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 3、实验现象思考:该实验为 什么用红磷?4、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 气,使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水压入瓶内 。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等于反应的氧气体 积。根据实验原理反应物的选择应满足什么条件?1、反应物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与其他 气体不反应2、产物是溶与水的固体思考: 1、能否用碳、硫、铁丝、镁带代替红 磷?为什么? 2、若实验室只有硫,要完成该实验, 应如何改进?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 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 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 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 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 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 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 容积的1/5。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过程中点燃这一环节易引起实验产生误 差甚至失败,改进的方法有: 1、利用电阻丝的通电发热点燃(电流的热 效应) 2、利用放大镜会聚光线点燃 3、利用金属的热传导点燃(如铜丝的一端 有红磷,加热铜丝的另一端) 4、将红磷换成白磷用热水加热。实验注意事项: 1、红磷过量 2、装置不漏气 3、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1)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动作 缓慢,导致瓶内一部分空气受热扩散到瓶 外, (2)实验时没有夹紧止水夹,红磷燃烧时部 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1)、红磷不足 (2)装置漏气 (3)装置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1、结果大于1/5的原因:2、结果小于1/5的原因:所以反应后进入集气瓶内水偏多通过该实验你还能知道氮气有什么 性质?这个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 继续上升,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例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 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2所示装置 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 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 )A.铁粉 B.磷 C.木炭 D.镁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小组 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 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 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 填整数)的位置上。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 气,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 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 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 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 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 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 注射器的目的是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 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 回到刻度4处;迅速将活塞下压, 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达到40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 计了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 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温 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 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 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 磷燃烧的原因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请根据图示 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 观察到白磷_。(2)装置冷却到室 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3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 性质是:_;_。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