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图示法记忆气温水地形地理 环境 因素决 定人 类 社 会 的 发 展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决 定民族特征文化发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 定人类被动的适应环境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 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 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 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派: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理环境对人 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两派的激烈争论,加深了人们对全球环境的认 识孕育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活动探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从环境中 索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也要向环境中 排放废弃物.读图:(1)水平箭头含义:活动探究:观点一:环境决定论 观点二:人地中心论 观点三:人地伙伴论(2)三图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观念是:活动探究:(3)赞成观点三:人地伙伴论 原因: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对地理环境具有改造能 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有反作用。人类只有与地理环境 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才能 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背景 核心思想 影响(局限性)1、为增产 粮食而围 湖造田; 植被破坏 引起水土 流失,泥 沙淤积加 剧;周围 工农业生 活用水增 多导致水 位下降等 。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 导致河湖淤积,河床边浅,排水和蓄 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 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 ”,“,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 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 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3、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 开发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 类社会的影响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平原地区退耕还林、兴修水利、 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 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 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 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 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人地关系的 认识很有限。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等www.jkzyw.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