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摩托车及摩托车发动机生产一致 性控制要求 的理解CNCA-02C-024:2007 1目录: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1.7) 2.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3.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4. 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 5. 补充要求 6. 生产一致性审查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附录12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生产一致性审查生产一致性审查是通过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 其执行报告的审查和现场审查,确认批量生产的认 证产品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 的符合性。初始工厂审查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 划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获证后监督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执行报告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在证书有效期内,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应涉及以 下相关情形:a) 获证产品的商标、申请人、委托人、制造商或工 厂信息(名称和/或地址)发生变化,体系的重大变 更,包括组织机构、基础设施、运作程序变更b) 获证组织关闭、所有权转移、包括企业合并、收 购、合资(违反此项为严重不符合、须重新进行一 次现场审核,工厂承担相关费用)4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c) 发生质量、环境、安全重大事故及处理措施 d) 重要技术管理人员流失导致体系有效性下降 e) 批量不合格品召回及处理 f) 以产品类别表述的认证范围中具体品种的变更(摩 托车的两轮、三轮、轻便、电动等;摩托车发动机 的排量系列) g)适用法律法规(认证实施规则、产品适用标准) 要求变更的信息5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h)获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结构、制造工 艺和供应商等影响生产一致性的因素发生变化i) 增加/减少同一单元内认证产品j) 生产中断12个月以上的,等未经认证机构批准的变更,不能在变更产品上加贴认 证标志。6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 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n 理解:不同制造商的生产厂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多 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n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生产厂组织机构、现 实资源状况、经营类型)n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产品生产流程) 7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nc)人员的能力nd)产品类别以及单元数目的多少(生产产品类类别 ,申请认证的产品单元数)8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应包括 :1.1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 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 的规定 。文件化的规定涵盖车辆一致性证书中的所有内容 9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理解:n控制产品一致性应建立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程序, 有: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变更程序内容、变 更的接口、实施状况、因变更产生的相关文件记录 、以及与变更相关活动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n制造商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 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便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 要求。10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n认证产品的一致性,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在设计、 结构和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方面与型式试验 样品一致的程度. 制造商应制定并执行对于认证产 品变更的控制程序(或类似文件),涉及认证产品 关键特性的变更应向认证机构做出申请,提供相应 的变更详细资料,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n未经认证机构批准的变更,不能在变更产品上加贴 认证标志。11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1)标识方面一致性要求 摩托车产品车辆的识别代号、车辆型号、产品标牌 、车辆商标、发动机型号、发动机商标与型式试验 合格的样品及认证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相一致; 发动机、零部件3C标志和检验合格摩托车产品的3C 标志使用方法。 标志上的工厂编号核查与申请认证产品申报资料生 产厂家的一致。1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2)1.2 制造商按照车辆类别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 准制定车辆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 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 件化的规定。1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2)n理解:制造商应按车辆(或发动机)类别对应实施规则各项标准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程序 ,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程序中应包括试验 或检查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 简单的结果分析就是合格与否的判定)等,并保存 记录。14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2)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 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n理解:制造商应依据实施规则中各项检验标准要求,结合生产厂具 体状况识别关键的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的制造、装配、 检验过程并确定其关键控制点,通过整车/系统/零部件的工 艺、产品生产图纸、产品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 对质量要求、作业方法、手段和频次作出规定,以确保生产 产品与型式试验车型一致。15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2)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 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 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 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认证标准中对生产 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 于标准的要求。n 理解:制造商应根据生产厂实际情况,规定必须控 制的采购或生产过程,选择适宜的手段控制关键点 ,使其生产的产品持续满足认证各项标准的要求。16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3)1.3 制造商对于1.2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 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17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3)理解:n 对1.2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应 做出文件化的规定n制造商应对于自有设备的技术性能、精度、运行状 态等做出具体规定。n应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方法、内容、频次做出规 定。n应对相关试验/检验人员的资质、能力等做出规定, 确保试验/检验结果真实、准确、有效。18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4)1.4 制造商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 执行的相关规定。n理解:建立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控制程序,规定当制造商 关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涉及的产品一致性控制程 序,关键控制过程、关键或特殊过程控制程序,检 测人员、设备和试验的管理控制程序等变更时,要 向认证机构申报,经批准后方可执行。19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5)1.5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 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 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20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5)理解: 在国家质量抽查、技监执法等外部检查过程中,发 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时,制造商建立的变更、暂停、 注销相关证书的有关规定。 当内部发现产品不一致时,制造商采取整改措施的 相关规定。若不一致涉及到认证产品的关键特性(安全、环保 、EMC)时,应及时将整改措施上报认证机构,并 执行变更、暂停、注销等认证程序。21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6)1.6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 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制造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应在采购、生产、检 验、销售等过程中的适当环节建立可追溯性系统, 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时,采取维修、更换、召回等 措施的规定。2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7)1.7 对于A级制造商,制造商应说明为确保产品持续满足强制 性产品认证涉及标准的要求,所采取的可靠性控制的方式和 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记录的具体规定。n理解:可靠性试验:道路条件、里程分配、行驶试验方法按 GB/T 537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可靠性试验方法进行,经 6000公里道路行驶后,认证标准涉及全部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合格。2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7)对应强制性产品认证涉及标准所采取的可靠性控制方式。生产、检验过程中设备及人员的控制程序对所采取的控制的方式有效性和验证方法可靠性试验结果、客户满意度调查相关记录按程序规定所做的生产、检验、维护保养等记录验证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试验报告、调查表)以及对相关责任记录的记录方式和保管期限、查阅权限的规定 242.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初始工厂审查中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是对制造 商提出并经认证机构审查确认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 划的执行情况的审查,其中对产品的车辆结构及技 术参数的一致性审查要求见本附件附录1车辆结 构及技术参数一致性审查 。 253.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是制造商每年提 交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文件说明。报 告应对照计划逐项说明生产一致性控制所进行的工 作和重要变更,对于发生的生产不一致情况应重点 说明其原因、处理及追溯结果、采取的纠正和预防 措施。264. 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认证机构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审查后 应提出对工厂现场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的方案。n理解:认证机构结合工厂申请认证产品具体情况和所掌握 企业认证信息,确定审核方案。工厂检查组按照监督审查的审查方案,到生产 一致性控制的现场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 况进行审查。 274. 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在监督审查中应保证: 4.1 每次监督审查时,审查人员应能获得试验或检查 记录和生产记录,特别是本附件要求的列入生产一 致性控制计划的试验或检查记录。 4.2 如试验条件适当,审查人员可随机选取样品,在 制造商的实验室进行试验(若本规则中引用的标准 或规则有规定,试验应由检测机构进行)。最少样 品数可按制造商自检样品数确定。 284. 生产一致性监督审查4.3 如控制水平不令人满意,或需要核实工厂自主进 行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包含的试验的有效性时, 经认证机构核准审查人员应抽取样品,送交检测机 构进行试验。 4.4 若审查发现生产不一致情况,认证机构应采取一 切必要的步骤督促制造商尽快恢复生产一致性。295. 补充要求制造商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发生变化时,应向 认证机构提交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说明,认证 机构应根据变更对生产一致性影响的程度判定是否 需要立即进行现场审查。306. 生产一致性审查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生产一致性审查应由具备工厂检查员资质、且 熟悉认证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的技术专家进行。31附录1 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一致性审查 本附录用于检查实际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 致性。 1、 审查内容包括: 1.1 审查型式试验样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 报告及各项分报告的车辆结构与技术参数的一致性 ,以及与申报的车辆结构与技术参数的一致性。 结构、技术参数关键关注点:32附录1摩托车发动机:缸盖、活塞、活塞环和缸体,化油 器,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器的相关参数,电喷 ECU,增压器,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催化转化器, 曲轴箱气体再循环装置等),起动电机, 当有催化转化器参与控制排气污染物时,空滤器和 进气消音器要列入重点考核范围 摩托车: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催化转化器的位 置(在排气管中的位置和基准距离)化油器,火花 塞/无线电干扰抑制方式,电动机/蓄电池(电动摩 托车),总质量,传动装置(噪声)离合器,变速 器33附录1车速里程表,车架,轮胎(类别、规格和最大承载 能力)和轮辋(标准型)(说明安装配合),前/后 制动器,制动软管总称(制动性能),照明和光信 号装置,扶手,燃油箱,后视镜,喇叭,减震器, 关键零部件的商标、型号、材料、结构,生产厂家 应与产品描述报告、认证申请书和型式试验报告及 关键零部件进货检验要求相一致,若发生变更必须 已获得认证机构的批准。凡零部件为外购的,其零 34附录1部件型号若与企业内部管理编号(型号)不一致, 则必须提交型号对应说明或者内部编号规则,做到 一一对应。 1.2 如必要,对型式试验样品进行或安排进行单独技 术总成有关的安装检查 ; 1.3 在生产现场审查实际生产产品的车辆结构与技术 参数和申报的结构与技术参数的一致性。35附录11.4 为实现第1.1和1.2条,被检查车辆的数量必须足 够,以便正确控制认证的各种组合:36附录12、审查方式 2.1 对于按照正常认证流程进行型式试验的(由认证 机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