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辣木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作者:陈瑞娇, 彭珊珊, 王玉珍, 梁汉球 【摘要 】 目的测定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精制辣木叶多糖测得辣木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为 620 nm。结果韶关新丰引种栽培辣木中多糖含量为 4.85%,供试液在 4 h 内显色稳定,平均回收率为 98.72%,RSD1.88%(n=4)。结论 此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 辣木叶; 多糖; 蒽酮 硫酸法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in leaves of Moringa oleifera. MethodsAfter th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of Moringa oleifera polysaccharides to glucose was obtained,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by anthrone-H2SO4 colorimetry. Wavelength for measurement was 620nm. Results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in leaves of Moringa oleifera planted in Shaoguan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was 4.85%,the 2color of the treated sample was stable in 4h and average value of the recovery for Polysaccharide measurement was 98.72% with 1.88% of RSD(n=4). Conclusion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simple. It can be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in leaves of Moringa oleifera.Key words:Leaves of Moringa oleifera; Polysaccharides ; Anthrone-sulfuricacid method辣木 Moringa oleifera 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区域1 ,全株均可利用,叶、花、豆荚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A、维生素 B6、维生素 C、维生素 E、叶酸、泛酸及钙、钾、铁等营养成分,不仅是发达国家素食者的理想食物,还是贫穷地区妇女和儿童的天然营养库。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叶有护肝、利尿、消炎、止痛、降压、强心、催乳等功效。常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皮肤病、免疫力弱、贫血、坏血病、肥胖症、关节炎、消化器官肿瘤等疾病2 。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 或 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 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了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外,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近年来,辣木在我国广东、云南和海南等都有引3种栽培,其活性成分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成为热点。本文用精制辣木叶多糖测得辣木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然后将经 90%乙醇处理脱杂后的辣木叶用水提取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该法准确性好、简便可行。为辣木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 材料1.1 原料辣木叶采自韶关市新丰县东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场。50干燥后,粉碎,过 40 目筛,备用。1.2 试剂蒽酮、浓硫酸、无水乙醇、丙酮等均为国产分析纯;葡萄糖对照品为分析纯;AB-8 型大孔树脂购于天津南开大学。1.3 仪器 HH-W420 数显三用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R201 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 ;SHZ3 循环水真空泵(上海华光仪器仪表厂) ;3K18 超速冷冻离心机(美国 Sigma 公司) ;Ultrospec 20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公司) 。2 方法2.1 辣木叶多糖的提取与精制称取辣木叶粉 60 g,分别加420,15,10 倍蒸馏水 (w / w)于 80水浴上提取 3 次,1.5 h/次,过滤,合并滤液,离心分离(4 000 r/min,4,10 min) ,上清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后,Sevage 法除蛋白,反复进行 8 次至无蛋白层,采用 H2O2 氧化法去色素。然后逆流水透析 48 h,蒸馏水透析 24 h,透析液浓缩,上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蒸馏水洗脱,洗脱至洗脱液加入 95%乙醇无沉淀为止。将洗脱液浓缩至小体积后加入无水乙醇使含醇量达到 80%,于 4 冰箱中过夜醇沉,再离心分离(4 000 r/min, 4,10 min) ,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反复洗涤多次,50低温干燥至恒重,即得精制辣木叶多糖。称重,计算得率,备用。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 0.100 0 g,以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的容量瓶中,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10 ml 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即得葡萄糖标准液,浓度为 0.1 mg/ml。分别精密吸取储备液 1,2 ,3,4,5 ml 置 10 m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得系列对照品溶液。2.2.2 蒽酮-硫酸试液的配制取 0.2 g 蒽酮,加 100 ml 浓硫酸,置于棕色瓶中,混合摇匀置于冰箱中(现配现用) 。5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上述系列对照品溶液 1 ml ,置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冰水浴 5 min,加入 0.2%硫酸蒽酮试液4ml 摇匀,立即置于沸水浴加热 10 min,取出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室温放置 10 min 左右,于 620 nm 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吸取蒸馏水 1 ml,同法操作,作为空白对照。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葡萄糖对照品浓度(C)为横坐标,得葡萄糖标准曲线(见图 1),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A = 5.811 4C + 0.002 4,相关系数 r =0.999 0。图 1 葡萄糖标准曲线(略)2.3 换算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精制辣木叶多糖0.010 0 g,用水溶解于 100 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得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精密吸取精制多糖贮备液 1ml,蒽酮- 硫酸法测定其吸光度(A) ,从回归方程求出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按下式计算换算因子。换算因子 f =W /(CD)式中:W 为称取多糖的重量(mg),C 为精制辣木叶多糖贮备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D 为多糖的稀释倍数。62.4 样品中辣木叶多糖的含量测定2.4.1 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 40 目辣木叶粉末 1.000 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 90%乙醇回流提取 7 h,药渣挥尽乙醇,连同滤纸于烧瓶中,加蒸馏水 250 ml,80水浴加热提取 1.5 h,趁热过滤,残渣用 80热蒸馏水洗涤 3 次,洗液并入滤液中,冷却后移入500 ml 容量瓶定容。2.4.2 样品溶液中辣木叶多糖含量测定精密吸取 2.4.1 所得样品溶液 1 ml,用蒽酮-硫酸法测吸光度(A ) 。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C)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辣木叶多糖含量。辣木叶多糖含量(%)=CDfW1000100%式中:C 为样品溶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D 为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f 为换算因子,W 为供试辣木叶的重量(g)。2.5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按 2.4.1 项下方法制备的样品溶液 1 ml,按照 2.2.3 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 A) ,每隔 1 h 测定 1 次,连续 4 h 考察其稳定性。2.6 加样回收率测定精密吸取同批 4 份已知含量的辣木叶粉7末(过 40 目筛)各 1 g,精密加入精制多糖样品 5 mg,然后按2.4.1 项样品液的制备和 2.2.3 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吸收度(A) ,根据 2.4.2 项中得出的结果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为 4.85%,计算回收率。3 结果3.1 精制辣木叶多糖的得率 60 g 干燥的辣木叶粉末制得精制辣木叶多糖(1.5050.088)g,得率为 (2.5080.147 )%(n 4 ) 。3.2 换算因子 f =3.13。3.3 辣木叶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测得该辣木叶样品中多糖含量为 4.85%。3.4 稳定性实验 测定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 4 h内显色基本稳定,其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 RSD =4.31%。3.5 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 2。4 讨论8蒽酮 硫酸法是测定多糖含量的经典方法,本实验首先用 90%乙醇回流以除去单糖、低聚糖、生物碱、苷类及其它醇溶性的干扰成分,再用水提取多糖成分。蒽酮硫酸法测定辣木叶多糖的原理是辣木叶多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为单糖,迅速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其与蒽酮缩合为蓝色化合物,该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在 620 nm 处有特征吸收。本法简单,且供试液在 4h内显色稳定,灵敏度高。表 1 辣木叶多糖含量测定稳定性实验结果(略)表 2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略)在多糖含量测定中,得到相应多糖对照品较困难,因多糖组成比较复杂,往往采用单糖如葡萄糖代替对照品,测定样品多糖的相对含量。本实验中采用 Sevage 法除蛋白,H2O2 氧化法去色素,利用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多糖进行纯化,获得比较纯净的多糖。然后用精制多糖计算葡萄糖与辣木叶多糖的换算因子,这样可避免用葡萄糖做标准引起的系统误差,结果准确真实。研究结果表明,韶关新丰引种栽培的辣木中多糖含量为 4.85%。张涛等5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木中多糖含量为915.36%,其测定结果与本研究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与测定方法、辣木产地、辣木叶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因素有关。【参考文献】1 刘昌芬,李国华 .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云南热作物科技,2002,25(3):20.2 张燕平 ,段琼芬,苏建荣. 辣木的开发与利用J . 热带农业科学,2004,24(4):42.3 张 涛,马海乐, 钟慧慧. 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木多糖含量J. 粮油食品科技,2004,12(1):3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