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第一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指什么时候?2、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民族工业中发展迅速的是什么工业?4、新兴的民族工业是什么?企业家代表是谁?一战后,帝国主义对华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卷土重 来,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华一题P49 第4题阅读第二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1、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政策是?该政策的实质是?2、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采取了哪些方式?3、极大限制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的是什么制度?物资管制制度阅读第三框题内容,解决以下的问题:1、中国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三座大山?2、“第一座大山”利用什么方法带给中国工业压力?3、“第二座大山”形成怎样的局面?代表人物是哪些?4、“第二座大山”实行什么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 中去?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的特点是?特点:依靠政治军事权力,垄断社会经济。这张照片记录了国统区货币急剧 贬值,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 的金圆券抢购日用品的情景。诞生于多灾多难的旧中国的民族工业,它 的发展历程必定是坎坷的。在这段坎坷经历中, 我国民族工业有过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也经 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的沉重打击;抗战 期间,在日本的野蛮掠夺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 残酷剥削的夹缝中勉强生存了下来;解放战争时 期,在国民党政府近似疯狂的掠夺和大量外国资 本尤其是美国资本的强烈排挤下,我国的民族工 业临近崩溃的边缘。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废墟上 建立起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资本近1亿元,再加上原有企 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1.3亿元以上,相 当于民国以前40多年的总和。特别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势 头尤其强劲,有“黄金时代”之称。1912年到1919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激发了振兴实业的热情;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政府倡导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政府也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成立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纺 织 业北以天津为中心。自1915年起陆续建立起一批 纺织厂,最大厂家资本达350万元。青岛、 济南、郑州等地也纷纷设厂。南 上海、无锡、南通等地发展迅速。面 粉 业北哈尔滨仅大战期间新建厂不下百十家。 所产面粉除国内自销外,还大量 出口欧亚国家。19151921年,中 国面粉每年出超100多万担。南上海其他行业卷烟、火柴、造纸、榨油、食品等行业都有 不同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也出现了一些名牌产品。 重工业中的电力、钢铁等部门也有起色。中国化学工业的“北范南吴”范旭东对沦陷区工矿业进行掠夺和控制(“军事管理”“委托经营”)控制和垄断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日军放火焚烧了中国招商局日军放火焚烧了中国招商局被日军抢夺的金库被日军抢夺的金库被日本抓去作劳工的童工被日本抓去作劳工的童工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本国封建势力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陈立夫实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 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