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文由n y y h l x x 贡献d o c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一张天才成长表,把双胞胎差生送进清华园 张天才成长表,着急:孪生儿子学不会“112” 1988 年 5 月 7 日,湖南张家界市的龚辉 浓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喜不自禁的丈夫秦自云 当即给孩子们取了名字,老大跟妈 妈姓,然后从爸爸的名字里取一个“云”字,叫做龚晓云; 老二跟爸爸姓,然后从妈 妈的名字里取一个“辉”字,叫做秦晓辉。 秦自云、龚辉浓夫妇是张家界市一中和敦 谊小学的老师,但他们并没有过早地给孩子进 行家教辅导。就这样,在玩具和游戏的 陪伴下,这对调皮的孪生兄弟度过了一段无拘无束的 童年时光。5 岁的时候,龚辉浓 才把兄弟俩送进了学前班。 “你那两个宝贝,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教好!”一天 ,正在办公室备课的龚辉浓被幼 儿园老师拉了出去。原来,幼儿园老师教给孩子们基 本知识,比如:112 这样最简单的 加法,别人的孩子教几遍就会,可这兄弟俩她 怎么教也教不会。老师耐着性子辅导了大半个 学期, 可他们兄弟俩连基本的长短宽 窄大小多少这些最起码的概念都还搞不清楚。 老师实在 忍无可忍,便来向龚辉浓诉 苦:“恕我直言,你们家的孩子太笨了,我真的没办法教好。” 龚辉浓一听,非常着 急,她简直不敢相信,孩子竟笨成那样子!回家之后,龚辉浓马上 把幼儿园老师的话 告诉了丈夫。秦自云听了也很着急,孩子这么大了,老师教了半个学期都 学不会 1 12,这该如何是好啊?随后,秦自云暗中对兄弟俩“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观察。 秦 自云发现,兄弟俩学习笨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爱捣蛋、开小差。老师一上课,同桌的他们就开始你挠我腋窝一下,我挠你腋窝一下,过一会儿窗户外飞过一只蝴蝶,他们的 目光又 追着蝴蝶走神了秦自云于是向老师提出要让他们兄弟俩分开坐, 但老师 告诉他, 兄弟俩 都太调皮了,喜欢搞点恶作剧,让他们分开坐会影响更多的孩子。 秦自云向老师建议课堂上 讲知识要尽量生动一点, 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 但老 师却认为只要别人家的孩子能学会, 他们家的孩子学不会就不能怪她,她更坦率地表 示自己没能力去“生动地”教孩子。 夫妇俩于是决定自己当家教,把孩子推上正常的 轨道。秦自云首先从教儿子们掌握 1+1=?这样的算术题开始。“跟爸爸一起掰手指, 1、2、31 个手指再加 1 个手指等于 2 个手指”兄弟俩起初还是能学着爸爸 用右手掰左手手指数,数着数着,兄弟俩竟分不清 左右了,不知道是右手数左手还是 左手数右手。 秦自云哭笑不得, “那就数棒棒吧。 ”他找来一把筷子, 开始教孩 子们一根一根地数起来: 1、2、31 根筷子再加 1 根筷子等于 2 根筷子 刚 开始,孩子们仍容易弄混,但秦自云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教。第二天,兄弟俩终于都能缓慢地算出答案了: 加 1 等于多少?”“2”, 加 2 等于多少?”“3”秦自 云龚辉浓夫妇 “1 “1 俩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有了成功的经验,秦自云就坚信 孩子并不笨,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就能让孩子们学得更 快、学得更好。秦自云发现教 孩子们知识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让他们的精力长时间集 中。他想要让孩子们注 意力集中,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但这又怎么做呢? 第二天,秦自云 从街上买来一大包糖果,他每次教数学时,就拿糖果出来做题目,最初是每 人分一把 , 谁最先数清楚, 就奖励一颗糖。 这一招很不错, 孩子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后 来, 他又用糖果作为教具来教兄弟俩计算一些加减法。 糖果和竞争, 让兄弟俩的计 算能力渐渐得 到了提高。 孩子们渐渐长大,在父亲的努力启发下,他们取得了不小 的进步,但比起其他孩子,差 距还是很大的。读一二年级的时候,两个孩子的成绩都 在班上倒数 5 名左右徘徊。到三年级 的时候,仍脱离不了班上倒数 10 名的队列。 到这个时候,老师们已习惯于对班上的同学好 生、 差生区别对待了。 好生可以得到 表现的机会, 常常可以受到表扬, 而差生则往往为老师、 同学所歧视或忽视,不但 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反而常常挨批评。龚晓云、秦晓辉这一对双胞胎兄弟由于爱开小差、爱做小动作、学习也跟不上,没少上过班级的“黑榜”。庆幸:天才成长表让孩子们走出差生的困境 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的一天,兄弟俩放 学回家后委屈地对爸爸说,他们不想去学校读书了, 因为期中考试他们的数学考试成 绩没及格,老师和同学嘲笑他们是一对“大笨蛋”。 自己也是老师的秦自云、龚辉浓 明白:三四年级是差生形成的高峰期。因为 10 岁左右, 正是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关 键时期, 孩子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从大人那里得来的, 如果家长、 老师天天骂学生p a g e 1笨,很容易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天才也成了狗熊。有研究表明,对差生,如 果夸他好 ,夸得他对学习有兴趣,夸得他有了自信心,就能弄假成真使他的学习真好起来。 这 天晚上, 秦自云让兄弟俩把数学试卷拿过来, 一一指着上面答错的试题问他们会不 会 做。兄弟俩都点头说会做,“因为马虎才做错。” 秦自云便要孩子们各自单独把 做错的题目 重新做了一遍。结果,秦自云发现兄弟俩基本上都做对了,龚晓云得 94分、秦晓辉得 92 分。秦自云说,既然你们是真的会做,那我把分数还给你们。于是 他郑重地在孩子们的试卷 上用红笔把分数分别修改成了 94 分、 分。 92 兄弟俩高 兴极了, 第二天一早高兴地上学去了。 这天,秦自云私下和学校的老师打好招呼, 让他们多表扬自己那对双胞胎儿子,尤其不 要说他们“笨”“愚蠢”之类的字眼。秦 自云对老师说,“孩子不是逼出来的,需要耐心引导, 给孩子自信。其实,孩子心里 也清楚,成绩没考好,已诚惶诚恐,如在这时批评,只会加深 其内心不安,慢慢孩子 就对学习失去信心。” 老师答应了这个用心良苦的父亲的请求。 有一次,老师叫秦 晓辉上讲台在黑板上做了 7 道数学题,他只做对了 3 道。按平时惯例,老 师肯定会 批评的, 但听了秦自云的建议后, 老师并没有责怪孩子, 反而笑着对秦晓辉说: “不 错,这么难的题目你做对了 3 道,值得表扬。”秦晓辉高兴地笑了,老师也发 现,这节课秦 晓辉听课明显比以往更专心了。 接下来,秦自云开始想办法让孩子们 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想来想去,秦自云决定 做一张天才儿童快乐成长表,把孩 子们当作天才来培养,树立他们的信心。 这天孩子们放学回家后, 秦自云给他们讲 了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的时候被学校老师认为 是最笨的, 但后来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 并告诉兄弟俩: 你们就是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式的天才。 然后, 他在家里的墙壁 上贴上一张大大的天才儿童快乐成长表, 表里面根据每天的表现填着 兄弟俩在学习 过程中值得高兴和快乐的事。 学珠算是兄弟俩最吃力的课程,他们打起算盘来慢得出 奇,从 1 加到 100,要花费 30 几分钟,有同学说他们比蜗牛还慢。由于学得很吃力 ,他们不但学习珠算的兴趣大减,就连 学别的课程也少了往日的热情。为了提高孩子 们的兴趣,秦自云就想了个办法:把 1 加到 100 分成 10 个阶段,让他们先学加 1 10,结果难度小了,孩子很快就加对了,秦自云又不 停地夸奖。在做对 110 后 ,孩子们接着做 1020 的加法,就这样,每完成一个阶段,父 母都给予精神上的嘉 奖,孩子学习的兴趣很浓,最后,完成 1100 的加法不到 10 分钟。当 这个巨大的 进步写到天才成长表的时候,兄弟俩都兴奋不已,他们感慨地说,要不是有这张 天才 成长表的记录,他们肯定不会相信自己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他们还豪气大发地表示 , 将来一定要成为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式的科学家。 有一次,秦自云监督孩子们完成 了一些基本的数学作业,发现他们花的时间很长。秦自 云十分着急,这样下去怎么行 呢?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小花招:让孩子先做 10 道题目, 做完后,他给孩子计 了时间,要 20 分钟。然后让孩子们再做 10 道题目,两个孩子由于做作 业的时间长 了,精力开始有些不集中,花了 26 分钟。但秦自云却鼓励他们说:“嗯,不错, 只 花了 19 分钟,有进步。”并高兴地给孩子鼓掌,把这个巨大的进步写到了天才成长 表中, 于是一家人都鼓起掌来。秦自云的小技巧让孩子很有成就感,也有了自信。试 了 10 多次下 来,他发现孩子们做作业的速度果然有提高,又准又快。孩子们在学习 中获得了快乐,做作 业更加集中精力。天才成长表上,那两个大大的“天才”红字, 似乎真的具有一种魔力,让孩子们渐渐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爱学习了。 自豪:天才成长表把双胞胎兄 弟送进清华园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秦自云决定和妻子也一起努 力学习,大家共同 分享学习的快乐。按照惯例,孩子们吃完晚饭后的第一件事情是看 他们最爱的卡通片,看 完后再开始做作业。为了达到大家一起快乐学习的效果,秦自 云和妻子也埋头看书。等到 孩子做完作业,秦自云就手舞足蹈地从书房跑出来,大声 喊着:我解决一个难题了!我解 决一个难题了!他还喜形于色地给孩子、妻子兴奋地 说个不停,说自己怎么样查资料、怎 样努力地思考,终于找到了答案。第二天,妻子 又故技重演。几次之后,他们就试着问兄 弟俩,各自的学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有 趣的事情。兄弟俩开始不太想讲,等一个小孩 平淡地讲完一个小小的进步后,夫妻俩 一把将孩子抬起来做荡秋千状,一边荡着,还一边 兴奋地疯叫。随后又把孩子的成功 记录到天才成长表中。结果,这让另一个孩子羡慕不已, 于是,他们都争取在学习中 有所发现,并高兴地讲出来,让全家人都为他高兴。没想到, 这一招还真取得了令人p a g e 2惊讶的效果,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就在短短的半个学期 后的期终考试,两 个孩子考进了班上的前十名。四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龚晓云得了班 上的第一名, 秦晓辉得了班上的第三名。 一张天才儿童快乐成长表填满了,被换上一张新的,新的 很快又被填满在这张神 奇的天才儿童快乐成长表激励下,两兄弟的学习兴趣越来 越浓、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成 绩也越来越好。 2000 年 7 月, 龚晓云、 秦晓辉 兄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家乡最好的初中 张家界市一中,开始了中学生活。 上 初中后,两兄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的前茅,他们还经常互相鼓励,相互竞 争 。初中毕业时,龚晓云以永定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张家界市一中,秦晓辉也以全区 前 十名的成绩进入张家界市一中,兄弟俩还是在同一个班学习,他们的成绩一直牢牢 占据着 班上第一第二的位置。到这个时候,兄弟俩已经不再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了, 他们不仅学 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喜欢做做趣味题、搞搞小发明。由于兄弟俩掌握的 东西太多,又喜 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们都觉得上课有压力,怕他们提一些 问题难住自己。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龚晓云、秦晓辉参加湖南省化学、物理奥 赛,分别获得一 等奖和三等奖。也就在这个时候,学校开始实行月考制度。每次考试 龚晓云都是年级第一 名,秦晓辉则牢牢占着班上第二名的位置,在全年级也稳定在前 十名。“谁都不能超过龚晓 云,就是他的孪生兄弟秦晓辉也不可能超过他。”很多同 学都感觉龚晓云不能超越,开始将 其神化。秦自云听到这种传言后,有些担心这会打 击秦晓辉和其他同学的自信心,也容易 让龚晓云翘尾巴。于是,他暗地里找班主任刘 辉波老师商量,在期终考试阅卷时,对龚晓 云的试卷严一等,可扣可不扣的地方,一 律扣分。让龚晓云的成绩考差点,让秦晓辉以及 别的孩子看到希望。最后在阅卷时, 刘辉波老师故意将龚晓云的试卷改得紧,让别人的成 绩上去。结果出来后,龚晓云以 分之差获得第二名,他的弟弟秦晓辉则成了“新科状元”。 随后,秦自云因势利导 ,加强了秦晓辉的自信,也让龚晓云在遇到挫折后及时调整了 心态。从此之后,兄弟俩的学习更加发 奋了,也加强了考试中抗风险的能力。“不能放松, 别人追上来了。”龚晓云更加努 力了,而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