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功需要成功需要 10Q成功需要“十商”每一个人都梦想成功,可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努力奋斗运用人生智慧经营而来。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奋斗?需要哪些方面的素养?其实, “十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努力提高“十商”智慧和能力,追求全面、均衡发展,一定能够构建成功而幸福的大厦。 1. 德商(MQ) 1997 年初,美国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等杂志介绍了哈佛大学教授、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的孩童的道德智商一书。由此,德商进入专家学者的视野。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写成 MQ) ,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在我国台湾,心理学界认为,德商的内容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恕、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科尔斯说,品格胜于知识。可见,德是最重要的。一个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台湾白晓燕文教基金会在 1998 年 3 月所做的“台湾 1000 大企业用人调查”显示:企业主用人最先考虑的是属于 MQ 的“德性”(占 54.9%),然后才是属于 IQ 的“能力”(仅占 2%),属于 EQ 的“相处”(占 13.2%)。可见,德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其重要性也是居首位的。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 ,就是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得到人生的成功。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步步高老总段永平,从一文不名的书生到打工皇帝再到企业家,段永平传奇般的经历令无数白领打工竞折腰。但段永平却在许多场合强调:“成功的经验就在于:由始至终守住本分!本分体现着企业家的道德风范,有自己的原则。有些生意哪怕最赚钱,如果违背做企业的原则(比如讲诚信) ,那就不应也不能去做,否则内心会受到道德的拷问,客观上也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 现实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道德的失败。号称中国第一西裤品牌的“九牧王” ,年销售达到七个多亿。九牧王的缔造者林聪颖,1984 年辞掉“铁饭碗” ,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向亲戚朋友借来的 4 万元钱,和两个被他视为“铁哥们”的兄弟,一起经营粮食生意。风风火火地做了一年顺利的生意,林聪颖心里乐开了花。然而,年底一结算,不但没有一分钱利润,投进去的 4 万元赔个精光不说,林聪颖还倒欠了 2 万多元的债。当林聪颖严厉地责问两位“朋友”时,两人吱吱唔唔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林聪颖顿时什么都明白了钱被两个“铁哥们”掏空了。后来,林聪颖背着债务一路艰辛奋斗,终于成就一番事业,而当初的两个“兄弟”已不知去向。 2. 智商(IQ) 1912 年,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在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编制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写成 IQ)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使用你的大脑一书的作者拉尼布赞教授说:“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确实,智商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学习和训练是可以开发增长的。我们要走向成功,就必须不断学习,积累智商。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一般不陪客吃饭,不在外过夜,挤出时间都用来学习,他每天从晚上 7 时到 12 时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是外出开会也要基本做到。因此,只读过初中的鲁冠球,已有 60 多篇论文在求是 、 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等发表,成为一个出口成章并著书立论、能写会说的“农民理论家” 。人家已经是全国名列前茅的亿万富豪,还这样子的努力学习。那请问:我们要不要努力的学习? 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从社会学习,还要从我们的上司那里学习。因为你的上司今天能有资格当你的上司,肯定有比你厉害的地方,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去学习。很多人都想超越他的上司,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但要超越你的老板,你不学习他成功的地方,何谈超越?不断地学习,提高智商,这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3. 情商(EQ) 1990 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萨洛维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 ”这一术语。1995 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著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出版,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相对形式命名的术语“情商”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 EQ) ,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今,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 EQ 是难以获得成功的。EQ 高的人,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同时,人际关系也是重要资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权变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对成功的管理者(晋升速度快)与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绩效高)做过调查,发现两者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维护人际网络关系对成功的管理者贡献最大,占 48,而对有效的管理者只占 11。可见,在职场中,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4. 逆商(AQ) 1997 年,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博士写就出版了AQ逆境商数一书,逆商开始被人们了解和接受。逆商(Advers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 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当今和平年代,应付逆境的能力更能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卡耐基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教育。 ” 高尔基谈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时说:“生活的情况越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更聪明” 。名人之谈告诉我们:伟大的人格只有经历熔炼和磨难,潜力才会激发,视野才会开阔,灵魂才会升华,才会走向成功。一个人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必然做常人不能做的事。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富豪,约八成出身贫寒或学历较低,他们白手起家创大业,赢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和名誉。他们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不经失败和挫折就获得成功的。美国汽车业超级明星艾柯卡以其卓著的才能和辉煌的成就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然而,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坎坷,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后又被福特董事长一脚踢出福特公司的大门,从权力之巅落入谷底。可他雄心不灭,从逆境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与逆境抗争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在经爱最大考验的时刻,艾柯卡这样的勉励自己:“我要振作精神,继续奋斗,我不能听天由命,我要跟命运搏斗,我要把痛苦化为力量,设法有所建树。 ” 逆境不会长久,强者必然胜利。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成就生命的辉煌。 5. 胆商(DQ) 2001 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执行院长刘吉教授提出了胆商的概念。胆商(Dar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写成 DQ)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胆商高的人能够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无论是什么时代,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胆略,任何时候都成不了气候。而大凡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都是具有胆略和魄力的。亿万富豪李晓华以拥有法拉利跑车的第一个中国人而闻名遐迩。李晓华精于在风险中操控机遇,在商界的胆略是不得了的。1989 年“6.4 风波”之后,香港楼价下跌,不少人对前景感到迷茫,而李晓华却大量低价收购楼花,不少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半年之后,香港楼价一路攀升,李晓华瞄准时机,尽数抛出,买卖之间,跻身亿万富豪之列。当时李晓华把全部的资金投在这个房地产上,这需要何等的胆识!不久,李晓华又出人意料的把自己的所有资产 3800 万美金,再次倾囊而出投标注入马来西亚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其理由是了解到马来西亚在高速公路的附近发现了一个油田,一旦公布它的蕴藏量,这条公路就会大大增值。但如果到期不公布它的蕴藏量,所抵押的全部资产和投入的现金就会全归银行,李晓华就会从亿万富豪变成一个穷光蛋。然而,李晓华凭借超凡的胆略和魄力,赢得了这次“豪赌” 。更惊险的是,如果消息晚 14 天公布,他同样将血本无归。 有人评价李晓华能一次次的赢,除了他具有非同寻常的商业眼光和理性分析之外,认为他更敢于比别人冒险。而李晓华认为,危险越大,商机越大。 6. 财商(FQ) 1999 年 4 月,美国房地产和小型公司投资人罗伯特T清崎和注册会计师、资深经理和咨询专家莎伦L莱希特两人合著了富爸爸穷爸爸一书,首次提出了财商概念,轰动了全美和世界。在当今时代,它的提出完全符合人们追求金钱、发财致富的心理。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 FQ) ,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没有理财的本领,你有多少钱也会慢慢花光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指有财商的老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最多最后也会败在无财商的子孙手中。财商是一个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父母就很“穷爸爸” ,只教我们好好读书,找好工作,多存钱,少花钱。赚得少一点没关系,关键是稳定。他们从没教过我要有财商,要考虑怎么理财。所以,财商对我们来说是迫切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会理财的人越来越富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财商区别。特别是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答案是:投资理财的能力。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中国信托银行董事长辜濂松(辜振甫的侄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辜振甫的长子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 ”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 17 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 7. 心商(MQ) 1997 年 12 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撰写出了国内第一本“心商”心理学著作心商 MQ 一学生最新成功法宝 ,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学生成功、人才成功的心商理论。心商(Men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 MQ) ,就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有专家指出,21 世纪是“抑郁时代” ,人类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全世界有 20%30%的人患有抑郁症,而且这个比例正呈上升趋势。可见,提高心商,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现代人渴望成功,而成功越来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生过程的苦乐,主宰人生命运的成败。 世上有很多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因承受着生活的各种压力,郁郁寡欢,因不堪重压或经不起生命的一次挫折患上心理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演绎一幕幕人间悲剧。今年的愚人节,香港知名艺人张国荣由于情绪严重受到困扰,在中环文华酒店跳楼身亡。今年 8 月,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因涉嫌介入韩国金大中政府向朝鲜行贿案而接受司法调查,陷入了极度的郁闷和悔恨之中,并且过于渴望获得如父亲郑周永那样的成就而不断自我加压,最后做出了极端行为跳楼自杀身亡。如果他们具有很高的心商,应该不会做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8. 志商(WQ) 1997 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在21 世纪杂志上发表文章21世纪家庭教育主业:志商、情商、智商 ,这是国内文献中出现的最早有关“志商”的提出与论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