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德育的目的和任务一、大学德育的目的何谓大学?一个讨论的基础: 大学是一个汇聚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 识和发展知识的机构或社会组织。在大学这样一个以知识再生产为轴心的社 会组织或共同体中,学生的一个基本的期望是 能够在理智上得到培养,在知识上得到长进。?大学在知识再生产活动之外的 职责和功能大学教育 职业培训(或技能训练)讨论:技能培训学校与大学的比较 (学科比较单一的专门培训学校与大学的 区别仅在于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吗?)“大学教育”的含义一、明示的教育:典型形式:知识传授与智育 重点:理智训练、信息扩散和技能培训 知识:理智的、身体的、艺术的、职业的从有形的和可见的成分来看,大学的组织结构、 课程教学、管理和服务都是围绕知识再生产来进行的 。大学是一场知识、艺术、文化与精神的 “盛宴”盛宴 美食 美酒知识“美食”理智训练“美酒”? (如果我们对于大学的观念是偏颇的和粗陋的,我们就 既不可能提供真正完整的大学教育,也不能够恰当地 接受大学的教育。) “大学教育”的含义二、默契的教育渗透在知识性和理智性的大学生活之中, 以及在整个大学的景观、日常生活、文化氛围 、价值观和精神趣味中的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 成分。其重要性至少不低于知识性和理智性的活 动的重要性。一所大学的独特之处主要取决于它所 包含的那些相对沉默的成分。正是这种成 分使一个大学共同体具有某种内部人能够心领 神会的“默契”,外部人能够觉察但难以言 表的似乎无形无声又实实在在的精神与风格。 大学德育的明示成分与默契成分明示的明示的关于道德规范、价值观、品德修养方法等 知识性的内容,属于明示的道德教育。默契的大学德育,如果不是涵盖了大学的“默契 的教育”的全部的话,它肯定是大学的“默契 的教育”的核心内容。(这里请大家注意,大学德育在“默契的 教育”意义上不是知识性的教育。)大学德育既是一种不同于知识性和理智性 的教育,又是能够通过知识性和理智性的 教育并与之协调的教育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大学德育是为了“ 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它的作用在于给知识和 理智能力以正确的方向、合理的制约和统一的 精神。 印度哲人泰戈尔说,知识的充实如果没有 智慧的指引,就像灯注满了油而仍然为黑暗所 笼罩,唯有智慧将知识点燃才能获得光明。大 学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 ,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 和精神。二、大学德育的任务我们可以从大学德育的特点来看大学德育 的任务。中小学生大学生大学之后他律转折时期自律 大学阶段是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儒家:小成大成“化民成俗”(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印度教: 从出生到25岁是受教育的阶段;从25岁到50岁是家庭生活的阶段;从50岁到75岁是回馈社会的阶段;75岁之后是人回归宇宙的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大学德育发生于最关键的人生转折期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造成一种环境和 氛围,把大学生引导向一种道德自律 的德性生活。两个关键: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反思和 道德创造的能力,即价值理性和价值创 造力的培养; 二是唤醒和启迪他们对于自我、家庭、社 会和宇宙的责任的觉悟。任务之一品格修养在大学德育中依然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 ,品格修养是一种无止境的需要毕生努力的事 业。不过,在大学德育中,品格修养的重心从 行为约束转向心性涵养。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应 该建立在觉醒了的道德理性基础之上,道德规 范和道德行为中包含的道德真理不再是“沉睡” 的。大学生应该逐渐学会使自己的生活自然地 流溢出的德性的“光泽”。品格不再是一种外在 的约束下的行为习惯,而是变成一种内在的精 神气质。修养的重点从种行为的习性转向心灵的习性任务之二追求道德之“道”将大学生引入道德真理探索之路,使伦理审视 和价值反思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探索真理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本质内涵,大学德 育应该是一种以探索道德真理为核心的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训练 的是行为上的习性,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对道 德规范“知其然”,并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大 学生应该考虑道德规范的“所以然”,并且要力 求在理智上领悟道德的真谛,在实践上体现出 以觉悟为基础的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德育应该帮助学生成为 他自己的道德哲学家和导师。任务之三养成博大的道德情怀拓展道德视野,养成“天下”情怀。大学德育 作为一种道德真理探求活动,在它的视野中所 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品格修养问题,而且应 该包括宇宙、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大学生 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我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 的人?”而且应该思考“人类如何有德性地生活 ?”他们应该基于对社会的理解来审视自我,应 该基于对未来的创造性展望来关注现实。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身家国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任务之四创造新的德性生活 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不是现有 生活状态和现在世界的简单继承者,他们乃是 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大学德育应该是面向未来 的一种思想与实践的冒险之旅。大学生应该被 鼓励和被支持去尝试着造就一种新的德性制度 与文化,一种新的风尚、生活趣味和无愧于前 人的崇高的精神情操。 课后作业思考题:你怎样看待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请结 合自身体验谈谈体会。课外阅读书目:论语、理想国、邓小平教育 理论学习纲要课外活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