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的 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精神世界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辩证否定观 与创新意识用对立统一的观 点看问题创新是民族进 步的灵魂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 对具体问题进行 具体分析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 制度创新与社会进步 文化创新与社会进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含义 矛盾问题的精髓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小结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小资料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进行 对话、论战。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指的是通过 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艺术。后 来,辩证法被当作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 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 当时在出版亚里士多德的文集时,编撰者们把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 学,而把他研究有关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 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 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 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 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 “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 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 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 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 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学习目标:1、掌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2、了解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 上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难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 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既坚持 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学习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探究一: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个探究题, 结合所学知识把课文中列举的古今中 外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各种观点分为 相对应的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组,并将 这些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 ,回答所给的两个问题。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人取得道的渠道要靠从天和地之 中所领悟,而真正的道是随遇而安, 不拘规 矩的 ,自然而随意。 )郭象则说:“万物独化”,“万物自生”, “独生而无所资借”,“突然自生”,“突然自死 ”,即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彼此独立、 互不相关的。第一组: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第二组: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统治者应该“因时变法”。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所以,“大纲人伦、道理、政 治、教化、习俗、文义”应当“尽如故”。静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第三组: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 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 才会运动。”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 物中没有任何矛盾。”否认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的观点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 了什么思想?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 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的观点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 什么思想?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 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根本分歧根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认矛盾,主张用 联系的、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否认矛盾,孤立 地、静止地、 片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小结(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在第七课我们学习了联系的观点,什么 是联系?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思考与探究材料一:最近几年,每到春季,强沙尘暴就接二 连三侵袭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沙尘暴给当地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沙尘暴的频频肆虐,给我们再 次敲响了警钟,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资料显示,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1)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问题突出。(2)土壤酸化、 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下降。(3 )草地面积缩小,退化速度加快。(4)森林资源总体 质量下降,功能严重退化。(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和沙化面积逐年增加。(6)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材料二:所谓“国家生态安全”是指由水、土、大 气、森林、草地、海洋和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 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 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时,它的 生态才是安全的,反之,就不安全。 上面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在第八课中我们同样学习了发展的 观点,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发展 ?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把事物如实 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 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 位,再次要特别注意有创新精神,促进新 事物的成长。 我们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阅读材料,思考我们将怎样看待中美关系?2009年11月20日,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了本 年度的第次会晤,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两国关 系的发展,重申将共同努 力,推动中美建设性 合作关系取得新成果,这不仅可以造福两国人民 ,而且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国情以及发展水平 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不 同看法,重要的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寻求 共识。中美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因此,应 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妥善处理两国间的问题和 摩擦,使双边关系在稳定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矛盾及其 方法论要求? 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一 哄 而 下否定矛盾的观点(4)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 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源泉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 ?根本分歧提示: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 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 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 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 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返回2、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 上学? 1、要自觉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 2、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 3、当前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 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教材第82页并思考:中共中央提出的 “五个统筹“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本课小结:(板书设计)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最根本的分歧。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3)我们要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同样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指出下列观点属于辩证法或者形而上学 的什么观点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水滴石穿 ( )断章取义 ( )刻舟求剑 ( )片面观点量变引起质变观点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课堂质量检测题2. 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 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 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 ( )A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 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力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世界上普遍存在着矛盾 3.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 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的“地 方保护主义”政策是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哲学上讲,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 )没有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辩证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1)(2)(4) B (3)C (1)(2)(3) D (1)(2)4.这幅“过关”漫画主要反映唯物辩证法(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适度原则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关B5.读漫画“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看,父 母的要求是 ( )A.形而上学,孤 立的看问题B.主观主义,不 从实际出发C.急于求成,不 注意量的积累D.强调客观,忽 视主观能动作用 宝宝快跳B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