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歌行 n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 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 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 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 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 n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n 晞:晒干,照耀。 n 布:散布,洒满。 n 德泽:恩泽。 n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cu。 n 徒:白白地。 n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 光下晒干。 n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 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n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 败。 n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 能再向西流回来? n 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 悔恨了。 n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写起 ,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 ,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 ,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 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 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 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 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 兴而比”。 n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 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 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 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 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 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 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 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 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 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 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 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 ,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 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n 文嘉明日歌n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n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n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 将至。n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n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 日歌。 n 颜真卿劝学 n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n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n n 杜秋娘金缕衣n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n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n 朱熹 劝学 n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n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