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 绦泗 滨(歌咏)(yng)(泗水)(bn)(to)(s)(绦子)(海滨)生字学习咏滨剪裁妆碧紫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贺知章贺知章(公元659年 744年),字季真,自号“四 明狂客”。会稽(j)永兴(今浙 江省萧山)人。唐代诗人, 书法家。少年时以文章出名 ,公元695年考中进士,做过 礼部侍郎。性格开朗豪放, 喜欢饮酒。晚年不拘礼度, 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现 存诗19首,除咏柳外, 采莲诗、回乡偶书 也很有名。 了解作者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字词理解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 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装饰,打扮。1碧玉:2妆:3丝绦:诗句注释 有着翠绿叶子的柳树就好像用 碧绿的玉装扮成的,成千上万条 好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从树上垂 下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不知道这些细细的嫩叶是哪 个人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啊!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剪 出来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 剪刀)诗句注释 诗句注释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 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 自然的伟大神奇)感情朗读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1.(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不知( )谁裁出,二月春风( )。2 .咏柳的作者是( ), 他是( )代诗人。3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是一首( )言绝句。填空练习 碧玉 丝绦 细叶 剪刀 贺之章 唐七朱熹朱熹(1130- 1200)南宋哲学家。字 元晦(hu),一字仲晦, 号晦庵,别称紫阳,徽 州婺源今江西婺(w)源 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 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 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 ,以春日、观书 有感等较著名。了解作者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 ,这里是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游春,踏青赏花,寻找优美的景 色。河名,在山东省。平常、轻易,不用费心。“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春风。字词注释1 . 胜日:2 . 寻芳:3 . 泗水: 4 . 等闲:5 . 东风:(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 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 边光景一时新”)思考讨论(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 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在天气晴朗、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到孔子 曾经呆过的泗水河边去观赏风景,转眼间, 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诗句理解随便走走就感受到了春风的作用,看眼前 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象,是因为有了春 风,才有了这无边的美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 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 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 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 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 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 的气息。 诗意赏析感情朗读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 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 的春色;原因之二,春日这首诗,不仅是 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 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 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 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 ,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 ,深感快乐。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他才成为 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 书的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 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 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认识拓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