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造船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2011年4月南京包张静正确认识船舶市场与产业的运行模式经济金融危机对船市船舶工业影响传导过程 基本同步滞后实体经济 0.5-1年滞后市场 2-3年诸如,纺织、钢铁、汽车、机械、建材、电力、煤炭、石化和有色金属等工业基本上与实 体经济同步,如有滞后也远不如船舶工业明显。 基本上可以认定,当其他行业都走出困境的时候,船舶行业反而可能出现真正的困难。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造船市场总体表现考察指标危机爆发年间 2008年危机爆发第一年 2009年危机爆发第二年 2010年外部环境世界经济2.8%-0.6%5.0%航运市场(美元/天)321261133015179船舶市场新船订单(万载重吨)18650530412523手持订单(万载重吨)6200053480(13,7% )47500 (11.1%) 新船完工量(万载重吨 )920011680 (27.0%)14960 (28,1%)新船价格(点)180136142订单撤销多多不清楚订单延期开始增多大量增多十分严重合同重谈开始增多大量仍有相当数量相关指标要素价格高峰回落回落再度快速回升人民币汇率6.87%0.09%3.10%主要指标变动情况一览正确认识2010年造船市场出现的反弹行情 价格是市场最为核心的指标, 2010年新船价格的这种变化充其量是新形势下船东和 船厂再度博弈所形成的一套新的价格参照体系,是买卖双方博弈力量对比的结果; 在新的价格参照体系上, 2010年价格没能配合成交量放大出现实质、有效的上扬, 新造船市场尚未达到真正回暖时期。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双高产品逐渐主导全球新造船市场 时间窗口艘数万载重吨万修正总吨亿美元 (1-2月)2010年1季度44518405901092011年1季度2271432630169同比增长48.9%22.1%6.8%55.6%2011/2010年1季度成交量比较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季度全球合计成交新船227艘、1432万载重吨、630万修正总吨,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8.9%、22.1%和上升6.8%。2011年1-2月份成交总金额达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6%。数据来源:Clarksons. 双高产品逐渐主导全球新造船市场 散货船和油船的市场行情已明显回落,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液化 气船以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品领域正逐渐主导整个新造船市场。不难想象,船市需求结构的悄然变化,一方面会给有准备或具备相关能 力的船厂带来难得机遇,但另一方面势必也对严重依赖常规船型市场的 船厂形成巨大冲击。 数据来源:Clarksons.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常规船型新船价格出现全面的松动 与2010年底相比,在我们跟踪的23种典型船型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的有11种,基本持平的有10种,略有上升的仅有2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头两个月全球成交总金额之所以出现大幅上升,与单船价格较高的大量钻井船、LNG船以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成交是分不开,并非是新船价格出现上涨。 总体上看,年初以来新船价格(特别是常规船型价格)基本上仍处于走弱状态。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船型(万美元)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1*/2010 油船32.0万载重吨120129146150101105104-1.43%15.7万载重吨7180.5909162.566.866-2.69%11.5万载重吨58.565.572.575495755.5-3.51%7.5万载重吨5058.563.561.545.545.545.5-1.10%5.1万载重吨434752.547.53536.536-1.37%散货船18.0万载重吨59689788565755.5-3.51%7.6万载重吨36405546.533.834.534.50.00%5.7万载重吨30.536.5484230.531310.00% 3.5万载重吨26.529.53832.52526.526.50.00% 集装箱船725TEU20.520.521181416160.00%1100TEU232227.5251921.521.50.00%1700TEU363841382329.529.50.00%2000TEU4041.5444125.531.531.3-0.63%2750TEU48.551535029.541.540.5-2.41%3500TEU52.55763603649.5502.02%4500TEU67.5718077.556.364640.00%6350TEU89101106.510066.579.578.5-1.26%8200TEU12513412986.59593-2.11%LNG船160000m3222237245211.52022030.00%LPG船24000m3515153.5534645450.00%60000m37275.5858266.563630.00%82000m3909293927272.872.5-0.41%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2011年典型船型价格走势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1季度,韩国共承接订单90艘,329.9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比重52.5%,如果把海外独资(合资)船厂都纳入其统计范围之内,韩国造船企业接单总份额将达55.2%。 中国累计承接订单88艘/195.1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比重31%(含韩企),较韩国低21.5个百分点。 韩企产品结构优势助推综合竞争力 建造国艘数万修正总吨份额韩国90329.9 52.5% 中国84188.4 30.0% 巴西729.5 4.7% 日本1022.7 3.6% 德国622.4 3.6% 中国(韩企)46.7 1.1% 法国(韩企)14.9 0.8% 克罗地亚44.0 0.6% 越南(韩企)23.3 0.5% 美国33.3 0.5% 西班牙13.2 0.5% 挪威(韩企)21.8 0.3% 未知11.8 0.3% 挪威31.6 0.3% 印度21.4 0.2% 卡塔尔11.2 0.2% 荷兰31.1 0.2% 新加坡10.8 0.1% 芬兰(韩企)10.5 0.1% 意大利10.3 0.0% 总计227628.7 100.0%2011年1季度各国接单比较 韩企产品结构优势助推综合竞争力 船型下单船东艘数单船价格(万美元)承接船厂 集装箱船18000TEUA.P.Moller1019000大宇造船海洋 13000TEU东方海外613600三星重工 9700Hamburg-Sud.611800现代重工 8800TEU箱船Ofer Group39100现代三湖Schulte Group39100Costamare Shipping29100成东造船Mediterranean Shpg.49100钻井船6.3-6.5万总吨巴西石油公司765500(三星重工合资) 南大西洋造船厂 诺布尔钻井公司360500现代重工钻石离海探钻公司259000/52000挪威Aker ASA260000大宇造船海洋阿特伍德海洋工程公司160000特种船Hvy Dk CargoDockwise N.V.122000现代重工 15.6万立方米LNG船Angelicoussis Group1大宇造船海洋2011年1季度韩国船厂双高产品承接情况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 老牌船东(航运公司)主宰市场走势 鉴于运营特点、技术要求、市场模式以及相关风险的不同,投机客 感兴趣的船型仅停留于散货船,很少涉及油船,更不必提大型超大 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海工装备产品领域 散货船方面,在业界一致看衰散货船市场的情况下,相关投机客也 对订造散货船变得谨慎起来,今年除了部分租赁公司继续订造少量 订单以外,其余订单基本上都来自传统航运公司,如,日本NYK、 三菱、Santoku航运公司等; 集装箱船方面,订造的船东基本上集中在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或独 立船东,如A.P.Moller、地中海航运、奥芬航运、高世迈航运、东方 海外等; 大型海工装备方面,订造者均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平台运营商、转包 商或国家油公司,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美国诺布尔钻井公司、美 国钻石离海探钻公司、挪威Aker公司等。2011年1季度行情基本情况对2011年世界市场形势的全年预期2011年外部发展环境不利于船市持续回暖; 2011年新船成交量可能再度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三大船型市场轮动性进一步加强,散货船行情明显回落; 2011年全球新船完工量有望再创新高; 手持订单量将进一步加速下滑,船厂订单压力空前提升; 新船价格上升难度很大,不排除个别船型价格进一步下探。主要指标单位2010年2011年2011/2010世界经济%4.84.3下降0.5个百分点年综合航运费率美元/天上涨略微上升不会有太好表现新船订单量亿载重吨1.20.7-0.9下降30%左右完工量亿载重吨1.5-1.61.5-1.6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手持订单量亿载重吨4.754预计下降15%新船价格指数点142(年底数)140-143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2011年主要造船指标趋势判断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1、需求总量较前五年可能出现大幅度回调针对“十二五”期间年均订单需求量预测:克拉克松公司估计为8140万载重吨 ,劳氏船级社估计为6230万载重吨,经济研究中心估计为8100万载重吨。大家知道,“十一五”期间世界年均新船实际成交量大概在16000万载重吨( 2010年以1.1亿载重吨测算)左右。按上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新船需求 量最多仅为“十一五”期间年均需求一半,市场需求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2、散货船可能从总体上拖累整个新造船市场 十二五期间散货船在成交总量中所占比例将可能降至40%左右;散货船市场大幅萎缩必然会对以承接散货船订单为主的造船企业带来巨大冲 击,同时也会拖累整个新造船市场 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3、实际产量下降,能力利用率下滑 具有必然性2011-2015年期间,世界船舶产量必现高峰回落; 产能利用率随之下降也具有必然性,具体降至何种程度一方面与届时 实际产量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实际产能有关(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随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持续,世界船舶建造能力不会表现为绝对刚性 市场竞争会淘汰掉一部分产能; 资本逐利性也会主动撤掉一部分产能; 市场预期不好的情况下部分在建拟建项目也会主动停止; 船厂也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主动调整生产节奏。 对于世界造船业,“十二五”全球船舶实际建造能力还应该是一个逐渐削减 的过程。 对船舶建造能力的再认识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4、“十二五”世界新船价格难以有效上升 一方面,世界船舶市场的能力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从根本上讲新船价 格是缺乏上涨动能的。 另一方面,当前主导整个新造船市场,左右新船价格走势的力量基本上掌握在 全球少数船厂手里,不到万不得已这些船厂是不会主动调低新船价格,与此同 时,在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升,新规则规范不断生效实施的形势下,船厂也会 对价格调整(下调)持更加谨慎态度。 但一旦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到这些船厂正产开工的时候,低价抢单将不可避免。对“十二五”期间市场形势的判断5、大型造产企业(集团)的竞争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整个造船市场某种程度上遵循“二八定律”,换句话说,少数几家造船厂(集团 )控制整个新造船市场。未来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竞争无疑会变得异常激烈,而且某种程度上 市场竞争将变成少数几家船厂(集团)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 型造船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感谢聆听!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lXp#s%v)y0C3F6IaLdOgSjVnYq!t*w-z1D4G8JbMeQ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