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 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4、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5、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初步发展) 三、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的春天 四、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五、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946-1949) 六、最后结局-三大改造(1953-1956):从私有制到公有制 七、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 场);B、洋务运动的诱导; C、外商企业的刺激; (2)时间、地点、代表企业: (3)产生途径: A、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B、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4)影响: A、经济: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一定程 度上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B、政治:促使资产阶级产生; C、思想: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时间:甲午战争(19世纪末)-一战前 (2)原因:外部原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内部原因:A、在民族危机下,“实业救国”兴起;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 限制(主要原因);(3)典型企业: 创办人地 址企 业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周学熙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4)特点、地位:(5)意义:三、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1)表现: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纺织业(最大):上海-天津、青岛、武汉和面粉业(第二)发展 迅速:出口欧洲。 (2)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 B.中华民国:提高政治地位,发布实业法令; C.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2、体系: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力量: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4、地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优势;1、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不平衡;5、时间:“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四、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 (1)原因: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官僚资 本对民族工业控制加强,发展曲折艰难。A、法币政策的实施(目的、内容、影响)影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积极); 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 工业的控制(消极)。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概况:刘鸿生(浙江定海 人)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 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 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五、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946-1949)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1)原因: A、法币政策的影响,物价飞涨;B、外贸逆差的影响; C、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D、官僚资本的压迫; E、繁重的苛捐杂税负担; F、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 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 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封建性。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 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 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民族工业业的曲折历历程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19121919)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抗战时期(19371945)抗战胜利后(19461949)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发展较快沉重打击日益萎缩清 政 府北 洋 政 府国 民 政 府七、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1)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和所受压迫:背景:背景: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 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一开始一开始) )(1927(1927年后年后) )(2)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 (3)本国反动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 (4)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发展: 1 1、斗争的目的:、斗争的目的:为了本阶级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本阶级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民族利益为了民族利益2 2、斗争的对象:、斗争的对象:3 3、斗争的方式:、斗争的方式:罢市、游行抗议罢市、游行抗议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政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政治4 4、主要事例:、主要事例:( (五四运动、济南惨案、九一八后、一二八后,抗战爆发后五四运动、济南惨案、九一八后、一二八后,抗战爆发后) )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革命性和妥协性【小结与升华小结与升华】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推动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瓦解自然经济; 历届政府的鼓励(清末新政、临时政府、国民政府);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阻碍因素: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上: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资产阶级运动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 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建立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 思想上: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条件; 从发展趋势看: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 命取得成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 产生的方式: 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受的阻力(最突出):1(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 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 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 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2008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 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 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 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 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 长期受到限制。 BC3(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9)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4(2008年广东文基,22)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 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 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5(2008江苏,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 ,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6(2008江苏,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 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ACCD7、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 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 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 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 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上年( 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 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 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 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 被迫关闭。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特点: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民族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根本原因: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材料五: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 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 ,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 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 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 各界奋起反抗,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 么问题?答: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同时又与外国 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 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表现: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影响; 洋行大量增加;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 推销商品的代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市场和劳动力。材料二: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 货“充积于厦口”。洋布、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因此,“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 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 、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 为大宗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上海口岸。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洋行大量增加 福建武夷山的制茶业 买办上海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