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消费者的个性消费心理分析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二节 表象规律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三节 注意规律在营销中的运用 第四节 情绪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 第五节 气质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 第六节 性格的消费心理分析 第七节 能力在营销中的运用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顾客的感觉、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在营销活动中的运 用; 2、掌握增强记忆的方法和记忆的阶段或过程和想象的种类; 3、掌握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和对注意的理解和注意在营销 活动中的运用; 4、掌握对情绪与情感的种类的理解; 5、掌握气质的类型; 6、掌握顾客的性格、能力差异及其对顾客在购买行为中的表现的 理解。 能力目标: 1、运用感觉与知觉于营销活动中的能力; 2、利用记忆规律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的能力; 3、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 4、培养良好的性格,善于利用气质优势谋求符合自己需要的事项 和行为 所熟悉的。 开篇案例:马路售货的议论 某大集团公司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生产销售冰箱、 冰柜。由于历史原因,销售科一直设在公司大院外面临 街道的一排简易房屋内,除了批发以外,为了扩大销售 还搞门市销售,每天在路旁便道商摆着各种规格的冰箱 和冰柜,树下立着价格牌。 一次,一位消费者走进低矮的销售科办公室,对供销员 甲说:“听说你们公司的冰箱质量不错,售后服务很负 责,本地许多家庭都用你们的产品,可是这么漂亮的产 品放在马路边销售,太不雅观,我还以为你们公司的产 品卖不出去呢.”事后供销员甲把顾客的话在科务会上 重复了一边,引起一番议论。 供销员甲说:“这个顾客真多事,我们的产品销售这么 红火,产品好就行了,他买冰箱又不是买房子,管我们 在哪儿卖呢?” 供销员乙有不同看法: “我和这位顾客有同感, 我们这么大的企业,多少年在这破房子里面卖冰 箱,好像鸡窝里蹲着凤凰,影响企业形象,不用 说顾客到这儿觉得不舒服,我每天上班一进门就 提不起情绪。好几个顾客曾经问我,这里卖的是 不是处理品?真让人窝囊。咱们应该给公司领导 建议一下,建设一个销售大厅。” 供销副科长沉思了一会说:“马路边售货有他的 优点,商品暴露,能见度高,老远就能够引人注 意,不用花钱就起了广告宣传的作用。顾客的感 觉好不好关键在于我们冰箱的质量、外形和价格 ,常言道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自然上门,人 们只要记住这里的冰箱价格合理,节省电能,外 观漂亮就行,建不建销售厅无所谓。” 销售科长听了大家的发言,最后说:“这些年大 家在这样差的条件下,为公司作出很大贡献,现 在消费者要求高了,没有良好的销售环境,会影 响消费者对我们公司的印象,直接影响顾客对我 们公司的产品的感觉,长此以往,我们的产品的 知名度会降低,销售不容乐观。南方一家产品行 销全国的冰箱厂家,进去后感觉像进了三星级饭 店,可以想象企业资金雄厚,欣欣向荣,买这样 的企业的产品消费者自然放心。我打算给公司写 个报告,从感觉、知觉与认识商品、记忆、注意 与商品知名度、想象、情绪、情感与消费者购物 等方面,说明购物环境对促进冰箱销售的重要作 用,肯请公司领导拨款,装修改造销售科门市” 问题: (1) 那位顾客的意见对你有何启发? (2) 你同意供销科副科长的意见吗? (3) 你同意销售科长的意见吗? (4) 你同意供销员乙的意见吗? (5) 请代销售科长拟一份装修改造销售 科门市的申请报告。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在营销中的运用 情景案例: 同样的鸡蛋为何有不同的销售结果? 从前,有一位赵秀才,家境贫穷,和自己的妻子相依 为命,自己寒窗苦读,妻子靠织布维持生计,一天, 秀才家中无米下锅,妻子吩咐秀才将自家母鸡下的蛋 拿到集市上去卖掉,然后买回大米来,过了响午,秀 才提着一个也没有卖出的鸡蛋回到家里说:今天鸡蛋 不好卖。妻子非常生气,于是自己提着鸡蛋到集市上 去卖,秀才妻子的鸡蛋很快被抢购一空,然后买回大 米回家,秀才非常纳闷:为什么自己一个都卖不出去 ,而妻子很快就卖出去呢? 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一、感 觉 1、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由一种感 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主观经验。 2、感觉的特点 (1)、每种感觉都需要适宜的刺激 (2)、每种感觉都有强度范围要求 (3)、任何感觉都具有适应性 (4)、任何感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反映 。 过去经验在感知信息的组织作用。刚果的郫格米(Pygmi)人 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 经描述过这些人及其生活方式,有些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 ,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特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人 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 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 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信,但是还是仔 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当越来越近, 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 是真正的水牛。 (大家看书中图2-4,5秒钟后合上教材,下面请两位 同学将所看到的图形画出来) 2、知觉的特征 (1)、整体性 (2)、理解性 (3)、选择性 (4)、恒常性(1)、整体性(2)、理解性(3)、选择性(4)、恒常性 三、感觉与知觉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 1、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 (1)、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良好的第一印象。 (2)、给消费者以适宜的刺激。 (3)、利用感觉引发消费者良好的情绪状态。 2、知觉在营销活动中的运用 (1)、利用知觉帮助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 (2)、利用错觉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利用整体性与理解性原则进行广告宣传 (4)、营业员利用错觉原理推销商品。案例分析:小李应该去哪家饭店吃饭? 2008年我国取消五一长假,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 统节日的小长假,五一只放假一天形成一个小长假,这几个 小长假带来了各个地方游客本地游热情,“十一”长假就 作为众多工薪阶层长途旅游的不二选择,小李是某上市公司 的进出口部经理,他、几个同事和要好的朋友约定“十一 ”自驾车游桂林,这天他和八个好朋友共计开着3辆小车从广 州出发,路线是“广三高速怀集贺州桂林 阳朔”,在行进途中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十二点,决定找一个 饭店吃饭并作稍事休息后再出发,一路上大家一起找合适的 饭店,但他们发现路上许多饭店都人满为患,他们没有办法 ,只有继续寻找合适饭店,最后终于找到连排一起的三家饭 店,车刚刚停下,众多的服务人员纷纷介绍自己饭店如何如 何的好或方便或快捷,细心的小李观察了这三家饭店,一家 就餐人数很多基本没有位置,一家环境不错但基本没有顾客 ,一家环境一般有少数人正在就餐,小李他们无所适从,不 知去哪家好。问题:假如你是小李,你应该选哪家饭店?第二节:表象规律在营销中的运用 情景案例:你的短时记忆如何? 下面列出3行数字,两个数字称为一组,每行12组。你任 意选一航,在1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组),然后 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可以颠倒位置) 73 49 64 83 41 27 62 29 38 93 74 97 57 29 32 47 94 86 14 67 75 28 49 35 36 45 73 29 87 28 43 62 75 59 93 67 结果评价: 在短时记忆阶段,人脑能够同时容纳59组内容,如果你 把一行12个全部数字都正确地记下来,说明你记忆力惊人 少有。如果能记下89组可以得优,如果只有记下47组 ,那只算一般,如果小于4则说明你记忆力很不理想,需 要找原因,并需要好好锻炼了。一、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 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1、记忆的心理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认知四个环节 。 2、记忆的分类 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感知形象记忆、语 词概念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3、记忆的三个阶段 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增强记忆的手段方法 (1)、有明确的目的有助于记忆。 (2)、理解有助于记忆。 (3)、活动对记忆的影响。 (4)、不同系列位置对记忆的影响。 (5)、重复有助于材料的记忆。 二、想 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指用过去感知的材料来创造新形象或者说想象是头脑改造 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想象的表象,由此可以知 道想象活动要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要有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一定是想 象者个人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是前人或他人积累的经验。 (2)、想象必须依赖于人脑的创造性,需要对表象进行加工, 而不是简单的表象。 (3)、想象是个新的形象,是主体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 2、想象的分类 按有无目的分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特点的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 是想象中最初级的形式 有意想象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又叫随意想象, 他又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是按照想象内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三、记忆规律和想象规律在营销中 的运用 1、记忆规律在营销中的运用 (1) 明确的目的有助于记忆 (2) 理解有助于记忆 (3) 活动对记忆的影响 (4) 不同系列位置对记忆的影响 (5) 重复有助于材料的记忆 (6) 提问2、想象规律在营销中的运用 (1) 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2) 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 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谁偷走了中国儿童的想象力 幻想空间曾是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少年乐园。在发 达国家,想象力作为发明创造的基础, 被认为是21世纪竞争力的 一种。但在我国,想象力丰富往往被斥为“异想天开“,而遭到冷 眼。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儿童的想象力却被严重幽闭。 目前,应试教育仍是阻碍想象力和幻想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专家 认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想象和幻想教育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 置上,统一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标准答案正束缚着学生的想象力 。 更多的专家认为,中国儿童的想象力受到压制,除了教育体制外 ,更多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问题。在古代,中国曾出现了想象力 繁荣局面。庄子、西游记、聊斋志异和唐诗宋词都 是想象力的伟大作品。其实,古代科举给考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并 不比今天的高考轻,但是,那些大诗人、大词人,往往也正是因 为考场官场失意,才游走江湖,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而对于 如今的中国儿童来说,逃避的余地是没有的。 在城市,学校和家之间,就是无数的混凝土大楼,没有江河湖海 ,只有受污染的天空。在班级里,你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 名,你的名字和成绩注定了要被贴在墙上,公之于众,让你无处 藏身,分数是衡量你的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你必须被排名,这 决定了你以后在社会上的排名。在家中,你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 父母,他们是有气无处使的“老三届“知青,他们是被耽误的一代 ,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因此,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你。你不幸又 是他们的独生子女!这个时代要求计划生育。 你也许会逃到游戏机房去,对不起,许多人都下令不准你玩。上 网?聊天室?更不行。各种各样的防火墙早就做好了。出走?不 少学生是这样做的,但尽管出走到了天涯海角,终被派出所发现 ,被遣送了回去。当和尚当尼姑吗?庙里如今也要看职称和文凭 !你是佛学院的毕业生吗?旅游?这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游山玩 水也是一种受教育。何况,是个景点就猛宰人,又没有一叶不要 钱的扁舟。万幸之中考上了大学又怎么样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