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 潮与台风 情景诱思 2007年11月6日,一股强烈 的龙卷风突然袭击美国肯塔基 州和印第安纳州,造成至少23 人死亡,220人受伤,许多房屋 被毁,15万人停水断电,酿成 了美国30多年来最大的龙卷风 灾难。思考:1.龙卷风的成因是什么 ? 2龙卷风能带来哪些危害? 课标导航 1.掌握我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分布 特征。 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差异,掌握我国 洪涝灾害的成因。 3了解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掌握寒潮对 我国的危害。 4掌握台风的形成、移动路径和对我国的危 害。 2形成因素 (1)降水方面的因素 长江以南,7、8月 偏少,易产生 。思考1 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干旱灾害吗?为 什么? 【提示】 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干旱灾害。 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降水较多,洪涝灾 害频发。同时,由于本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 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因此,有的年份 也会出现严重的旱灾。思考2 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1988年北美大范围的干旱,使美国粮食减产27%。你能总结出干旱会造成哪些危害吗?【提示】 干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这两方面的损失属于旱灾的直接损失。此外,干旱还可能引发饥荒、难民潮以及火灾(fire)、土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从全球范围看,干旱和与之相伴随的饥荒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我国因干旱造成的损失占气象灾害损失的一半左右。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成因 (1)自然原因思考3 我国的洪涝灾害只出现在夏季吗? 【提示】 我国的洪涝灾害是以夏季最为集 中,但春、秋季节也会发生。东部地区受夏季 风的影响,雨带由南向北推移,36月或47 月为雨季,这4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 的50%60%,易出现春涝和夏涝;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雨季出现在69月,这四个月降雨 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易出现夏涝和秋 涝,如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就出现 在秋季。思考4 气候异常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 原因吗? 【提示】 所谓气候异常是与气候正常年份 相比而出现的特殊的气候现象,主要表现有: 过度炎热(如热浪)造成干旱灾害,过度降水形 成的洪涝灾害,过度寒冷形成的低温冷害等等 。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气候异常就形成了洪涝灾 害,而是说,气候异常导致长时间的暴雨,是 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三、影响我国的寒潮思考5 什么是“白灾”? 【提示】 我国北方牧区由于冬季降雪过多 ,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牧就食而导致的 灾害。 思考6 地形对寒潮冷空气活动有什么影响? 【提示】 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有两个 方面:一方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冷空气能 长驱直入,影响范围广;而高大山脉,山地能 阻挡冷空气的进入,如我国西南地区很少受到 寒潮的影响。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思考7 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提示】 台风形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由大量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转化而来,而潜热释放又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发展的结果。所以,大气层结不稳定就成为台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流层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大气层中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假若大气低层温度愈高、湿度愈大,则层结不稳定程度愈强。在热带海洋上,大气温度和湿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面水温的高低。海面水温愈高,蒸发愈强,通过湍流运动向大气中输送的热量和水汽愈多。因而广阔的高温洋面便成为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高纬度地区的海洋,一般海温低于26.5 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发生。第38页表 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该表格反映了我国水灾的发生时间、主要受 灾区域,从时间分布上反映了我国洪涝灾害的 分布特点。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9151998年,共发 生特大洪水灾害16次,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 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中游 、江淮流域、辽河流域等。图23 我国洪涝分区该图用不同颜色作底色表示了我国洪涝灾害 的空间分布特点。从图例看,我国的洪涝区分 四个等级多洪涝区,次多洪涝区、少洪涝 区、最少洪涝区。从图示看,我国洪涝灾害由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其中南方地区 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尤其是淮河流域、海 河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中下游地 区、东南沿海地区是多洪涝区。图210 台风(侧面)构造示意该图从台风侧面即以纵剖面图的形式表示了 台风的构造。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由台 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组成。该图还 表示了台风的形成过程,海水强烈蒸发,湿热 气流大量上升,近洋面气压急剧降低,周围的 空气不断补充这个低压区域,受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补充的空气辐合旋转靠近台风中心,湿 热空气从高层辐散流走。如此循环,导致台风 的形成。图211 影响我国的台风卫 星图像 该图清晰地反映了一个旋转云团台风的 势力范围,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反映的是北半 球的台风云团。如果是南半球的台风云团,则 其旋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 图212 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该图运用运动箭头动态地表示了影响我国的 台风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台风的路径 ,大致可分三个方向的路径,即西移路径、西 北路径和转向路径。受其登陆影响,我国东部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均会受到台风的袭击,甚至 延伸到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图213 台风穿过海南岛及图214 台风 “杜鹃”给广州市番禺区带来狂风暴雨 两幅景观图形象地表示了台风登陆后造成的 影响。其一是带来狂风暴雨,袭击沿海地区, 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的损失,其二是可以缓解 旱情,为人们降温消暑。1运用网络图 分析掌握我国干旱灾害的 特点与原因2列表比较区域旱灾的特点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 东北 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 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 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华北 区全国旱灾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 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 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长江 区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 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 供水 华南 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 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 均超过内陆 西南 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 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以 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 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3.利用副高的分布和雨带的推移规律理解我国干旱形成的降水因素我国降水深受副高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有规律地推进。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的推移规律可归结为“三停两跳”,即4、5月份停留在南岭附近,6月份“跳”到长江流域,7、8月份“跳”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南撤,10月份退出大陆。副高的分布和雨带的位置及推移可用下图表示。4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危害洪涝灾害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5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原因表解6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寒潮入侵我国的路径及影响范围可列表比较 如下:路径移动路线影响范围中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 湖和蒙古一带 内蒙古黄河河 套长江中下游 和华南地区影响我国大部分地 区 长江以北地区以大 风降温为主江南 可以发展为雨雪 天气西路北极地区西伯利 亚西部新疆 河西走廊南下对我国西北、长江 以南及华南地区 影响较大东部西伯利亚东北部 蒙古东部华北 、东北地区黄 河下游地区扩散 南下通常只影响到我国 长江以北地区7.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1)台风的成因要结合气温、降雨的条件及类 型、气压带、风带的有关知识来结合分析。 (2)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 风、降雨的时空分布,河流、地形、植被等条 件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3)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 、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 (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 知识,例如我国的气象灾害分析如下:分析气象灾害要结合我国气候的形成原因 及气候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我国不同地区受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地 形、植被、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气候表现出不 同的特点。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 较多,而且降水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加上平原 地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 此东部地区既有洪涝灾害,也有干旱灾害。 我国非季风区距海遥远,加上地形阻挡, 因此降水少,干旱灾害多。 我国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多发 生寒潮、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8台风灾害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海面温度 在26 以上洋面上的一种强热带气旋,在北 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 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台风、飓风都 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因所在海域 不同而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 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 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 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频受台风 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有时受其影响,给人民 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减轻台风灾害的 重要措施是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应充分 利用气象卫星等遥感技术提高台风预报的准确 率,通过发布台风预报使公众提前做好准备, 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台风发生时,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风向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风向又 是怎样的? 如右图所示,图中A处为台风中心,箭 头代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对于B点而言,此时台风中心位于该地的正南方,换句话说 , B地此时位于台风的北部,B点此时吹东北 风,如果台风中心移至B点的北部,则B点的 位置相当于右图中的C点的情况,则B点吹西 南风;若台风中心位于B点的正东方,则B点 的情况相当于图中D点的情况,此时吹西北风 ;而当台风中心位于B点的西部时则吹东南风 。从空间上说,若台风中心位于A地,则此时 台风北部地区(B点)吹东北风,台风的南部地 区(C点)吹西南风,东部地区(E点)吹东南风, 西部地区(D点)吹西北风。 9.列表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灾害灾 害多 发 地 区多 发 季 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 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 降水多;出现“空梅”天 气干旱降水多时 排水;出现“空梅”天气 引水灌溉伏 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灾 害多 发 地 区多 发 季 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台 风东南 沿 海夏秋热带洋面上 形成 的一 种强 烈的 热带气旋狂风暴 雨及时预报,作好台风过境 的准备,建 立健全减灾 工作的政策 法规体系, 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 公众的灾害 意识 春 旱华 北3 5月夏季风 未到 ,降 水少 ;气 温回 升快,蒸 发旺 盛空气干 燥, 土壤 缺水 ,河 湖水位下 降引水灌溉灾 害多发地 区多发季 节成因特点防治措 施 夏 涝华北、 南方 地区68月夏季风 来得 早, 影响 时间 长, 降水 强度 大洪涝灾 害低洼地 排水 ,疏 浚河 流, 增加 入海 口倒 春 寒东部季 风区35月极地大 陆气 团势 力强 盛春季出 现强 低温 和雨 雪天 气地膜覆 盖等寒 潮除青藏 高原 以外 的广 大地 区冬半年 ,以 春秋 两季 最严 重强冷空 气迅 速入 侵大风、 雨雪 、冻 害时 间长 ,范 围广 ,秋 春季 节危 害最 大加强警 报, 做好 防寒 准备灾 害多发 地 区多发 季节成因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