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改革,指对改革,指对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的调调整整或或变革变革。而在某次改革中,具体表。而在某次改革中,具体表现为对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现为对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修改。度的修改。一、改革的原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1、土地兼并严重2、阶级矛盾的激化3、冗官冗兵冗费4、辽、西夏的威胁政治危机财政危机边患危机根源北宋初年对中央集权的加强宋代有宋代有 人说:人说: “历代历代 以来的以来的 一切苛一切苛 捐杂税捐杂税 ,本朝,本朝 都有都有” 。王小波、李顺起义3737万万130130万万宋初宋初 军队军队宋中宋中 军队军队军费在财政支军费在财政支 出中所占比重出中所占比重思考:思考:冗官的原因?冗官的原因?一方面,统治者用一方面,统治者用“ “分化事权分化事权” ”的的 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 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改革,导致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改革,导致 官吏人数激增;官吏人数激增;另外,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另外,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 客还可以以客还可以以“ “恩荫恩荫” ”授官;授官;思考:思考:冗兵的原因?冗兵的原因?主要在于主要在于募兵、养兵制募兵、养兵制的弊端的弊端思考:思考:冗费的原因?冗费的原因?1 1)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冗官、冗兵必然导致 官僚、军费开支增大;官僚、军费开支增大;2 2)每年送给辽、西夏大)每年送给辽、西夏大 量银绢;量银绢;二、庆历新政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核心)(核心)缓和阶级矛盾缓和阶级矛盾庆历新政结果:结果:仅一年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但为王安石进左右即被废止,但为王安石进 行全面的变法打下了基础。行全面的变法打下了基础。庆历五年初,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相继出朝,新政夭折 。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 而仲淹亦感激眷遇,以天下为己任。遂与富弼日夜谋虑兴致 太平。然规模阔大,论者以为难行。及按察使多所举劾,人 心不自安。任子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 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宋神宗,汉族,生于庆历 八年(西元1048年),卒 于元丰八年(西元1085年 )。全名赵顼,又名仲针 ,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 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 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 。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 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 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 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 ,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 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 变法。 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 ,世称荆公 。著有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名称名称内容内容作用作用理理 财财财财 措措 施施青苗法青苗法募募役法役法农农农农田水利法田水利法方方田均税法田均税法市市易法易法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物给农民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物给农民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平均赋税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平均赋税设市易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增加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收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军军军军 事事保甲法保甲法将兵法将兵法教教 育育改革科改革科 举举举举整整顿顿顿顿太太 学学农村住户编为保,保丁平时农村住户编为保,保丁平时 种田、农闲练兵,战时作战种田、农闲练兵,战时作战科举废明经科设明法科,科举废明经科设明法科, 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重编重编教科书,成绩优秀教科书,成绩优秀 者直接受官者直接受官固定禁军辖区和训练的将官固定禁军辖区和训练的将官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加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加国 家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家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充实边防力量充实边防力量为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政府培养实用人才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 育人才的地方育人才的地方名称名称内容内容作用作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 容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对比表相 同 点背景性质质目的 结结 果作用失败败 原因北宋 出现现 统统治 危机封建地主 阶级针阶级针 对对北宋 统统治危机 进进行的改 革运动动为为了 维护维护 封建 统统治失 败败有利于社会 经济经济 的发发展 ,但是都不可 能使北宋政府 从根本上摆摆 脱封建统统治 危机触犯 了大 地主 、大 官僚 的利 益不 同 点内容失败败原因变变法成效庆庆 历历新 政整顿顿吏治 为为中心的局 部改革不大王安 石变变 法针对针对 北宋 统统治积积弱 积贫积贫 所进进 行的比较较全 面的改革推行过过程 中由于用 人不当, 出现现一些 危害百姓 的现现象增加了政府的 财财政收,也发发 展了经济经济 ,增 强了军军事实实力 ,在一定程度 上扭转转了积积弱 积贫积贫 的局面变法结果成效与失败(1)成效: 政府收入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增 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 贫积弱的局面 (2)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遭到反对;用人不当, 出现危出现危 害害百姓情况百姓情况。 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改革的失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神宗哭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神宗哭诉:“ “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 ”司马温公元丰末来 京师,都人叠足聚 观,即以相公目之 ,马至于不能行。 谒时相于私第,市 人登树骑屋窥瞰。 人或止之,曰:“ 吾非望而君,所愿 识者司马相公之丰 采耳。”呵叱不退 。屋瓦为之碎,树 枝为之折。一時得 人之心如此。挥麈录 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 驿召司马光、吕公着,未至,迎问今日设施 所宜先。又起文彦博于既老,遣使劳诸途, 谕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元祐更化1、(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 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 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2、青苗法常为人所攻击的一点是收取利息 。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是半年20,但是地 方官员们却常常私自提高利息到30甚至更 多。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至还的时 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 利近一倍”。有的记载甚至说实际利率有达 到原先设定的35倍的,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 问: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王安 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 了他们的反对。2、在变法过程中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还有哪些原因?问:今之论者或曰:“天地与人了不 相关,薄食震摇皆有常数,不足畏忌。祖宗 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庸人 之情,喜因循而惮改为,可与乐成,难与虑 始。纷纭之议,不足听采。”愿闻所以辨 之。司 马 光陛下躬亲庶政,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每事惟恐伤民,此即是畏天变。人言固有 不足恤者。苟当于义理,则人言何足恤! 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且仁宗在 位四十年,凡数次修敕;若法一定,子孙当世 世守之,则祖宗何故屡自改变?王安石王安石坚持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态度动摇逝世司马光等反对变法天变不足惧变法遭天谴人言不足恤指责、污蔑祖宗之法不足守祖宗之法不可变变法失败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 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安石 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 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按:指 北宋灭亡)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说: 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 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 社会革命也。”变法成功的标准: 三个符合是否在以后的统治中继续实施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否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支持 比较商鞅变法,我们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成 功了而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思思 维维升华北宋社会危机 与改革改革科举制青苗法 募役法方田均说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理财教育军事改 革王 安 石 变 法社会危机政治:土地兼并、人民反抗财政:冗费.冗官.冗兵边疆危机效 果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 贫积弱的局面,但无法从根 本上能够解决危机总结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奴隶社会富国 强兵的改革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确立封建制度 的改革商鞅变法调整封建统治政 策的改革新朝:王莽改制五代: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少数民族封建 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1、(2004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公元997年,宋廷岁 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 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 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 源是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2、(2005年全国春季)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 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 法高考点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