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分享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分享2A、用于单句之后(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1、天亮了。;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用于复句之后(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例: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句号3C、用在省略号之后。部分引用,省略号后面要用句号。语义有尽头的省略号后,要用句号。例:毛泽东曾撰文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D、用于疑问句之后。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例: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句号4句号VS逗号句号最易混淆5逗号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单句、复句都需要它的存在,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常出现的错误是“一逗到底”例: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享受夏季清凉,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享受夏季清凉。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逗号6A、用于询问句之后(询问句是提出问题,让人回答的问句。 )例:1、“你叫什么名字?” 2、“清楚了吗?”B、用于反问句之后(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例: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C、用于设问句之后(设问句是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 )例: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问号7D、用于选择问句之后(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例:1、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例:“东?”他嘟囔了一句。2、司马迁(前145前87?)问号8A、用于感叹句之后(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强调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例: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2、雪,是冬的精灵呀!B、用于祈使句之后(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例:1、“说话!快说话!”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例: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叹号9D、用于象声词之后(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例:“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E、感叹号并用(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例: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F、与问号连用(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问号与叹号连用)例: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叹号10A、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无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例: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例: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C、用于次序语例: 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顿号11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清并列分句之间的层次。 A、 用于语义上有关联的各分句之间例:散文之形,应活泼多姿;散文之情,应活泛流转;散文之神,应活灵活现。B、用于时间上有联系的各分句之间例: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起飞阶段;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与持续增长阶段。分号12C、用于内容上有对比的各分句之间例: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D、用于并列关系多重复句内的分句之间例: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则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E、用于分项说明的语句之间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分号13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A、用于引起下文的词语后例:有学者将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文献考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物考古阶段;第三阶段,是对建筑之诠释阶段。B、用于总括前文的词语前例: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C、用于解释性分句前例:第一次跨进项南家的客厅,冷不丁吃一惊,吃惊这客厅的陈设: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字一画冒号14D、用于引语“某某说”之后例: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E、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例: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F、用于“注意”、“指出”、“证明”、“例如”、“如下”例:1、例如:2、现实与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G、用于写信、讲话稿的呼语后例:1、广平兄:2、各位领导、同志们:冒号15A、用于标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例:邓小平曾风趣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是从下面看问题。B、用于标示文章中需要突出的、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例:个别干部为求功名,往往是拜不动这尊“神”,又去敬那个“菩萨”。C、用于标示文章中的反语、讽刺语例: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引号16D、用于标示文中的象声词例:我突然听到了楼上的房门已“吱”地推开了一条缝。E、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实践着古人的遗训。F、用于标示文章中的简称词语例: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G、用于标示文章中出现的新名词例: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引号17括号包括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A、用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例: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B、用于注释整个句子例: 生活中不存在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单幅静止画面。(光学原理,这里姑且不谈。)C、用于标明次序例:(一)(二)(三)(1)(2)(3)括号18D、用于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或地点例:汕头开埠(1860)以后,潮汕文化有了一些新的发展。E、 用于标明引文或文章的出处例: 谢国良在孙子思想研讨(军事史林1986年14期)一文中指出F、用于标明文章的转接起讫例:1、(下转第X页)2、(待续)3、(上接第XX页)括号19A、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例:我到高原的湖边,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B、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例: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C、用于标明语意的递进例: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D、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折例: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破折号20E、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例:神州万里幅员,我最钟情于大西北。并非故乡,远胜故乡故乡之谓仍是一个狭小的概念。F、用于标明行文中的插说例: 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G、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例:这个农民问过几家旅馆,住宿都要几十元钱有的要五十元,有的要三十元,最便宜也要二十元。破折号21H、用于引下文或总结上文例:“反过来,孤单一个人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I、用于歇后语两部分之间例:原因是我的儿子要结婚,罗锅子上树前(钱)紧。J、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例: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K、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例: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唐刘禹锡堤上行破折号22表示文字的省略,也可表示人物说话时的某种情态或心理A、用于表示引文中的省略例:通志略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B、用于标明列举时的省略例: 有最大的湖泊、连绵的雪山、坦荡的草原、茫茫戈壁C、用于标明重复语句的省略例: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D、用于标明数目递增的省略例:100米、200米、400米女孩看到终点。省略号23E、用于标明语意未尽、意在言外的省略例: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没想到你也这样势力、市俗。F、用于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例: “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G、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例: “我不认命!”省略号谢谢各位谢谢各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