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4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5页 / 共64页
第6页 / 共64页
第7页 / 共64页
第8页 / 共64页
第9页 / 共64页
第1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的思想感情【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 浙江)人。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 :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 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 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 回首”之情油然而生。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 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 倒红英间绿苔。 A.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 B.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4分)【参考答案】 (1)早春黄鹂刚刚啼叫,毛毛细雨,小 草刚发芽 (2)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 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 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 时光的感慨!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 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 :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喜爱幽静:“人意静 ”、“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 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 “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 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 可)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 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 (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 8.(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 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 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 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辉: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 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 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 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 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参考答案: (1)(3分) A (2)(4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全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 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 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 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 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 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故答案为: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 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 场返回家乡的心情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 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 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 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 。 争:怎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 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 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 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1)【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 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 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 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 在乎朝暮厮守。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 赏析。(7分)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 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 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 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 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 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 ,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 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10年天津卷) 13.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飞欲尽春, 剑剑南风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鸟江风风得雨新。 来时时万里同为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缘身是忆归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 么共同的情感? (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 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 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 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 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 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 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 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10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雨 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 ,西风吹客衣。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 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 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 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 情?(5分)8、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 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 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 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 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 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 梦”较难理解。(10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 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 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 被免官。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 ,又 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 伤感。【试题】(全国卷II)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 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 分析。【参考答案】 (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 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 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 心。【试题】(重庆卷)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 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 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 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 ”“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 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 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试题】(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 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 罢总堪 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 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 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4分) 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 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 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 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 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 气节的崇敬。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1)(3分)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 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 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 凄凉伤感之情。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 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 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 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分)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