3)按检验杂质的用样分类:大样杂质:筛下物和大型杂质合并为之。小样杂质: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取试样,从中拣出的杂质。 2、仪器用具:谷物选筛、电动筛选器、分样器和分样板、分析盘、粗天平、镊子、表面皿等。谷物选筛粗天平电动筛选法手筛法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样的过程,称为分样。分样方法有两种: 四分法: 适用于所有粮食、油料的分样分样器法:适用于中、小粒原粮、油料的分样四分法从左右上下铲起10cm高混合四、五次取对顶两三角形的样品-漏斗-开关-分样格-接样斗分样器法3、试样用量及筛选方法 (1)试样用量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的试样;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按规定分出的少量试样。 检验杂质试样用量规定表粮食、油料名称大样重量g 小样重量g 小粒:粟、芝麻、油菜籽50010中粒:稻谷、小麦、高梁、小 豆、棉籽等50050大粒:大豆、玉米、豌豆、葵 花籽等500100特大粒:花生果、蓖麻籽、桐 籽、茶籽等1000200其他:甘薯片5001000检验原粮和油料杂质时的规定筛层如下: 粮种名称 筛孔孔径(毫米)大米、小米、高梁米、芝麻、油菜籽 1.0糙米、麦类、稷、黍 1.5稻谷、高梁、绿豆、小豆 2.0荞麦 2.5大豆、玉米、花生仁、豆类、甘薯片 3.0蓖麻籽 4.0蚕豆 4.5花生果 5.0 (2)筛选方法 (A)电动筛选法:打开开关,选筛自动向左向右 各筛1 min (110120转/min),卡在筛孔中间的颗 粒属于筛上物。筛盖选筛试样筛底 (B)手筛法: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 810cm。注意:卡在筛眼上的属于筛上物,不得上下颠簸.4、操作方法:大样杂质检验:从平均样品中,按规定称取 试样(m ),分两次进行 筛选(特大粒分四次进行筛 选),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 筛下物合并称重(m 1)。m 1 大样杂质A(%)= -100m 例如大豆0.6A (%) = -100 = 0.12 500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 ,求其平均值。 小样杂质检验: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按规定 称取试样(m 2),倒入分析盘中, 按规定拣出杂质,称重(m 3)。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 0.3%,求其平均值。m 3小样杂质B(%)= (1 A%)-100m 2m 3= (100 A)-m 20.8= (100 0.12)- 100= 0.8矿物质检验:质量标准中规定有矿物质 的指标(如小麦和粟等,不包括米类 ),从拣出的小样杂质中拣出矿物质 ,称重(m 4)。m 4 矿物质K(%)= (1 A%)-100m 2m 4= (100 A)-m 20.2= (100 0.12)- 100= 0.2 双试验允许差不超0.1%,求平均值。杂质总量C(%)= A+B= 0.12+0.8 = 0.92 = 0.9二、不完善粒检验: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 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不 完善粒,称重(m 5)。m 5 不完善粒D(%)= (100A)-m 24.7= (100 0.12)- 100= 4.69 = 4.7大豆不完善粒,包括下列 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1 未熟粒 籽粒不饱满,瘪缩达检面l2及以上或 子叶青达l2及以上(青仁大豆除外),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2 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粒。 3 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子叶的颗粒。 未熟粒虫蚀粒4 破碎粒 子叶残缺(包括整半粒)、横断、破裂的颗粒。 5 生芽、涨大粒 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涨大未复原的颗粒。 6 霉变粒:粒面生霉或子叶变色变质的颗粒。 7 冻伤粒 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 不完善粒双试验结果允许差:大粒、特大粒粮不超过1.0%中小粒粮不超过0.5%求其平均值即为检验结果。三、纯粮(质)率的计算粮食以纯粮率定等(大豆、绿豆、蚕豆) 油料以纯质率定等(花生仁、油菜籽等)D 毛粮纯粮率E(%)100-C-2 大豆毛粮纯粮率定等 蚕豆、绿豆、豌豆、小豆净粮纯粮率不完善粒(%) 纯粮率(%)100杂质总量(%)24.71000.9296.75%96.8%大豆质量标准 纯粮率%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等级 最低指标 东北华北 其他1 96.0 1.0 13.0 14.0 正常2 93.53 91.04 88.55 86.0大豆纯粮率96.8% 定为一等杂质(%)=0.9 杂质未超标大豆按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1 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按其粒形分为以下 两种: 1.1 东北黄大豆:粒色为黄色。粒形多 为圆形、椭圆形,有光泽或微光泽。脐色多 为黄褐、浅褐或深褐色。 1.2 一般黄大豆:粒色一般为黄色、淡 黄色。粒形较小,多为扁圆和长椭圆形。脐 色为黄褐淡褐或深褐色。 2 青大豆:种皮为青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 为以下两种: 2.1 青皮青仁大豆。 2.2 青皮黄仁大豆。 3 黑大豆:种皮为黑色。按其子叶的颜色分 为以下两种: 3.1 黑皮青仁大豆。 3.2 黑皮黄仁大豆。 4 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 一颜色的大豆。 5 饲料豆(秣食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 圆形(肾脏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 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实验十 大豆杂质、不完善粒和纯粮率的测定实验目的:l、掌握选筛的筛选方法和主要粮食杂质检验 的筛层规定。2、正确识别大豆的不完善粒。3、熟悉杂质、不完善粒和纯粮率的计算公式。4、掌握分析结果的处理与评定。 检验程序大杂检验小杂检验不完善粒检验称样500g筛理 拣出大杂称量 计算 从已检大杂的样品中称样100g 拣出小杂称量计算拣出小杂的同时拣不完善粒 称量计算纯粮率不完善粒不完善粒(%) 纯粮率(纯粮率(%)100100杂质总量(杂质总量(%)2 2小结谢谢!再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