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第3页 / 共122页
第4页 / 共122页
第5页 / 共122页
第6页 / 共122页
第7页 / 共122页
第8页 / 共122页
第9页 / 共122页
第1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史东北师范大学 许志峰第二章 远古上古时代的科学萌发 一、远古时代的科学萌芽亘古与远古时代文明的发端类人猿类猿人智 人真 人-500万年-1万年-50万年语言艺术劳动工具种植放牧1蒙昧时期的技术发明亘古时代:前500万年前5万年采集技术砍砸技术用火技术服饰技术捕捉技术2野蛮时期的技术发明远古时代:前5万前5000农牧技术磨石技术制陶技术搭建技术运输技术3远古时代技术发明的 意义特点:起点很低u毫无所知u一无所有意义:奠定文明时代的重要前提意义:奠定文明时代的重要前提u农牧业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u知识分子出现开创文化领域远古后期的宇宙规律思 想BC80005000? 伏羲提出阴阳八卦4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野蛮 时代文明 时代生 产经 济-1万年农业-5000年种植文字国家政 治文 化社会系统形成野蛮 时代文明 时代二、上古时代的科学奠基上古时代:前5000年前1年1上古时代早期的科学 技术u天文历法和数学u建筑与材料技术u冶炼和化工技术u医疗与保健技术u车轮与运输技术上古时代早期建筑技术Pyramids 2文字与数字的出 现文字与数字的发明公元前5000年 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方块文字的演变抽象 A方块文字的演变抽象 B方块文字的演变抽象 B拼音文字的演变中国上古时代的计算工具 算筹算筹摆法向抽象数目字的演变结绳记数 契刻记数文字记数 印度阿拉伯数目字的演变3上古时代研究角度的区分质的抽象:给物“定性”,认识该物的本质、性质。 数的抽象:给物“定量”,认识该物的数量、形状。中国最早的学问“哲”p诗经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p诗经瞻印中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p哲通达事理、格外聪明的意思p北宋周敦颐在通书志学第十中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p19世纪天圣贤士贤哲:聪明、通达之人中国最早的学问“数”p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p周髀算经“昔者荣方向于陈子曰:今者窃闻一夫子之道,知日之高大,光之所照,一日所行,远近之数,陈子曰:然。此皆算术之所及”。p数学大略(1247)“尝从隐君子受数学”p算学启蒙(1299”甲骨文小篆从太极到八卦商-周:姬昌演义六十四卦BC1050 姬昌(周文王)老子提出“道”规律的概 念550年老聃(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提出“仁”规范的概念五行火土金木水五行的相生一相克五行的相生一相克希腊的“爱智”活动泰勒斯的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624?546 (Heraclitus,前540年480年) “万物皆动”,“万物皆流” 毕达哥拉斯提出“数学”概念“数学为万物根本与源头”mathematicsPythagoras 572 BC?497 BC?) 4哲学与数学的孕育和分化辨 物文 字辨 数数 字哲 学数 学质 析量 析客观 事物概 念计 算两个不同角度科学的形成数学哲学哲学与数学初露端倪-(philo-sophy)-(mathema-tics) 爱好智慧学问基础三上古时代后期的科学研究1亚氏的科学体系结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创作哲学哲 学以人的活动方式划分2伊壁鸠鲁的哲学分类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哲 学l有关探索自然的学说l有关获得幸福的学说l有关认识道路的学说3狭义哲学概念的出现公元前40年,吕克昂学园的校长 安得洛尼可在整理亚里士多德全部思 想时,把亚里士多德学说中探索最高 、最深的世界本原问题的部分排在 physics(物理学)之后,找不到合适 的名称,就起作:Metaphysics。在古代整个学问知识系统被称 为“哲学”的情况下, Metaphysics就 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并没有后来的 与辩证法对立的思维方式之贬意。AnLdronicus 亚里士多德全集的体系创作哲学 (技术技艺)演讲学 诗学 艺术实践哲学 (人的行为)政治学 家政学 伦理学理论哲学 (认识活动)物上学 Meta-physics 物理学 Physics 数 学 Mathematics哲学 (科学)分析工具逻辑学4各个具体科学研究纷纷出现A自然的研 究原子论 四元素说 浮力定律 杠杆原理 星表 地心说 机械学 建筑术 考工记墨子 公元前468-376年 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年B生命的研究西方的医学 中国的内经 普林尼的生物史 中国的进化研究人青虫宁马C社会的研究韩非子荀 子商鞅变法子产刑书D思维的研究宗教的兴起-235?中国的韩非提出矛盾之说,表述了矛盾律的思 想;储说中的论式是连珠体之滥觞 -230?中国的荀子中提出“正名”三原则和辩说具体原则 ,定义了名、辞、说、辩等思维形式E欧几里得关于形的研究小结School of Athens哲学学园全画哲学学园全画哲学学园细节柏拉图(左)亚里士多德(右) 为中心。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 一个则伸着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 界,以此表示着他们不同的哲学 观点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苏格拉底助产术5上古时代科学观的本质 特点求智型的科学观强调参与研讨过程 (中国:求学做学问)本章结束了一、科学的起源与科学是什么” 1“什么是科学”科学概念的外延 “什么是科学”科学概念的外延 一、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什么 p“科学”概念的外延,即科学的视域大小问题。 p“科学”概念的内涵,即科学的本质属性问题。在一般人看来,科学视域可大可小,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别。 比如:狭义的科学即是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等说法。这 种情况主要是有这些看法或主张的人,没有弄清科学的本质特征。也就是 说把一个领域的研究、一个学科部类当作了全体科学。 u研究自然界的学科就是科学。 u使用观察实验方法就是科学。 u可验证、再现过程就是科学 不阐明科学的内涵,即阐明科学的本质特征,就无法合理说明科学的外延 。 A科学自然科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科学学 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大体形成了 一个基本的共识:科学学、科学哲学、 科学史是三个不能相互替代的学科。三 者虽然都以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但 它们的研究层面、视角、方法、侧重点 是有明显差异的”。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会理事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科学自然科学(含生命科学)B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科学与哲学毕竟是两码事”,“当我们说 科学时,我们所想说的是实证科学,特别是 自然科学;”。科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98)“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是现当代意义上的 大科学,科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有 关自然过程的知识体系,即科学知识。 科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可大致分为数学 与逻辑、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三大门类”。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大椿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C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 知识体系,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 概括。科学是以概念和逻辑的形式反 映世界。科学有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和思维科学。刘茂才、张伟民主编科学学辞典162页 刘茂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美国出版界的“具体科学”观MJ阿德勒一.逻逻 辑辑二.数 学 三.科 学 科学哲学史物质质科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及附属学科社会科学、心理学和语语言学技术术科学四.历历史与人文学科五.哲 学六.知识识的保存新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版的知识分类大纲Mortimer J. Adler(19022001) D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 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 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 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 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 哲学”(西方哲学史1945年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1页) Bertrand Russell 罗素1872-1970英国科学哲学神学E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哲学哲学和各种专门科学都研究着同一 个世界。各门科学分别研究世界上 具有质的区别的一定规律体系,。 但任何一种专门科学都不研究对于自然 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普遍适用的 一般规律。这些普遍规律也就是哲学的 研究对象。 苏联的.康斯坦丁诺夫.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中文) 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22页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F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科学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既 有相同之处,同时在许多方面又与它们有重大的区别。人类的知识 体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每个领域中 ,又有基础科学和包括技术科学在内的应用科学之分。 齐振海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志良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64页)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G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科学:现代科学按其研究对 象大体可以分为以自然、社会和思 维三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 或贯穿上述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科学 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 科学三大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郭湛科学理论科学(哲学各门具体科学数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哲学各门具体科学数学)七种不同的科学视域观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各门技术科学+各门应用科学科学理论科学(数学+各门具体科学+哲学)+各门技术科学+各门应用科学科学“类、级”纷乱的典型事例中国图书馆的图书分类:B哲学B84心理学(中科院同) 中国国家学科分类标准:A自然科学180生物学180.74心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C生物科学部C01基础生物学C0108心理学 国务院学位学科与专业目录:04教育学0402心理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07理学0715心理学(中国科协同) 大英百科全书网上数据库:3社会科学39心理学 欧洲科学基金会研究领域:10社会科学11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国际分类:信息编码分类表:5人类领域 55心理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5人文与社会科学心理学 澳大利亚研究分类标准系统:38行为及认知科学 3801心理学日本学术振兴会专门调查系统:2社会科学 24教育学心理学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知识分科:S36社会科学心理学语言学 国际(杜威)十进分类法网:100哲学心理学 俄罗斯科学院学部设置系统: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科学“类、级”纷乱在国家机构上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中国 科学院中国 工程院科学 技术部自然科学基 金会中国 社会科学院科学“类、级”纷乱在科学素质观上的表现(一)基本概念1科学素质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 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这里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数学、医学等 ,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B1-1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P2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课题组研究报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课题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