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榜样的力量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榜样的力量2018 年 6 月 27 日,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 7 名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这些共产党员,像诗篇、像阳光一样感染着周围的人和事物,像大浪一样推动时代的前进;像巨人一样撑起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民请命、勇于担当,是党和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依靠,是我们的榜样。榜样撑起形象。姜仕坤同志,老百姓的“算账书记” ,心系人民群众疾苦,足迹遍布晴隆土地。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他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 。以自身勤政清廉之气感染着身边人。许帅,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群众,即使身患癌症,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命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完成“救助生涯的最后一站” 。有了他们,群众看得党的关怀,看得到党的初心。就算斯人已逝,他们的伟绩还伫立山岗,老百姓仍看得到走向小康,越过越好的希望。榜样竖起高墙。李泉新同志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 27 年,始终秉持“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 ,与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他坚持原则、执纪如铁,面对威胁恐吓毫不畏惧,忠诚履行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神圣职责。张超同志,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瞄准强敌对手,苦练精飞,先后飞过 8 型战机,3 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 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有了他们,外辱强敌,内筑纲纪。就算斯人已逝,仍有无数人会追寻他们的脚步,守着他们的信仰,将国家和民族的城墙越筑越高。榜样引领时代。郑德荣学高德馨、以身垂范、虚怀若谷,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远大理想,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钟扬, 16 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倾心培育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帮助 xz 大学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勤勉务实、严格自律;张进,忠于党的事业,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型领军企业上。他敢闯敢拼,锐意改革,12 年间带领一个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 7 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他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而在各自的领域建树深远, 有了他们,国家理论和和科技体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就算斯人已逝,改革发展的车辆已在他们铺好的路上越走越好。 榜样的力量,绝不仅存在他们工作所体现出的业绩,更在于他们所树立的典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典型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 是宝贵的财富,是学习的标杆。榜样的力量,更像是是我们向民族复兴前进的旗帜,是向国家兴旺冲锋的号角。那股力量在,我们的目光就会看齐,步伐就会整齐一致。那股力量在,就算在再苦再难,只要听到那一声号角,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中华儿女都会一往无前,奋不顾身。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坚持新时代思想,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坚持新时代思想,用于探索用于探索近日,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等 7 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发出向他们学习的号召。回顾我党97 年的光辉历程,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人物、先进精神,前赴后继,正是这些榜样引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胜利,这些精神也必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使之成为推动工作、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学习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对党忠诚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根植于内心的信仰,郑老对党忠诚,对马列主义道路的坚定执着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标杆。对党忠诚体现在经受考验时能够站稳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坚信不疑,泰山崩于前而巍然不动。郑德荣对他的学生讲:“今天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以后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事实上,他不仅这样要求学生,更是率先垂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学习对事业负责的执着态度。60 岁,是退休的年龄,是很多人享受天伦之乐的阶段,而郑德荣将 60 岁作为事业新的起点。1986 年,年满 60 岁的郑德荣从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下来,他激情满怀地“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 10 个博士生,出 10 部专著。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他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规划” 。这是对党的事业极其负责的态度,是值得广大党员学习的,正如入党誓词所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的,郑老做到了。学习公私分明的人生境界。1955 年,郑德荣到西安出差,想到大雁塔看一看,于是周日自费乘车前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 4 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与出差的票据弄混, “绝不能占公家一点儿便宜” 。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 ”公私分明是廉洁的必要条件,郑德荣从小事做起,不给自己留一点徇私的机会,让公私分明成为一种习惯。郑德荣对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私从严苛刻要求,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公私分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郑德荣同志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他对党忠诚、不懈奋斗、夙夜在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勇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砥砺前行。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见贤思齐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见贤思齐 锐意进取锐意进取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共中央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 7 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的人大抵相似,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念,对党忠诚,把祖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都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把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极致。他们都意志如钢,廉洁奉公,把奉公守法当做人生信条。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我们应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敢于担当,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以身诉党不忘誓言。钟扬同志忠诚于党,科研报国,用脚丈量雪域高原,用心厚植国家未来。李泉新同志严守党的纪律,勤于钻研,积极工作,不断改进巡视工作方法。张进同志忠于党的事业,牢记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建设军民融合新型领军企业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他们为楷模,大力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本色,实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坚定的信念下扬帆起航,在科学的指导下锐意进取。为民甘做孺子牛。李泉新同志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出了表率,增强了信心。许帅同志大爱无私,3年累计救助 1.5 万人次,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 ,融于人民骨血。姜仕坤同志把群众疾苦摆放在心尖,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农民书记” , “算账书记” 。每一位党员都应该自觉挑起重担,以先生们的作风和精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为人民谋幸福,全新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先生们品行高洁,从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特殊照顾。 “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做官的死于饥寒,但死于钱财的,历朝历代,大有人在。人不可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是金钱能将人带进坟墓,金钱没有牙齿,却可以吞没人的灵魂。 ”李泉新同志的铿锵话语似警钟响彻心灵。张进同志廉洁奉公,主动向党递交个人廉洁承诺。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先生们为荣,见贤思齐,向他们一样坚守道德操守,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留的清白在人间。我们应该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上来,以姜仕坤等 7 名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许党报国,为民造福,严于律己,弘扬正气之风。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紧跟马克思主义,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紧跟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七一”前夕,中共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等 7 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郑德荣同志一生坚持忠诚信奉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坚定不移的传播科学真理,一生传承红色基因、把德育为先贯穿培养学生全过程,一生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2015 年 5 月 3 日清晨,郑德荣安详地离开人世。对他来说,也许有遗憾吧!很少说豪言壮语的他,曾经跟学生们许诺, “我今年 90 岁,再过五年,我要和党一起过生日”他要食言了对他来说,也许有欣慰吧!他曾说,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贡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使人生的征帆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 ”他一辈子倾心坚守,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对他来说,肯定有希望吧!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过战争,见证了和平,他有理由坚信,伟大的精神必将引领伟大事业,一往无前!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郑德荣最后的遗言,是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话。研究,永远立于潮头之上,不吃老本,自我超越。从 80 岁到 90 岁的 10 年间,是郑老师又一个“学术黄金期” 。他共承担了 3 项国家课题,出版了 5 部学术专著,发表了 70 多篇论文,仅 2011 年一年,就发表文章 14 篇。信仰了 60 多年的共产主义,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这就是“红色理论家”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郑德荣的一生。学习郑德荣同志就应该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在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勤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身的力量,为早日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身正方能带人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无私方能感人方能感人7 月 1 日,中共中央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有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 7 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姜仕坤等 7 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姜仕坤同志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扎根贫困地区,心系贫困群众,始终坚持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谋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深知乡镇工作的苦乐,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多少个不眠之夜,汗水与泪水交织,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 。姜仕坤抱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改变生活的信念,带头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他在大会上动情地说:“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态度上亲民、为民、依民,工作上讲真情、办实事、出实效。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马上就办,一抓到底,水滴石穿。 ”从他一心为民的毕生追求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们向姜仕坤学习,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敢于负责,既要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的艰巨,实现贵州同步小康的艰辛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学习姜仕坤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做脱贫攻坚的清白人。姜仕坤同志为人正直、公而忘私、勤勉为民,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工作多年来,为公家省下每一分钱。他生活简朴,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他秉公用权,从不为亲友谋取私利。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感染身边人,激励干部群众,诠释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崇高使命。作为共产党员,要像姜仕坤一样,不畏困难、深入实际的工作,把一桩桩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干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使每件事都赢得群众的认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人生价值,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当之无愧是当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优秀时代楷模。郑德荣等郑德荣等 7 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以先进为榜样名同志事迹学习体会:以先进为榜样 践行践行党的宗旨党的宗旨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致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他们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以平凡精彩的生命诠释着共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