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 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 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 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 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 、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7月在 堪萨斯城讲话请回答:文中“两个超级大国”是指那两个国家?它 们是什么时候成为超级大国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是否还认为当 时世界上只有“两个超级大国”,为什么?“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 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 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 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 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 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 日本。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1年7月在堪萨斯城讲话请回答:文中“ 两个超级大国”是 指那两个国家? 它们是什么时候 成为超级大国的 ?20世纪70年 代,美国总统尼 克松是否还认为 当时世界上只有“ 两个超级大国”, 为什么?中 国美 国苏 联日 本西 欧苏 联不结盟一、走向联合的欧洲原因进程影响设在布鲁塞尔的 欧盟大厦原因、标志、发展影响含义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第13次首 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 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 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 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 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 底裁军。1、含义思考思考 ?2、原因、标志、发展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运动蓬勃发展;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 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 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亚非会议召 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形成 原因: 标志:发展: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国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决心共 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 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的斗争重心 转移到经济领域,1973年从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开 始,正式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 的行动纲领。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 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作 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 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 系的崩溃。 开始改变由美苏两个超 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 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 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标志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和平崛起 20世纪60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趋于 缓慢。19611973年深陷越南战争的泥 潭。同时,美国一直与苏联进行军备竞 赛,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美国由于大 规模的扩军备战,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 国。 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明显下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 。国民经济的大部分用于军备,并与美 国展开军备竞赛。进入80年代,苏联丧 失了对外扩展的势头。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多极化趋势出现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国际 组织,联合国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2004年9月第59届联大有八个国家“报名”角 逐安理会常任席位。请以研究性学习小组 为单位,组织查找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八国 “报名”角逐安理会常任席位的主要 理由。 2、五大常任国的态度。 3、此事件大致发展过程及最终结果。 4、对此,你有何看法。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 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 凋谢、政治危机、社会 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 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发展经济。在经济发 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 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 了一体化的过程。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 (人教版)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是欧洲 一体化 的根 本动因。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是 欧洲 一体化 的根本动因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 人不想在起 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 下坡路的 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 变化的形 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 欧洲的联 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必须在联 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 第三种力 量。一旦潜在的分 歧发展成 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 面临这种 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 ,它可以 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 的砝码。 阿登纳 回忆录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 势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是欧 洲 一体化 的根本动因。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3: 要使欧洲国家 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 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 冲突把法德的全部 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 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 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样结合起来的联 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 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 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 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 (1950年)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 动。促使法德和解,永远避免战 争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是欧 洲 一体化 的根本动因。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4:“总有一天, 到那时,所有的 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 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 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 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 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 果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 推动。促使法德和解,永远避免战 争维克多雨果(l8021885)是 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 想的影响。2.进程 1950年,_-经济领域内实现联 合 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 六国签订_,建立 _。 1957年,签订_,建立欧洲经济共 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_,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 _。舒曼计划舒曼计划巴黎条约巴黎条约罗马条约罗马条约19671967年年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看教材p122填空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一 :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 GDP总额的比重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欧共体成立后的影响有哪些?国家或 组织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1974年美国 36.2% 33.73 % 31.27 %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 17.53 % 18.68 % 19.32% 20.12% 说明: 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 体的 出口方面对 比国家或组 织 1965-1972年 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 世界出口总额所占 比重 美国 80% 13.4% 欧共体 150% 33.7%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 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 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 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 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 ,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 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 、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 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 3 欧共体成立影响: .经济: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美欧关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 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世界格局: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 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为 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 济。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 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 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日本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地位阅读教材P123该子目一至四段落 ,思考:日本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 擦. 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首相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 本的发言权,不仅 ,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日本提出 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入 常等)讨论:你知道日本崛起 后有哪些谋求“政治大国 ” 主要活动?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地位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原因 :表现 :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