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上习作的编写与教学建议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委 杨 新 富第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关 于写作的界定及习作教学的目 标定位一、关于写作的界定语文课程标准认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第一 第二 第一部分 一 关于写作的界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第一,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重要方式) 作文教学收效 不是交流 不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生通过习作来提高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这三个能力。 一个哲学命题 并非可无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人生活、生存的一种需要。第一部分 一 关于写作的界定二、义务教育段习作教学 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 第二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 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就是“ 达意”即可,不强调“表情”。实际上,只 要“达意”了,也就“表情”,也就表达了 真情实感。铁心“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给学 生学写作松绑 要求太多 学骑车总目标的要求简单:自己能说明白,别人能听得懂,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 。从“课标”,我们可以看出可以体会到小学习作教学要求的明显变化:1.改变了作文的称谓在低年级称之为“写话”,中高年级称之为“习作”。这一名称的改动,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梯次,明确了小学作文的性质练习用笔写话。实际上就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2.降低了难度和要求(3)降低了选材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要求只 是“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积 累习作素材”。没有强调选材的典型性。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降低了文体要求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象 ”, “能用简短书信便条进行 书面交际”。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 作文” 。降低了审题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命题要求是“提倡学 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给了学生更大的自 主表达的空间。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总目标指出了两个要求:(9年)第一,指出了习作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动机 的激发;(想写 愿意写)第二,指明了习作的要求。(明确具体文从字顺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们不要人为地把习作弄难了 例:第一次作文谈话 我们也不要用发表的小学生优秀作文来导向 习作的教和学 例: 捉虫记我们要蹲下来看孩子 逛街 掉牙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降低习作教学的难度是为了提升习作的质量第一部分 二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三、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提高)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乐 第一部分 三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乐2.过程与方法方面一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 动的内容写清楚; 蚂蚁上树二是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 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 有新鲜感的词句; 红袄袄 清脆欲滴三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 逍遥四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 号等标点符号; 小骆驼:她们走哇,走哇 趣 第一部分 三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趣3.重点目标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写自己 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容写清楚,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鲜感的 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第一部分 三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四、习作教学的理念1.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 需要。 倾诉 日记 2.写作需要有意识地增加写作素 材、书面语言、表达方式、书面表达经验的 积累。 储备3.习作教学的重点是要解决 “为 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 、“ 写成什么样”的问题。第一部分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 四 习作教学理念4.习作课要在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储备,培养 “得心应手” 的能力,即在选材、构思 、起草 、加工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5. 要将能否清楚、明白地达意作为衡量小学生习作最为重要的标准。第一部分 四 习作教学的理念第二部分苏教版(国标本)中年级习作部分的编写理念、呈现方式及教材解读一、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部分的编写理念提倡乐于表达,自主写作;注重在习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注意读写、说写、课内外练习的结合;注意相似话题的再现和提高 。 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1.提倡乐于表达,自主写作 放教材提出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 话题; 本册话题教材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暗示了习作 的范围和要求; 习作1 习作5教材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题材不限,长短不拘,鼓励学生用童心去 感受生活,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习作4 直快 教材适当降低了起步阶段的难度, 让学生对习作充满自信。 习作3习作5 看添 篇幅 70字-300字 完整 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放2.注重在习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知与表达能力教材重视学生积极思考,迅速成文以及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过分看 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训练;没 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鼓励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真情实感。 7-1 慢与块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3.关于读写结合 老师的疑问:习作与每个单元的 内容没有联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长线与短线 并重,写话向习作平稳过渡,课堂习作与日 常应用交互渗透的方式,实现了读写、说写 、课内与课外习作的衔接与整合。 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读写结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长线结合: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是将范 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通过熟读、 背诵课文积累了语言材料,积淀了语感经验坚 持下去,范文里的规范语言就被吸收进来,丰富了 原来的认知组块。“布云说”:不知道那块云彩会下雨“熏锅说”:锅底是慢慢熏黑的长线结合是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厚积薄发的,不 是立竿见影的。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短线结合:教材根据课文的内容或者表达 方式,安排了随学随用的小练笔。 红楼 少年如14东方之珠: 仿照课文第五段自然段 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 段话。 仿写1如16石榴: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 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仿写2如:19航天飞机: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 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 利用一方面我们“多布云”,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 长短结合。 多种方式 日记 书信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4.关于相似话题再现与提高 的问题教材采用了相似话题重复出现逐渐提高习作要求的方式,让学生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习作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与表达能力。52 62 话题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二、中年段习作教材的呈现方式1. 习作教材的基本框架中年段习作教材自成体系,三上安排了8课,每一课教材大都包括了导语、要求、例文等三 个方面的内容。 目的是: “引发写作动机”要解决的是“为什么 写”、“写什么”、 “怎么写”、“写成什么样”的问题, 关键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愿意写)” 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 导语:营造交际情境,激活已有 的写作储备,建构写作话题,明确为什么 写;(引发写作动机 ) 要求:提出这次习作的具体 要求,明确写什么; 例文:以例文的方式,暗示 怎样写的基本框架。大体成什么样 导要例1 四要素1 框架例子2第二部分 一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习作编写理念及解读第三部分第二学段课堂习 作的教学建议一、深刻反思习作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一是旧:理念旧、模式旧、题材旧 五子五心 中山 二是死:范围死、方法死、要求死 斯 滑板三是假:材料假、情感假、语言假 下雪 高考四是慢:成文慢、批改慢、反馈慢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 深刻反思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二 抓好习作的基本功 二、抓好习作的基本功习作的基本功可以用 “得心应手” 概括。所谓得心,即是感受、搜集和储备写作素材的能力;所谓应手,则是指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将存储于胸的话语,按照常见的表达方式转化成文从 字顺书面语言的能力,即像说话一样“脱手而出” 。 积累 三、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习作的关键步骤是:选材 构思 起草 加工选材和构思:是一个人使用内部言 语在人的头脑中进行心理图式(意像)建构 的过程。 选材起草和修改:是以线性的文字符号 对心理图式外显与加工的过程。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三 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 内部言语:一个人进行思维活动 所使用的不出声的、多维的、不甚连贯 和条理的、极易受到外部干扰而发生转 移的、较外部语言迅捷的言语。心理图式:一个人使用内部言 语构建起来的、存储于胸的文章模型。 它常常包括事件、图像、场景、关系等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三 抓好关键步骤的指导 四、课堂习作教学的基本步骤1.创设交际情境,激活习作欲望和素材储备 ,明确“为什么写”和“写什么”;2.通过适当暗示,将已经激活的习作素材聚 焦、放大,形成表达冲动和心理图式;激活3.营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迅速地动笔 起草;4.通过自主修改,与例文对照,在小组交流 ,对草稿进行反复加工、修改,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交 流与展示。 修 改 案例1 案例2:30年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四 课堂习作教学的基本步骤 五、课堂习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1.注意教学时间配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习作实践中 练就习作的实际本领;要用较短的时间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 习作储备,让他们迅速进入不吐不快的状态;营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动笔起草;要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对草稿 进行反复的调整和修改。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