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黏胶纤维生产用原料 项项 目规规 格每 吨 纤纤 维维 消 耗 量 普通短纤维纤维普通长丝长丝富强纤维纤维强力纤维纤维浆浆粕/t 烧烧碱/t 二硫化碳/t 硫酸/t 硫酸锌锌/kg水 10% 100% 100% 100%1.021.06 0.600.67 0.300.32 0.870.89 54571.081.12 0.650.69 0.310.32 1.201.26 54601.041.12 0.680.77 0.340.40 1.051.20 40501.121.16 1.111.18 0.300.34 1.401.50 370400(一)浆粕的结构特点n木浆、棉浆和草 n生产黏胶纤维的主要原料是木浆和棉浆 一、浆粕n纤维素(也称为甲种纤维素,简称甲纤 )、纤维素、纤维素。 (二)浆粕的质量控制n1纤维素含量 n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来表征浆粕的纯度 n浆粕浸渍在20、17.5%NaOH水溶液中, 在45min内不溶解的部分称为纤维素,溶 解部分为半纤维素。n提高浆粕的纤维素含量,不仅可提高成 品纤维的得率,提高设备生产能力,降低 化工原料消耗量和简化浸渍碱液回收,而 且还能提高成品纤维质量。n半纤维素含量高,影响到其后的浸渍、老 成、黄化、过滤、熟成等工艺过程,也降 低了成品纤维的品质。 n主要成分是SiO2、铁、镁、钙等 n2灰分 n它们使黏胶的黏度增高,并能与酸生成不溶性 盐如CaSO4,MgSO4,从而降低酸浴的透明度 或堵塞喷丝头,而且硅酸盐颗粒易将纤维切断 ,降低纤维的强力;灰分中的铁、铜、锰等能 加速碱纤维素的老成降解,使工艺不稳定,最 终影响黏胶纤维的强度和色泽。n灰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原料本身;各种 溶剂、水、环境条件。 n浆粕中含有少量树脂,有利于过滤;树脂 含量过多,会影响黄化反应的均匀性,使 黏胶变得浑浊,堵塞喷丝孔。 n3树脂 n4聚合度 n要求纤维素聚合度适中,聚合度分布分散 性小。随着聚合度的增加对纤维的断裂强 度、延伸度以及疲劳性能都有好处,故制 备高强度、高聚合度纤维(如强力黏胶纤 维、高性能黏胶纤维),要求较高聚合度 。但聚合度过高,则因制得的黏胶黏度过 高而致过滤困难,或者需要延长碱纤维素 的老成。 n聚合度通常为5001000 n5吸碱性 n吸碱性通常是以吸碱值(浆粕吸碱后重量增 加的百分比)、膨润度(浆粕吸碱后体积增 加的百分比)和吸碱厚度(将浆粕条一端浸 入17.5%NaOH水溶液中,5min碱液被吸 上的mm数)来表示。 n浆粕吸碱值过低,则浆粕浸渍时易上浮, 采用连续浸渍压榨机时,投料困难,浆粥 浓度不均匀;浆粕吸碱值过高,则浆粕表 面迅速膨润,使纤维毛细管很快被堵塞, 碱液渗透困难,碱纤维素不均匀。 n反应性指浆粕在碱化、黄化及生成的黄酸 酯的溶解等性能。它表示浆粕在消耗合理 数量的NaOH和CS2之后,是否能得到溶解 性良好的纤维素黄酸酯和易于过滤的黏胶 。 n6反应性 n反应性能好,NaOH和CS2的消耗量少,溶 解性能和过滤性能好,所得到的黏胶可纺性好 。n长丝浆粕的 纤维素含量高,波动范围较 小;半纤维素含量低;黏度均匀;树脂及 蜡质含量低;灰分含量低;白度高;尘埃 度低;含铁量低。 (三)浆粕的制备n从天然纤维材料制取黏胶纤维浆粕,要经过一 系列的化学及物理-化学过程,以达到下述三 个目的:n除去植物中各种非纤维素杂质;n尽可能充分和均匀地破坏纤维的初生壁和纤 维素大分子间的结合键,提高浆粕的反应性能 ;n适当降低纤维素的聚合度。n1.碱法制浆n碱法制浆是用烧碱或硫化钠溶液在适当的温度 和压力下从纤维原料中分离纤维素的方法。包 括烧碱法、预水解苛性钠法和预水解硫酸盐法 。n(1)苛性钠(烧碱法)n此法多用于制造棉绒浆粕,生产过程包括备料 、蒸煮、精选、精漂、脱水和烘干等。n备料n制浆原料要经过预处理。如原料为棉绒,则 要进行开松、除尘,以除去砂粒、矿物性杂 质和棉籽壳等;如为蔗渣原料,则要经过开 松和一次或多次除髓,除去其中的蔗髓及其 它机械杂质(通常还经预水解处理);如为 木材原料,则要经过剥皮、除节、切片等。n蒸煮n用高温烧碱液蒸煮,纤维原料发生如下作用 :木素与烧碱作用生成碱木素,树脂被皂成 树脂皂,蜡质 被乳化,三者均被溶解,大部 分被除去,使纤维得到分离;纤维细胞发生 膨润,初生壁被破坏,浆粕 反应性能提高; 大部分半纤维蒸煮素直接溶解在碱液中,并 水解成戊糖;纤维素发生碱性氧化降解,聚 合度降低。n蒸煮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n用碱率:指用碱量与原料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用碱率高,杂质的溶解程度和溶解速度增 加,但纤维素的降聚程度亦增加,浆的得率 下降。棉浆蒸煮的用碱率通常为15%18% ;蔗渣浆为10%12%。n温度和时间:蒸煮温度是指蒸煮时的最高 温度。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蒸 煮时间可缩短。但温度越高木器的得率越 低,浆的黏度、硬度和强度均下降。在选 择蒸煮温度和时间时,要全面考虑浆的质 量和产量的要求。通常间歇法蒸煮棉浆用 150170,46小时;连续法蒸煮蔗 渣浆用130140,4050分钟。n浴比:浴比指碱液体积(升)与原料绝干重 量(公斤)之比。在用碱率相同的情况下, 减少浴比,则碱浓度大,化学反应速度快, 蒸煮时间可缩短,用于加热的蒸汽量可减少 ,但蒸煮的均匀性差。通常棉浆的间歇式蒸 煮浴比为34,蔗渣浆连续蒸煮浴比为45 。n蒸煮的方式: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间 歇式蒸煮有用立式、卧式、回转式或固定 式蒸煮锅(或蒸球);连续式蒸煮常用多 段的方式或水平式的管状蒸煮器。连续蒸 煮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得率高。 劳动强度低等优点。n精选n蒸煮后的浆料,经过洗涤、打浆、筛选、除砂、 浓缩等过程。以提高其纯度和反应性能。洗涤的 目的,是除去浆料中蒸煮黑液。打浆就是浆料通 过打浆机的飞刀和底刀之间,使纤维受到剪切作 用而横向切断,降低其长度,同时纤维在纵向分 裂,产生纤维化(又称帚化),提高反应性能。 筛选是浆料通过筛网,除去未分散的纤维束或浆 团。除砂是使浆料通过沉砂沟和通过锥形除砂器 ,以除去大小砂粒、金属碎屑和其它机械杂质。n精漂n精漂的目的,是除去浆料中的有色杂质和残存的木 素、灰分和铁质,进一步提高纤维素的反应性能, 并最终调节纤维素的聚合度。n浆料的精漂,通常采用综合的化学方法,包括氯化 、碱处理(碱精制)次氯酸盐漂白和酸处理四个阶 段。上述各过程,可在精漂池中分批进行,亦可在 管道中连续进行。n氯化和碱处理:其目的是除去未漂浆的残余木素。 在酸性介质中,木素被氧化,生成氯化木素,然后 再用碱处理浆料,使氯化木素溶解而除去。氯化时 ,一般控制浆料的pH值为2,常温。用氯量和氯化 时间根据未漂浆的含木素量来控制。n漂白:漂白的目的,是进一步除去浆粕中残余的木 素和有色杂质,提高浆的白度,并调节浆的聚合度 。漂白剂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氯化氢等,它 们可以单独使用,亦可混合使用,分段进行漂白。n漂白过程中,纤维素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降解,而 漂白时纤维素降解的均匀性比蒸煮时的降解为差, 为此,在制备聚合度相同的浆粕时,采用重蒸(煮 )轻漂(白)的工艺,能够使聚合度分布更均匀。 故漂白的工艺条件必须严格控制。以次氯酸盐作漂 白剂时,通常用氯量为1%2%(以绝干浆重量计) 。漂白时间12小时,温度3540,pH值为 910。n酸处理:其目的是降低浆粕的灰分,因为纤 维素与水溶液接触时带负电荷,能吸附各种 金属离子,当浆料中加入酸,能将纤维素吸 附的金属离子置换出来,生成可溶性的金属 盐而被除去,从而降低浆粕的灰分。n酸处理可用盐酸或硫酸,而盐酸的效果较好 ,因为生成的氯化物比硫酸盐有更大的溶解 度。酸处理时,通常用酸量为23(以绝干 浆重量计),时间1小时,温度为常温。 n脱水、烘干n根据需要,浆料可加工成散浆料或浆板,加 工散浆料时,先用压辊或离心机脱水,然后 开松和烘干;加工浆板时,先在抄浆机上成 形和烘干,然后切成一定规格的浆板。不管 是散浆或是浆板,烘干温度对纤维素的反应 性能有很大影响,必须根据浆粕的不同用途 加以调节。n(2)预水解苛性钠法n其目的是:使原料中的半纤维素(主要是 多缩戊糖)水解溶出,而未溶出的半纤维素 也发生结构的变化,以利于在碱蒸煮时继续 溶出。使部分木素溶出,纤维结构变得松 软,有利于蒸煮时药液渗透到纤维组织内部 ,保证蒸煮均匀;使纤维的初生壁受到破 坏,以利于在碱液蒸煮时初生壁脱落,从而 提高浆料的反应性能;水解废液中生成大 量的还原糖或糠醛等,有利于回收和利用。n预水解方法分为水预水解、酸预水解和汽预 水解。n水预水解:纤维原料在蒸煮前先在加压条 件下用清水蒸煮,由于原料中原有的和在水 解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酸的作用,就有选择性 地将半纤维素进行了水解,实际上是一次用 有机酸进行的预蒸煮。例如蔗渣的水预水解 的温度通常为160170,浴比为1:3 4,水解时间 23小时。n酸预水解:在一定压力下,纤维原料中 的半纤维素能在酸性介质中水解。酸预水 解可用无机酸如盐酸、硫酸、亚硫酸或有 机酸如醋酸等进行。蔗渣、芒杆等进行酸 预水解,以用盐酸为多。酸的种类不同, 则对纤维素的水解降解作用亦不同。采用 离解度大的酸如盐酸、硫酸,则更要严格 控制酸的用量、水解温度和时间,以防止 过多地损害纤维素。例如蔗渣用盐酸预水 解时,采用1%盐酸,浴比1:1012,温 度为165,保温1.52小时。n汽预水解:就是将含水的纤维原料直接通 往饱和蒸汽进行预水解。蒸汽预水解的作用 机理与水预水解相同,但蒸汽预水解的操作 简单,蒸汽耗用量少。由于蒸汽预水解时, 物料中水分少,酸度相对增高,容易造成水 解不均匀和局部焦化等缺点。n经过预水解后纤维原料变成 “半浆料”,但它 仍基本上保持原来的形状。半浆料经过碱蒸 煮,分散成粗浆,然后再经过精选、精漂、 脱水、烘干等过程,制成散浆或浆板。n(3)预水解硫酸盐法n预水解硫酸盐法是碱法制浆的一种,此法蒸 煮所用的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烧碱和硫化钠 。其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与预水解荷性钠 基本相同。n蒸煮过程消耗的烧碱和硫化钠用硫酸钠补充 ,硫酸钠是在回收蒸煮液(黑液)时加入的 。当将黑液浓缩并灼烧时,黑液内的有机物 即能将硫酸钠还原而得硫化钠,反应如下:nNa2SO4 +2C Na2S + 2CO2n2.亚硫酸盐法制浆n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工艺过程与荷性钠法相同 ,亦可分为原料的准备、蒸煮、精选、精漂 、脱水和烘干等过程。n亚硫酸盐蒸煮液是用亚硫酸氢盐的亚硫酸盐 溶液。盐基有钙、钠、铵或镁。蒸煮时,纤 维原料主要发生下列变化:n(1)木质互在较低温度(6070)下 迅速发生磺化反应,生成固态的木质素磺酸 。然后固态的木质素磺酸缓慢地水解而溶出 。纤维得以分离;n(2)半纤维素局部水解成单糖或寡糖而溶出 ;n(3)在高温、高压和酸液的作用下,纤维细 胞的初生壁受到破坏,纤维素的反应性能提高 ;n(4)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尤其是木质素大 部分溶解之后,聚合度下降更为迅速。生产上 往往就利用这段时间 来调节浆料的聚合度。 树脂在蒸煮时较难除去,但在蒸煮后用温水洗 涤,可除去树脂的大部分。n亚硫酸盐蒸煮,通常是采用立式 的蒸煮锅 分批地进行。蒸煮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 段:首先是将物料在34小时内逐步加热 到105115,并保温23小时,然后 再升温至140145,蒸煮812小时 。n粗浆料的精选、精漂、脱水和烘干过程与 碱法制浆基本相同。n亚硫酸盐法制得浆料的反应性能好,浆的 得率(对木材而言)较高。二、其它化工原料n(一)烧碱n烧碱俗称固碱、苛性钠、烧碱、火碱,学名氢 氧化钠。无色透明结晶体,吸湿性强,易溶于 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暴露空气中吸湿后呈 黏稠状液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