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年上海高考题)全国人大 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 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一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问题: (1)这这首诗诗写于哪一年? (2)为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诗词中常见见的词语词语, 作者以此为题为题目抒发发了怎样样的情怀怀。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 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 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 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 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 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 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 蛮的敌人。”江泽民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 为什么说现在的日本既是离我们最近又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为什么说“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甲 午 中 日 战 争甲午中日战争广乙舰靖远舰经远舰来远舰北洋水师军旗亚 洲 第 一世 界 第 四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它它挑起挑起这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 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 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 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日本:“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英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法国德国俄国支持不干涉“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列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国难当头李鸿章保全自身实 力和北洋地盘,幻想 通过“以夷制夷”的 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 侵略。慈禧忙于自己的六 十大寿庆典,希望对 日“和平了事”。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材料1:为给慈禧太后60大寿,大修颐和园。(其 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 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 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 半都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1888 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第277页材料2: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 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 国库岁入中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 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 ,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从以上材料中能获取什么信息呢?可乘之机直接原因有利环境根本原因一.甲午战争的背景思考:根据教材,战争爆发的背景 可从哪几个方面概括?日本: 欧美: 朝鲜: 中国: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台列强对日本的侵略是何态度呢?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持何态度?太后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清 政 府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 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 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 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 攻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 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 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 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 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 ,“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 政府失败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 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 局,再图进取”。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 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 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 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 程也。”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 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 ,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 因外 因李 鸿 章伊藤博文1895年 马关条约三 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往内地免收内地 税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内 容影 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列强强加给中国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半 封建的程度。项目 南京条约内容马关条约内容割地割香港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100万银元二亿两白银开埠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关税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认识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探究:对比下列两个条约,你有何看法?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 影响各是什么?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 治经济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 国力的增强;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使日本国际 地位迅速上升。 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堪 负担,更难发展; 在远东 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大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客观上刺激了中 华民族的真正觉醒.资本主 义发展(戊戌变法;义和团运 动)材料: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35836万日元。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屠龙大会人人有份龙的挑战“相互协商”时时 局局 图图一一 目目 了了 然然不不 言言 而而 喻喻熊代表熊代表沙沙皇俄国皇俄国 虎代表虎代表英国英国 肠代表肠代表德国德国 青蛙代表青蛙代表法国法国 鹰代表鹰代表美国美国, 太阳代表太阳代表日本日本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义和拳”1: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 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 吉、俄罗势萧然。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你怎么看? 爱国性: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它反映了当 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洋”能够动 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落后性: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没 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区分外来侵 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 想一想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 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 清王朝的灭亡。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3)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 八国联军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1、起因(1 1)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 (直接原因 )(1)天津-北京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2)大沽口-天津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二.经过 (1900年1901年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积极 作用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义和团运动(18991900)口号:“扶清灭洋”活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失败 原因主观: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9月,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三.结果及影响: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 府的控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列强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内容影响 赔 设 拆 惩 改辛丑条约 清政府就 像列强手 中的扯线 木偶一样 ,逐步成 为侵略者 统治中国 的工具嘿嘿,你们的 地盘,我做主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表明帝国主义者凭借多个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中国人。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第二次鸦 片战争天津条约 北京条 约半殖民地 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甲午中日 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 深。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1(2009年广东文基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 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 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C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2(2009年江苏历史8)1937年7月7日,驻华 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 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