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医药报/ 2003 年/ 04 月/ 28日/儿童多动症, 又称/ 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0, 大多在 7 岁以前起病, 以多 动为外在表现, 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特点, 并伴有情绪改变及学习 障碍) )儿童多动症: 影响一生茅竞伟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 子。但是, 如果他们多动、 冲动、 任性, 上课不好好听课, 下课后又不能完成作业, 还经常被老师批评, 家长们就开始担心了: 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症状表现多而杂家长的担心是正常的, 但并不是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病科主任邸晓兰说,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有四大表现: 过度活动, 注意力难集中, 情绪不稳、 冲动任性, 学习困难。邸主任说, 这类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行为非常唐突, 而且过分恶作剧, 或具有破坏性,这与正常儿童的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邸主任举了个例子, 有个孩子在上课时, 趁老师转身板书的那么一会儿功夫, 他能从自己的座位旁边爬到第一排, 冲着大家做个鬼脸后再爬回去, 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邸主任说, 正常孩子上课时也有走神的时候, 但总能集中注意力 2030 分钟, 但多动症的孩子则不同, 任何一点响动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邸主任说, 还有另外一种女孩子比较多见的情况, 即思维和动作迟缓, 一些别的孩子能立刻回答出来的问题, 她们可能想10分钟也答不出来, 而且在读课文时, 前后句子之间不能流畅自然地衔接。多动症患儿的克制能力都比较差, 家长或老师稍微说他们几句, 他们就有过分的反应, 冲动之下, 打人摔东西, 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如果他们的欲望没有立即得到满足, 就会大哭大叫。这类孩子做事情往往没有耐心, 常常一件 事还没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 而且做什么都匆匆忙忙的。邸主任说, 受这些症状的影响, 这些孩子的学习都很困难, 学习成绩也不好, 还很可能导致一些其他问题, 如少年犯罪、 亲子关系差等。但是, 孩子们的智力是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教育环境很重要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多在 35 岁时出现, 9 岁时最突出。因为一进入学校上课, 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因此, 对于儿童多动症, 老师的识别率往往比家长和医生要高很多, 他们会很容易地从课堂中识别出这类孩子。研究发现, 多动症与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例如, 父母对孩子过分粗暴、苛求, 引起孩子长期的、 过度的心理紧张, 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或过分溺爱, 使孩子十分任性、 骄横, 不愿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父母不合, 孩子长期被家长忽视, 缺乏关心和温暖, 失去了安全感和协调能力, 也可能产生多动症。邸主任说, 不少多动症患儿来自父母离异或分居家庭, 其父亲收入通常较低, 或为体力劳动者, 并且存在物质滥用的现象, 如酗酒、 滥用毒品或药物等, 而母亲和女性亲属则多患有癔症或有心理问题。药物治疗要正确如果进行非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 或者患儿症状较重时, 就应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了。邸主任说, 有些家长片面强调药物治疗, 特别是中药的治疗作用, 认为只要用药就可以治愈, 从而忽视了教育和心理疏导; 还有些家长偏 信广告宣传, 不愿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明确诊治;有些家长则担心西药会成瘾, 会损害大脑 ,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邸主任强调, 使用药 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可随意用药, 同时还要注意不良反应。邸主任说, 药物治疗能改善患儿冲动、 烦躁不安的症状, 促进他们思考, 改善其社交、 认知行为、 精细运动等方面的 能力。多动症如果治疗不及时, 将会有近 1/ 3 的患儿成年后留有精神问题, 如重度精神病、 癔症、 焦虑症等, 而大部分人会有注意力缺陷、 人 际关系不好、 没有责任心、 人格障碍等问题。邸主任说, 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比较多, 在看精神疾病的孩子当中, 有一半以上患有多动症或与 多动症相关的症状, 因此, 对于儿童多动症, 应该早发现, 早治疗, 否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非药物治疗方式多儿童多动症的正确治疗应该是心理、 社会 综合干预与适当的药物治疗相结合。首先是认知行为治疗。由于患儿的行动没有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 因此, 医生要通过与患 儿的交流, 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来自于不合理的思维, 因而调整行为方式, 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也就是说, 要教育这些孩子在做事情时,按看一看、 听一听、 想一想的顺序控制活动。 其次是强化训练。如果患儿出现适宜的行为, 就及时地给予奖赏性强化, 使其行为保持并固定下来。比如, 可以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并约 好, 如果得了 3 朵花可以给他买好吃的, 得了 5朵就带他到公园去玩, 等等。再次是躯体训练。在进行团体活动时, 患儿往往不遵守游戏规则, 甚至破坏游戏, 因此, 不应让他们参加团队活动, 而应进行个别运动,指导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 攻击行为。邸主任介绍, 这类训练包括游戏及球类、 游泳等运动。躯体训练可协调大脑功能, 慢慢消除症状, 达到 自控、 自律、 自尊的目的。患儿在家庭中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取决于父母能否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邸主任说, 父母们应该懂得, 要以和谐 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对孩子应有合理的期望水平, 不可过高地要求他们, 也不可频繁地斥责,因为过高的期望会挫败孩子的情绪, 使他们能 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应前后一致, 说到的话应做到。邸主任认为, 应该有特殊学校替代家长们对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特殊教育, 当他们恢复 正常后再进入普通学校上学。但目前, 我国缺乏这样的学校。判断儿童多动症的标准中国精神病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多 动症的判定有以下标准:一、 注意障碍1. 学习时容易分心, 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 要去探望。2. 上课时特别不专心听讲, 常东张西望或发呆。3. 做作业拖拉, 边做边玩, 作业又脏又乱, 常少做或出错。4. 不注意细节, 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 如常把衣服、 书本等弄得很脏、 很乱) 。6.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 做事难以持久, 常常一件事没干完, 又去干别的事。8. 与他人说话时常心不在焉, 似听非听。 9. 在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二、 多动障碍1. 在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 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 上课时常做小动作, 玩东西, 或与同学讲悄悄话。3. 话多, 好插嘴, 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4. 十分喧闹, 不能安静地玩耍。5.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如游戏时抢着上场, 不能等待。6. 干扰他人的活动。 7. 好与同伴打闹, 易与他人发生纠纷, 不受同伴的欢迎。8. 容易兴奋和冲动, 有一些过激的行为。 9.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 好冒险, 易出事故。 在上述两项中同时具备四条或四条以上,并且病程 6 个月以上者, 方有可能是儿童多动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