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作好宣传工作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三、合理制定复习策略四、具体的复习过程一、作好宣传传工作提高认识,取得校领导、同年级教师、家 长和学生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习计 划第一阶段:约在五月中旬以前,立足 课本,夯实基础,梳理体系。第二阶段:约在五月中旬至六月初, 印发资料,学生自主复习。第三阶段:六月初至六月中旬,完成 云南省下发的考试标准与说明上的所有 练习。第四阶段:六月中旬以后,精细点拨 ,确保高效。三、合理制定复习策略1、从基础入手,立足教材,精心计划。 2、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一是要重视学生读 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注重比较法 在复习中的运用 。 3、复习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信息包含 量大、灵活性强的教学辅助功能。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第二 阶段的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互相督促复 习和检查,教师作好指导工作。5、精心选择和编制练习,巩固基础。例如读某地 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 _米; (3)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 AB_,CD_,E _(山脊、山谷 、山峰、鞍部、); (4)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 水平距离为_米。 (5)大清河与小清河在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6)如果位于我国江南,该地区适合种植(小麦、水稻、柑橘、甜 菜)(7)图中经过两山顶所在直线AB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什么地形? 这一例题包含了地 图上的距离量算、方向判 断、地形判读、等高线特 征、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 响等,几乎含概了所有有 关等高线的知识、能力要 求,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6、重视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首先,是阅题和审题能力的训练。现在很 多的中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缺乏阅题和审题的 技能,常常会错误地理解题意,想当然地回答 问题,结果错、漏答的地方特别的多,而且马 虎失分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因此,教师在平时 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变换题型,尤其 是多注意在学生容易轻视的知识点上,多做些 手脚,防止学生答题时出现的定势现象。其次,纠正错别字、容易错误的地名等。 比如好多学生把太平洋写成大平洋,大西洋写 成太西洋,贝加尔湖写成贝尔加湖等等。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地球的运动动 3、经纬经纬 网重点:地球的运动动与经纬经纬 网地图图1、地图图三要素 2、等高线线地形图图的判读读重点:等高线线地形图图的判 读读 海洋 与 陆陆地1、全球海陆陆分布 2、七大洲、四大洋 3、地壳运动动与板块块构造学说说记记住海陆陆分布世界 气候1、天气与气候 2、气温与降水 3、主要气候类类型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因素重点:气候类类型的分布和 影响气候的因素四、具体的复习过程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1、理清课本脉络,重视知识结构的梳 理。世界 居民1、世界人口问题问题 及分布。 2、人种、联联合国工作语语言、宗教主要 分布。 3、聚落与自然环环境的关系。地区 发发展 差异1、发发展国家和发发达国家发发展水平差异 及分布特点。 2、国际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义。 3、重要的国际组织际组织 及分布。重点:发发展国家 和发发达国家发发展 水平差异及分布特 点。区域1、亚亚洲、欧洲、非洲的位置与地理环环 境,居民和国家。 2、东东南亚亚、南亚亚、西亚亚、欧洲西部、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环境、居民和经济经济 等 。 3、日本、埃及、俄罗罗斯、法国、美国 巴西、澳大利亚亚的自然环环境、工农业农业 的分布与特点、主要城市。重点:西亚亚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及其 石油资资源;美国 工农业农业 的分布与 特点中国 地理1、疆域与人口 2、自然环环境(地形、气候、河湖) 3、自然资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4、经济经济 与文化(工农业农业 、交通、文 化特色与旅游) 5、四大区域的范围围及地理差异 6、北京、香港、澳门门、台湾自然环环境 及经济发经济发 展特点。重点:中国的地形 、气候、自然资资源 的分布、四大区域 的地理差异及经济经济 差异乡乡土 地理云南自然环环境、居民和经济发经济发 展。2、具体复习方法(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一)地球与地图:计划2 个课时。复习时一要掌握基本概 念,用图形来记忆比较好,如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线、 经纬度等通过地球仪或地图来掌握。二是要掌握理论的知识 ,即一些现象的规律。理解比例尺,等高线、地球运动的含 义。这部分知识可以说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难的知识点了,不 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复习的,多借助图形来理解,最好能 用多媒体来复习。020N90N40N60N20S40S90S20 40 60 8030 20 10 0 北纬都在_半球,南纬都在_半球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纬,向南度数娈大的是_ 纬北南 北南030E 60E30W60W90W90E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东经 西经20W160E018020W0的西经位于_半球,其余西经都在西半球160E180的西经位于_半球,其余东经都在东半球东西3月21日 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 秋分12月22日冬至abcdABCD00900N900S23.5S23.5N北回归线南回归线0090N23.5S23.5N66.5N66.5S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90S阳光直射 四季分明四季分明极昼极夜极昼极夜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地球上的五带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二)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计划1个课时。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复习时主要 是利用海陆分布图来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一些重要的分界 线。知道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2、气候:计划2个半课时。本节知识也是初中地理的 重难点,学习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 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 的主要因素一一对应分析。(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 比较法来学习,比较各温度带中气候类型的分布、 特征、动植物异同点等。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 中海气候异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异同点 3、居民:计划1个课时。本节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容 易理解,教师只要把知识要点告诉学生,学生就能 很好的复习了。 4、地区发展差异:计划半个课时。本节知识也是比 较简单。复习方法和上节差不多。A B C试分析A B C三地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总 结其气候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 位置海陆 位置 地形气温:低纬高温,高纬低温; 降水:赤道多,两极少气温: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相反;降水:沿海多,内陆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气温和降水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 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 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二)第二阶段学生的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为例)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大比例尺范围小内 容详细小比例尺范围大内容简单(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 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 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 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 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 航行卫星探测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 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 )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1、几个概念: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 线;经度;纬度 2、纬线与经线纬线与经线概念起点形状长长度指示方向纬纬 线线与赤道平行 环绕环绕 地球 仪仪一周的 圆圆圈以赤道 为为起 点圆圆圈( 除极 点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数相同的 纬线长纬线长 度相等东东西方向经经 线线连连接南北两 极并垂直 于纬纬的弧 线线以本初 子午 线为线为 起点半圆圆所有的经线经线 都相等 南北方向经经度与纬纬度起点度数最小值值与 最大值值北纬纬南纬纬 东经东经 西经经变变化规规 律纬纬 度赤道为为00与90 赤道以北 为为北纬纬以 南为为南纬纬从赤道向 南向北逐 渐渐增大经经 度本初子午线线 为为00与 180本初子午 线线以东为东为 东经东经 以西 为为西经经从本初子 午线线向 东东向西逐 渐渐增大90N0 赤道 90S 大 大 180 W E 180 本初子午线大 0 大4、重要的经纬线: (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旧址,经度起点线 (2)180经线:只有一条 (3)西经20和东经160: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 (5)北纬23.5与南纬23.5: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6)北纬66.5与南纬66.5:北极圈与南极圈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低 中 高 6、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 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 西半球 7、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为180,符号相 反。 三、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的位置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大势:七分海洋,三分陆地(71 %/ 29% );无论怎样把地球分成出两个半球,都是水半球面积 大于陆半球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几人概念: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洋;海;海 峡; 2、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及印北 3、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绘制海陆轮廓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1陆陆地地形 1.海拔与相对对高度:两者的概念与计计算 2.五种地形的比较较 地形 类类 型大致海拔地表形 态态 共同点地表形态态 不同点世界之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