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案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概述】 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生产力,逐步把全世界囊括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自然经济趋向解体,中国成为西方经济附庸,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并曲折发展,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但很难取得多大成就。尽管如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治民主化及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促使社会生活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迁,尤其在沿海沿江城市地带形成亦中亦西、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和近代化特征。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 经济势力的入侵。2.表现(1)自然经济开始 ,但仍占 地位。(2)外国 在中国出现,大量洋货涌入中国,中国经济走向半殖民地化,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3)洋务派开展 ,产生了官僚资本,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资本主义瓦解主导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二、洋务运动1.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内容:创办 、民用工业;筹划 ;兴办 ,派遣 。3.影响: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推动了中国的 。1877年1月招商局盘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为了同招商局竞争,外国航运公司不得不降低运费率,造成同一时期损失在8 136 000两以上。因此中国商人在18731876年间付给外国人的费用,当在1 300万两。招商局还在其他生产技术军事工业海防新式学校留学生近代化方面为中国的利益效劳。它逐年向中国海关捐纳关税,招商局在不同时期将军队运送至朝鲜、台湾和山海关,在海防中起了重要作用。华北饥荒招商局运送赈款和救灾物资。请回答:根据材料说明招商局(与洋务派军用企业相比)性质上有何特点?作用如何?答案 特点:商人资金参加,计算盈亏,获取利润,有较多的资本主义性质。作用: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向海关纳税,增加国家财力;在海防上起重要作用;赈灾救灾。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1)条件:受 的刺激和 的诱导。(2)企业:以上海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2.甲午战后:初步发展(1)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 。清政府放宽了对 的限制。(2)影响: 登上政治舞台。3.一战期间:黄金时代(1)原因外资企业洋务运动发昌机器厂自然经济民间设厂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鼓舞和“ ”思想的影响。民国政府采取有利于 的政策。群众性的 斗争的推动。欧洲列强忙于 ,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2)影响: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革命向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萎缩(1)原因 垄断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的重压。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破坏。(2)结果:许多企业 ,工厂倒闭。实业救国发展经济反帝爱国一战新民主主义革命官僚资本帝国主义破产有观点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观点目前已成为史界共识。请问这样说的理由何在?答案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产生和发展冲击了自然经济,加速了其瓦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经济和阶级),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物质生活的变化(1)鸦片战争后, 进入中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2)鸦片战争后,大城市出现了高级公寓和 ,以花园洋房为主。(3)鸦片战争后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菜馆,西式的烟、酒、糖、饮料也传入中国。2.社会习俗的变化(1)维新派主张“ ”“废止缠足”。(2)民国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但结辫陋习难改。洋装别墅断发剪辫(3)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以鞠躬、 取代了跪拜、作揖。(4)在一些大城市中, 地位有所提高,出现的现象,丧葬礼仪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如下图,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中山装 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照握手妇女自由结婚试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答案 (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如在租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等。(2)中国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 张得到进一步实施。五、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1.交通(1)1872年 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2)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自建的 铁路通车。 (3)1909年,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进入20年代后,中国航空事业发展较快。2.通讯: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报刊(1)19世纪中期前后,传教士开始在华办报。轮船招商局唐胥冯如台湾(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日渐增多。4.影视(1)1905年,中国人自摄第一部影片 问世。(2)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问世。中国近代外交、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请问:后一方面对前一方面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定军山歌女红牡丹答案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考向一 善抓机遇,科学发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给我们今天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2)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4)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示例1】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水运C.航空 D.电报通讯解析 特别注意最后一句“音书万里一时通”赞扬的是电报通讯的作用。D考向二 倡文明,树新风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近代文明的出现,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况的动力,促进了中国改变旧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示例2】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解析 此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查辛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革。主要考查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材料中的“翎顶补服”是指清朝的官服,它的“灭亡”是在清朝统治结束时。“阳历兴”是指用公元纪年,始于中华民国的成立。从这两点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是指“辛亥革命”。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民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引入生动的历史材料做为背景,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将成为高考选择题的趋向。答案 C主题: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解答指南【方法指导】 数据图表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比较分析上下左右数值的变化,有时可把数值的变化划分成几个阶段,找出变化的规律和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而分析其原因。(2)应用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在读材料的过程中,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并且根据这些关键词所揭示的信息联系相应的教材内容。命题者所选的材料或多或少地与教材有联系,反映教材的某个或某些知识点。【典例】 (2008宁夏卷)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此表反映出 ( )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解析 本题是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要充分获取材料信息并对选项做综合分析判断。可采用排除法,A项根据表中“机械”一栏中进口量增加可排除;根据标题中“进口货物”可知是“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B项;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从表中“金属和矿物”一栏数字变化可得出C项结论。答案 C一、选择题1.(2009上海卷)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平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解析 关键是把握材料中“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这句话,说明上海因地理位置优越中外贸易较为发达,A 、C、D三个选项则均与这一条不符。答案 B2.(2009潮州质检)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当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 )A.1842年以后 B.1844年以后C.1856年以后 D.1858年以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史实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重要史实。解决此题关键是理解内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签天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为1858年,故选D。D3.(2007广东卷)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