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 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哲学研究的问题 有许多,我们能不能 从中找出一个贯穿 哲学发展始终的 基本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探究活动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 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如:地球、 生 物、环 境、国 情、磁场等属物质的东西。 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 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 、计划方案、目标等主观的东西。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 ) A.商品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计划方案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 E.澳门回归祖国F.三个代表思想ABDE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 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 的,它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 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无论什么形态的均要具备“ 客观实在性”。因此,不能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具 体的物质形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探究活动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 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哲 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能等同。注意: “何者为本原”的别称: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 第二性”。例析探讨例析探讨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 们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 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一个和尚说:“那 幡在动呢!”另一个和尚却说:“不对 ,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 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 :“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的 心在动呀!”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 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 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慧能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独立 于你的意识之外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见与不见仓央嘉措注意: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 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 能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是哲学的基本 派别?(不是,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探究活动2: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庄生梦蝶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 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 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 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 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 变成了庄子?”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庄子认为,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 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 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假象 。庄子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 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 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 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 。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庄子曰:“鯈tio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 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 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 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 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休谟的不可知论:人只能认识自 己的感觉,至于 其他东西是否存 在,我们是不知 道的。康德的不可知论:l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 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 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l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 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 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 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 是自在之物的真实反映。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古谚语庄稼施肥有技巧, 看天看地又看苗。探究活动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学校: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耕作计划与耕作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1 1)从哲学与从哲学与生活生活的关系来看的关系来看,思维与存在的关,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中遇到的 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自身研究与发展来看,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 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 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 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 ,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 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是 什 么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无同一性可知论 不可知论为 什 么新课总结 :思维和 存在的 关系问 题从生活实践看: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 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哲学自身看: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 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 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A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 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B课堂练习: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BC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 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 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 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C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 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B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A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 产生理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思维 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 B.C. D.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