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0页
第2页 / 共130页
第3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 研究姓名:肖建莉申请学位级别:博士后专业:城市发展与管理指导教师:白庆华20080101内 容 摘 要本文在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文 化遗产的价值与特性,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角色,遗产产权结构进行 分析总结,结合国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经验借鉴,最终建立我国城市文化 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并进一步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建立遗产管 理主体协作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别管理十分必要,从文物保护单位至历史建筑的存 在价值呈降低趋势,而经济价值则呈上升趋势;公共物品特性呈降低趋势,而私 人物品的特性呈上升趋势。2.城市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私 人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和愿意投入的方面都各有不同,参 与到遗产保护中扮演的角色也相应不同。3.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形态中,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互补,是遗产取得 保护与利用之间平衡的关键制度。对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 的风貌环境采用不同的产权制度模式。4.建立政府监督、非政府组织主导、私人企业参与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 体间的多元协作的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建立遗产管理主体协作的六个管理阶段的 全过程管理模式。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文化遗产管理,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管理主体,模式研究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in China, the heritage values and character, the roles of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e composing of the heritage property rights are developed. Using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s abroad for reference, the cooperating managing modes among the heritage stakeholders are built. And further, the process of each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 is developed. Solutions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lassifying the culture heritage is necessary. There are much different characters among the national monument, the conserved building, and the historic building. -The heritage stakeholders includ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NGO, the private enterprise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They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e heritage property rights should combine the public-owned one and the private-owned one together. -Achieve the heritage cooperating managing mode of “supervised by the government, operated by NGO and the private participating.Keywords: Culture heritage management, stakeholder, property right, manager, mode research.我国城市文化通产管3中的利兹相关饔、产权结构和管理羊体研究第 1 章 绪 论1 1、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缘起1. 1.1 1文化遗文化遗 产保护的产保护的 大众化需大众化需 要多元主要多元主 体的参与体的参与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 小组,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我国的文化生 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 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过去两年的遗产 曰期间,官方和民间组织了很多的活动,向普通公众宣传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如上 海市向市民免费开放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参观,市民反响非常热烈,出现了排长队等待进入的 场面,以至后来延长了参观的时间。这说明公众在政府引导和媒体宣传的作用下,己经把遗 产保护当成自己身边的事。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徐汇区免费开放20处历史建筑,6万余市民走近老房子. 徐汇区内有衡山路-复兴路和龙华两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全市632处优秀历史建筑中徐汇 区占138处,本次活动由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历史文化凤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 会办公室共同主办.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上海图书馆向公众演讲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 历史建筑保护专题.百名志愿者向中外参观者提供中外语讲解服务.早上七点不到,东平路 “爱庐“前,排起了长队.位于东平路9号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爱庐”近期将对社会开放.据悉,这是上海市第 座目前有人使用.在政府补贴资金修缮后可定期向社会开放的“实心”老宅,也是徐汇区 “迎世博”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三年计划的一部分.“爱庐”开放后,徐汇区其他几十处 充满故事的“实心”老宅也将陆续面向公众.坊间称为“爱庐”的东平路9号是一幢三层砖 木结构的法式花园住宅,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爱庐”曾是宋 美龄与蒋介石结婚时的陪嫁,使其平添了一丝神秘感.如今的“爱庐”是上音附中的校舍. 据悉,此次整修将全部按原貌整旧如旧,包括呈鱼麟状铺设的暗红色法国平面瓦屋顶、水刷 的卵石墙面、屋顶老虎窗,以及水泥仿造突角稱石的门,窗.门廊,墙墙角等.今年6只中国 历史文化遗产曰,“爱庐”将首次向社会开放,为了不妨碍上音附中的正常教学,今后每年 将设若干定期开放曰.(来源:http:/www.memoryofchina.org/bbs/siinple/jndex.php7t9220.html)我丨城市文化通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理主体研究近年来,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遗产的结合,使很多没有被法定保护的一般城市建筑遗 产被充分和合理的利用起来。人们认识到,除了那些文物保护单位是有保护价值的,这些数 量众多的一般遗产建筑也是非常值得保护的。上海众多的创意产业区,其中成功的多为利用 历史建筑和旧厂房建筑改造的。如奠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产业园区、同乐坊等,成为城 市文化和时尚的高地。同时其市场运作也非常成功,以M50为例,其租金己从2004年刚成 立时的每平方米0. 5元,上涨到2006年的每平方米4. 5元。在这一保护、改造和利用的过 程中,有大部分是民众自发进行的,私人和私人企业起到了保护和利用主体的作用,政府只 是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遗产保护是政府的事”的局面。以上的实践证明,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都愿意参与到遗产保护和管 理的事业中去。尤其在取得了成功的案例的示范作用下,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主动参与, 甚至担当起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主导作用。 1- 1- 2 2对于已有研究的深入对于已有研究的深入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内容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内容本人博士论文保护的理性呼唤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和法规政策研究对于 遗产的管理和法规政策做了框架性的研究,并对于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的模式进 行了总结,结果发现管理主体的研究其实是最关键的部分,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 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要求。随着中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各类城市文化遗产的 产权更加确定和明晰,因此其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决定了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和过程机 制。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利益产生和分配要合理,才能理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的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与遗产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中的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密 切相关,能够决定遗产管理的正确方向,而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都只是方法层面的问题,是为 前者服务的。因此,对于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研究是遗产管理最关键和决定性的部分, 非常具有必要性。2、研究内容和框架2. 2. 1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2. 1. 1绪论:包括阐述研究的缘起和动因,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是报告的背最 和研究范围的部分。2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管琿中的利益相关者、产权结构和管体研究2. 1. 2已有研究成果综述与理论支撑已有研究成果综述与理论支撑I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和内涵,综述己有的与遗 产保护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现代城市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重要研究背 景。对于研究有关键支持作用的理论主要包括:产权经济学和产权伦理学理论、利益相关者 理论等。这些理论会作为后面各章节的原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2. 2. 1.31.3中中H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现状和问厘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现状和问厘I I中国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的主要问题有: 遗产数童庞大、类型丰富,但遗产管理缺少针对性;城市文化遗产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遗 产保护资金缺乏,并过多的依赖政府;遗产保护的管理也过分依赖政府,缺少各利益相关者 的参与。后面的章节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2. 2. 1. 1. 4 4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性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特性分析:分析:包括城市文化遗产的分类和各类遗产的保护 要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各类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和认识、城市遗产的公共物 品特性、以及各类遗产的综合特性归纳。遗产分类和各自的价值导向是决定各类遗产对应的 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遗产产权的结构组成的主要依据,最终帮助确定遗产管理主体的构成 模式=2. 2. 1. 1. 5 5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分析:主要分为3部分,包括城市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确定、城市遗产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分析,以及不 同利益相关者经菅遗产获取经济利益的特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相关者将成 为遗产管理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 2. 1. 6 6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结构分析: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结构分析:包括中国现有城市文化遗产的产权所有制结 构的问题、根据遗产类型确定合理的产权结构、各类城市遗产的产权结构组合。产权结构将 会决定遗产利益相关者的组成和角色。2. 2. 1. 7 7 H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经外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的经Ift借鉴:借鉴:遗产管理主体应该呈现多元化特征,对于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允许不同管理主体的存在;遗产管理主体应该进行协作管理的 模式;非政府组织应该成为遗产保护管理主体的核心力童;社区作为遗产管理主体参与遗产 保护的借鉴。通过借鉴得出遗产管理主体的应有模式。2. 2. 1. 8 8建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建立城市文化遗产管理主体间的多元协作管理模式:主要包括2部分:遗产 的各利益相关者作为管理主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