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 实验目的2.掌握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原理与方法。1.了解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公式。3. 测定右旋糖苷的摩尔质量。Date3.2 实验原理l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 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 。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 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 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有几种表示方式,本实验测定是什 么摩尔质量?Date3.2 实验原理 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 ,为了比较 这两种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sp表示: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是它在流动时内摩擦力大 小的反映,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 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 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这三 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sp ( )/ 1 r 1 Date3.2 实验原理高聚物溶液的 sp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为 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sp/C为比浓粘度, 定义lnr /C为比浓对数粘度。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 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比浓粘 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Date3.2 实验原理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 经验公式:Date3.2 实验原理式中,和分别称为Huggins和Kramer常数,这是两根 直线方程,因此我们获得的方法如图所示:一种方法 是以SP/C对C作图,外推到C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 ln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的截距值,两根线应会合 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 如果没有会合于一点,怎 么解决?Date3.2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法测定粘度,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 流经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所需时间而获得。当液体在重力 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时,其遵守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为液体的粘度为液体的密度L为毛细管的长度r为毛细管的半径t为V体积液体的流出时间h为流过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V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m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Date3.2 实验原理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上式中许多参数是一定 的,因此可以改写成:式中,B1,当流出的时间t在2min左右(大于100s), 该项可以忽略即AtDate3.2 实验原理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C110-2gcm-3),溶 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将r写成 :所以通过测定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上 式求得r,再由外推法求t为测定溶液粘度时液面从a刻度流至b刻度的时间t0为纯溶剂流过的时间Date3.3 仪器和试剂仪器:恒温槽1套; 乌氏粘度计1支; 分析天平1台; 移液管(10mL)2支、(5mL)1支; 停表1支; 洗耳球1支; 螺旋夹一支; 橡皮管(约5cm长)2根; 吊锤一支。试剂:聚乙烯醇(5g/L)。乌氏粘度计 Date3.4 实验步骤1. 粘度计的洗涤 先用热洗液(经砂心漏斗过滤)将粘度计浸泡,再 用丙酮、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 要注意反复流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 上一组的准备)。 2. 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 0.1),在粘度 计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后将其垂直放 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G球,并用吊锤检查 是否垂直。Date3.4 实验步骤用移液管分别吸取已知浓度的 聚乙烯醇溶液10mL和水5mL,由A管 注入粘度计中,在C管处用洗耳球 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 C1,恒温15min,进行测定。3.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Date实验步骤3.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测定方法如下:将C管用夹子夹紧使之 不通气,在B管处用洗耳球将溶液从F球经D 球、毛细管、E球抽至G球2/3处,解去C管 夹子,让C管通大气,此时D球内的溶液即 回入F球,使毛细管以上的液体悬空。毛细 管以上的液体下落,当液面流经a刻度时, 立即按停表开始记时间,当液面降至b刻度 时,再按停表,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 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Date实验步骤3.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重复以上操作至少三次,它们间相差不大于0.3s,取 三次的平均值为t1。然后依次由A管用移液管加入5mL、5mL、10mL、15mL水 ,将溶液稀释,使溶液浓度分别为C2、C3、C4、C5,用同 法测定每份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2、t3、t4、t5。应注 意每次加入NaNO3溶液后,要充分混合均匀,并抽洗粘度计 的E球和G球,使粘度计内溶液各处的浓度相等。Date实验步骤4. 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蒸馏水洗净粘度计,尤其要反复流洗粘度 计的毛细管部分。用水洗12次,然后由A管加入 约15mL水溶液。用同法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t为什么是“大约”? 这个值需要精确吗?Date3.5 数据处理1. 将所测的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原始溶液浓度C0 (g cm - 3);恒温温度 C/gL-1t平均/ srSPSP / Clnr / C2. 作SP /C-C及lnr / C-C图,并外推到C0求得截距,以 截距除以起始浓度即得,由截距求出。Date3.6 实验注意事项1、高聚物在溶剂中溶解缓慢,配制溶液时必须保证其完全 溶解,否则回影响溶液起始浓度,而导致结果偏低。 2、粘度计必须洁净,高聚物溶液中若有絮状物不能将它移 入粘度计中。 3、本实验溶液的稀释是直接在粘度计中进行的,因此每加 入一次溶剂进行稀释时必须混合均匀,并抽洗E球和G球。 4、实验过程中恒温槽的温度要恒定,溶液每次稀释恒温后 才能测量。 5、粘度计要垂直放置,实验过程中不要振动粘度计,否则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ate3.7 思考题1. 与奥氏粘度计相比,乌氏粘度计有何优点?本实验能否 用奥氏粘度计?2. 奥氏粘度计中支管C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是否可测定粘 度? 3. 粘度计的毛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 4. 为什么用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粘度有无区别?5. 分析sp/C-C及lnr/C-C作图缺乏线性的原因?Date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