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材料一认为“全国革命高潮”必然形成的依据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提示:依据: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这种观点不正确。材料二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伟大的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据材料二,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提示:“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遵义城头霞光闪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毛泽东(1)材料一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提示: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提示: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开始了怎样的“新局面”?提示:冲出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纠正了“左”倾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2010南京高一检测)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南昌起义由周恩来等人指挥,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C项。2.毛泽东曾说:“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毛泽东最初所上的“山”位于( )A.湘赣边界 B.鄂豫皖 C.陕北 D.川北【解析】选A。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才拿起枪”等信息可知,材料考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史实,故选A项。3.秋收起义暴动歌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A.起义军占领了城市长沙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D.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B项。4.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写道:“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C.国民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D.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关键词是“20年代末期”、“分田分地”,这说明是19271937年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并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选B项。5.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解析】选 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金沙江”“铁索桥”“雪山”等关键词可以判断该事件指的是长征。导致长征的主要原因就是“左”倾错误路线的指挥,故选B项。6.(2010江苏学业水平检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解析】选 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致使红军的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进攻,被迫战略撤退,故选D项。A、B、C三项与红军长征无关,排除。7.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错误,故选A项。8.(2010广东学业水平检测)中央电视台组织青少年进行“红色之旅”活动,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红军长征D.北伐战争【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江西”、“遵义”、“陕北”等信息可知,这一活动应为重走长征路,故选C项。A项发生在湖北,B项发生在江西,D项主要发生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均与材料不符,排除。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请回答:据以上材料说明,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问题上当时党内出现的主要分歧,并说明其分歧的实质。【解析】本题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要依据材料一中“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材料二中“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等信息来归纳概括第一问。结合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认识来分析理解实质。答案:一种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搬别国的经验(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举行阅兵、宣誓、授章、授旗仪式,纪念“八一”节。从此“八一”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A.中共成立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选C项。2.(2010通辽高一检测)“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等信息可知,这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故选D项。3.“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B.发动国民大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革命道路的模式,走一条不同于苏联“城市暴动”的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0福州模拟)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题提示】本题作为材料型选择题,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取是做题关键,“朱毛红军”、“一人分到十担田”等信息是有效信息。【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朱毛红军”、“一人分到十担田”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中国革命开始“以俄为师”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群龙得首”意即确立了毛泽东事实上的领导地位,“左右偏差能纠正”指遵义会议继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后,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由此可知此次会议为遵义会议,故选C项。6.下图是60周年国庆节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江西彩车“崛起江西”。其主体构造为井冈山上一轮喷薄而出的红太阳。彩车平台两侧,是四组金色浮雕,代表江西辉煌的红色历史。其内容不会包括(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 D.四渡赤水【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赤水河在四川境内,并不是江西特色。而其他三项均是江西红色历史的体现。因此,应选D项。7.四川大渡河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这副对联( )A.上联不符合史实,下联符合史实B.上联符合史实,下联不符合史实C.都符合史实D.都不符合史实【解题提示】本题作为材料型选择题,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关键。本题中“翼王悲剧”、“红军胜利”是关键信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翼王悲剧地”是指天京变乱后,石达开出走,在大渡河遭到清军镇压,全军覆没;“红军胜利场”是指红军强渡大渡河,摆脱敌人凭借天险消灭红军的企图,并逐步走向胜利,选C。8.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