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专题 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义法治国家 总览总览 知识识体系生活在社 会主义法 治国家法产生和发展: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本质: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主要内容: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创制形式:国家制定或认可 实施: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本质 实施 作用我国法律含义 基本要求 前提:立法、法律体系 思想基础:依法办事,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依法治国研析高考考点考点一 法的本质、特点1.全面认识法的本质和特点(1)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首先,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意志;其次,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最后,法所体现的意志即国家意志。(2)法的特点从法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法的内容来看,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从法的创制形式来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从法的实施来看,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特别提醒 法作为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规范,它规规定了人们们的行为为模式、标标准和方向。它与道德规规范既相互联联系,又有严严格的区别别。二者的联联系表现现在法律和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补补充和互相渗透的,法律和统统治阶级阶级 道德在社会阶级阶级 属性方面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区别别主要表现现在法律和道德存在的时间时间 不同、调调整范围围不同、实实施手段不同、表现现形式不同等。2.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概念和作用(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概念 我国社会 主义义法具体表现现制定和实实 施主体我国的法由社会主义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证实 施本质质我国社会主义义法体现现了以工人阶级为领阶级为领 导导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 是由我国的社会物质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内容我国的法用规规定法律上的权权利和义务义务 的 方式,确认认、保护护和发发展社会主义义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作用我国的法是实现实现 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发展中 国 特色社会主义义的重要工具(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我国法的作用非常广泛,可以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理解,即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考点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坚持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必须规范权利和义务,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3.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1)从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的行为来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从立法活动来看,通过国家立法,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3)从全体公民的意识来看,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特别提醒 (1)建设设社会主义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执法必严严、违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环节节,执执法必严严是重要条件,违违法必究是保障。以上四点要求是相互联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坚坚持依法治国,还还需:进进一步完善监监督体系,加强执执法监监督,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实施。切实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识和法制观观念,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护法的良好风风尚,为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坚实 的群众基础础。坚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结合,为为依法治国营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础。(3)区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区 别别所属范 畴不同法治属于政治建设设 、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道德建 设设、属于精神文明 实实施依 据不同依照法律来规规范强调调以道德来规规范适用范 围围不同主要是对对建立正常 社会秩序具有比较较 重要意义义的在法律 上有明文规规定的社 会关系它几乎涉及到社会关 系的各个领领域和各个 方面实实施方 式不同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为 实实施的后盾主要靠社会舆论舆论 和 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 养等力量来获获得实实 施和维护维护区别别发发 挥挥 的 作 用 不 同侧侧重点是保证证各项项工作 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执法必严严、违违法必究 ,实现实现 社会主义义民主的 制度化、法律化侧侧重点是通过过社会 舆论舆论 与内心信念促 使人们们自觉觉养成良 好习惯习惯 和规规范良 好道德行为为,约约束 和制止不道德和不 文明行为为,形成扶 正祛邪、扬扬善惩惩 恶恶的社会风风气联联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渗透、相互补补充、 相辅辅相成。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德 治对对法治的实实施具有指导导和保障作用,以德 治国将更好地推动动依法治国进进程;法治对对德 治目标标的实现实现 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是德治 的发发展与延伸,对对德治理念的弘扬扬也有一定 的促进进作用演练练知能提升1.2009年9月17日,乌鲁乌鲁 木齐齐市中级级人民法院依法 公开开庭审审理四名被告人针针刺伤伤害群众的案件,并作出一审审判决。四名被告人以“投放虚假危险险物质质罪”分别别被判刑15年、12年、8年等。(1)“针刺”事件四名被告人依法被判刑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法律的作用。解析 本题题以新疆“针针刺”案件为为背景,考查查法律的有关知识识。本题题共分两小问问,两问问的切入点具体明确,指向性强。第(1)问问,关键键要抓住法律的特征,要结结合材料简简明论论述。第(2)问问,要明白我国法律的作用,然后根据材料内容论证阐论证阐 述。答案 (1)法体现了人类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我国法律严惩“针刺”案件犯罪分子,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并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实施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针刺”案件犯罪分子因严重违法被判刑,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后盾。(2)我国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法律严惩“针刺”案件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我国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法的作用,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2.2009年8月北京市退休音乐乐教师师姚某为为增加家庭收入,在课课余时间时间 和节节假日有偿辅导偿辅导 学生弹钢弹钢琴,美妙和嘈杂杂的琴声严严重影响了邻邻居们们的休息。在居委会协调协调 无果的情况下,邻邻居将其告上法庭。法庭经审经审 理后判决该该退休教师师在家中加装隔音设设施、不得在邻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诉讼费 。该退休教师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解析 本题题主要考查查学生对对依法治国、建设设社会主义义法治国家思想基础础的理解。解答本题题,首先要判断该该退休教师师在认识认识 和行为为上有哪些误误区,然后从中总结归纳对总结归纳对 我们们的启示。答案 (1)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履行义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该退休教师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的良好习惯,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贡献。3.2008年11月17日,陕陕西安康市中级级人民法院对对“华华南虎照”造假一案进进行公开开庭审审理。“华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龙犯诈骗诈骗 罪和非法持有弹药弹药 罪一审审被判处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缓刑三年,并处罚处罚 金2 000元,2万元奖奖金如数退还还陕陕西省林业厅业厅 。2007年9月,周正龙为谋龙为谋 取高额奖额奖 金,以老虎年画为为背景拍摄摄假虎照,并以此参加陕陕西省林业厅举业厅举 行的新闻发闻发 布会,当场获场获 得2万元奖奖金,后被社会质质疑并将其送上法庭。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周正龙案给我们什么启示?解析 本题题以备备受关注的“正龙龙拍虎”案为为背 景,考查查学生的法律意识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 组织组织 答案时时,应应从公民的法律观观念和法律行为为两 个角度综综合分析,注意理论论和材料的有机统统一。 答案 (1)公民要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合法的劳动和经营获取正当 物质利益,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周正龙有拍 摄老虎年画的权利,但也有维护人民利益和法律 权威的义务。割裂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必将受到 法律的制裁。 (2)公民要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 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从周正龙假虎照一案 可知,我们公民要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 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习惯。4.材料一 2007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蓝藻接连连暴发发,这标这标 志着我国进进入了水污污染密集暴发阶发阶 段。传统传统 工业业化的增长长方式已使我国资资源环环境到了难难以承受的底线线。材料二 国家环环保总总局副局长长潘岳在回答记记者 关于环环保困局之根本何在问题时问题时 指出:“环环保风风暴”不变变成制度,不变变成法律,是不能够够根本解决问题问题 的。”潘岳认为认为 ,环环境指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纳入官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绝一些地方官员为员为 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业结 合起来,不顾顾当地的资资源环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这样这样 的官员员一天不被问责问责 ,反而因“发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员效仿。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国家应怎样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解析 本题题从法律促进进和保障社会主义义生态态文明建设设的角度,考查贯彻查贯彻 和落实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解答本题题,要紧紧扣设问设问 和材料中的信息,分别别从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和公民的法律行为为和意识识角度组织组织答案。答案 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崇尚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1)立法机关必须完善保护我国水环境的法律法规。(2)行政机关应依法行政,健全我国水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我国四大流域水环境的监管,严惩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3)司法机关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查处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4)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公民增强法制意识。返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