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证券期货法第十二章证券期货法案例一某证券报社于 1998 年 8 月 12 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某上市公司(下称“A 公司” )存在下述问题并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予以查处:(1)A 公司于 1994 年 3 月 5 日由 B 企业、企业、公司、乙企业、公司共同 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为人民币00 万元(每股面值为人民 币元,下同) 。年月日 A 公司获准发行 8400 万股社会公众股,并于 8 月 31 日上市;此次发行完毕后,股本总额增至为人民币 42000 万元。A 公司现时股本结构违反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社会公众股所占股本总额比例的规定。此外,A 公司现 有在册职工 1800 人,在本次发行的 840 万股职工股中,A 公司有的高级管理人员以有的职 工放弃认购职工股为由,认购达 12000 股职工股之多,这一做法违反了国家有关认购职工 股的规定。(2)A 公司的发行人 E 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将所持 A 公司 2000 万股于 1997 年 12 月 4 日转让给 G 公司,从而 G 公司持有 A 公司的股份达到 2050 万股。此一转让行为 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发起人股转让的规定,亦未经过 A 公司股东大会的同意;G 公司 也未向 A 公司、证券交易所及中国证监合作处书面报告并公告。(3)A 公司于 1998 年 5 月 5 日召开股东大会年会,该次会议通过了更换会计事务 所的决议,但却未予公告,这一做法违反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该次会议通过了 1997 年度 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即每 10 股转增 5 股,并责成董事会于 1998 年 7 月 5 日之前完成此 一事宜。这一做法违反了新增发行股份与前次发行股份时间间隔的规定。(4)A 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价格自其 1997 年度报告公布之后,连续盘 升,涨幅达 60%,而近期受大势回落的影响,一跌再跌,比年报公布前的价格还低 20%,而 A 公司未采取任何可以影响其股票价格稳定的措施,以致股民遭受重大损失。这是严重损 害股民利益的行为。(5)鉴于上述情形,建议国家证券主观部门宣布 A 公司为证券市场禁入者。试分别评书以上各点,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案例二 A 证券公司、B 基金管理公司和 C 信托投资公司拟作为发起人共同设立一封闭式 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D 基金” ) 。上述发起人拟订的设立 D 基金的有关计划要点如下:(1)D 基金的基金单位拟订为 8 亿份,每份面值为人民币 1 元,每份发行价格 拟订为人民币 1.02 元。基金的募集期限为 6 个月,自该基金批准之日起 ,在 6 个月内募 集的资金达到人民币 6 亿元,该基金即为成立。(2)D 基金的存续期间为 4 年。其封闭期限届满时,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续期的, 即可续期;基金持有人大会不同意续期的,即不得续期。(3)D 基金拟以其资产总值的 75%用于股票、债券的投资。为了保证基金资产的 安全,其投资于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将不得超过自身资产净值的 15%。(4)D 基金的托管人拟由 A 证券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拟由 B 基金管理公司担任。 如果 D 基金不能在批准的规模内募集到法定的资金,将不能成立。基金发起人必须将已募 集的资金在扣除募集费用之后的余款退还给基金认购人。要求:按上述各点之顺序,分别指出其中的不符合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例三 1999 年 7 月,A 国有企业(下称“A 企业” )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拟改组为 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股票与上市。其拟订的有关方案部分要点为:A 企业拟作为主要发起 人,联合其他 3 家国有企业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于 1999 年 9 月前设立 B 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B 公司” ) 。各发起人投入 B 公司的资产总额拟订为人民币 16500 万元。其中:负债 为人民币 12200 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 4300 万元。B 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拟订为 2750 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 1 元,下同) 。B 公司成立 1 年后,即 2000 年底之前,拟申请发行 6000 万社会公众股,新股发行后,B 公司股本总额为 8750 万股。如果上述方案未获得批准,A 企业将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 C 上市公司(本题下称“C 公司” ) 。具体做法为:A 企业与 C 企业的发起人股东 D 国有企业(本题下称“D 企业” )订立 协议,受让 D 企业持有的 C 公司 51%的股份。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前,C 公司必须召开股东大 会通过此事项。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后,D 企业必须在 3 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 督管理机构以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收购协议在未获得上述机构批准前不得履行。在收 购行为完成之日,A 企业应当在 30 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 易所,并予公告。为了减少 A 企业控制 C 公司的成本,A 企业在收购行为完成 3 个月后, 将所持 C 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 E 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A 企业拟订的改制及股票发行上市方案存在哪些法律障碍?并说明理由。(2)A 企业收购 C 公司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例四中国证监会于 2000 年 8 月 5 日受理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 )申请 配股的申报材料,该申报材料披露了以下相关信息:(1)甲公司系由乙够有企业(本题下称“乙企业” )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 并于 1997 年 7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甲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水力发电。 甲公司截止于 2000 年 6 月 30 日的相关财务材料如下:单位:万元(2)甲公司的股本总额为 15000 万元(每股面值为人民币 1 元,下同) ,自上市 以来,该股本未发生任何变化。甲公司拟以该股本为基数,按 10:3.5 的比例配股,即为 5250 万股,该等股份部分向公司全体股东配售,部分向社会公众配售。公司拟订本次配售 股份的每股配售价格区间为 2.80 元至 4.80 元,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公司的国家重点项目, 即第二期水电开发。(3)甲公司董事会于 2000 年 6 月 18 日召开会议,出席该次董事会的董事一致通 过配股的提案,并于同月 19 日发出公告,通知于 7 月 22 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专项通过该 提案。在如期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出席该次会议的股东和股东代表所代表的股权数为 9980 万股,以该股权数的 100%的赞成票通过配股议案。此外,根据乙企业的提议, 该次股 东大会在公告列明的事项之外,临时增加了一项增选公司董事议案,以 6988 万股赞成, 2992 万股反对的多数票通过了增选一名董事的决议。 (4)甲公司于 1999 年 7 月为其一控股子公司向银行贷款 200 万元提供担保;于 2000 年 3 月因一项标的额为 100 万元的设备购销合同纠纷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诉讼截止配股申请材料提交时,仍在进行中。 要求:(1)根据上述要点(1)所述内容,甲公司经历的会计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是否 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配股条件?并说明理由。(2)根据上述要点(2)所述内容,甲公司拟订的配股比例、配售对象、配售价 格区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3)根据上述要点(3)所述内容,甲公司发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时间、 股东大会通过的增选公司董事的议案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4)根据上述要点(4)所述内容,甲公司为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和正在进 行的诉讼事项是否对本次配股的批准构成实质性障碍?为什么?案例五中国证监会在组织对 A 上市公司(本题下称“A 公司” )进行例行检查时,发 现以下事实:(1)1998 年,A 公司由于经营管理和市场方面的原因,经营业绩滑坡。为了获得 配股资格,A 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甲便要求公司财务总监乙对该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 以保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配股的条件。乙组织公司会计人员丙以虚做营业额、隐瞒 费用和成本开支等方法调整了公司的财务数据。A 公司根据调整后的财务资料,于 1999 年 10 月申请配股并获批准发行。(2)在 A 公司申请配股期间,持有 A 公司 5.5%的非流通股票的 B 企业认为 A 公司 的股票将会上涨,便于 1999 年 8 月以每股 8.65 元的价格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 A 公司股票 50 万股,使其持有 A 公司的股票达到 6%,随后,A 公司股票价格连续攀升,同年 9 月,B 企业以 14.89 元的价格抛出所持 A 公司的 50 万股流通股票;为 A 公司出具 1999 年度审计报告的注 册会计师李某,在该报告公布日(2000 年 3 月 16 日)后,于 2000 年 5 月购买该公司 4 万股股 票,并于 6 月抛出,获利 6 万元;C 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钱某认为 A 公司的股票仍具有上 涨潜力,遂于 2000 年 6 月购买 A 公司股票 2 万股,其购买的股票被深幅套劳,亏损严重。要求:(1)根据上述要点(1)所述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指出哪 些当事人存在何种违法行为?并分别说明各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2)根据上述要点(2)所述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B 企 业、李某、钱某买卖 A 公司的股票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案例六 A 有限责任公司(本题下称“A 公司” )由 B 国有企业(本题下称“B 企业” ) 、C 有限 责任公司(本题下称“C 公司” )和香港居民王某于 1998 年 5 月共同出资成立。A 公司拟在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向境外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A 公司的基本情况、有关中介 机构提出的改制重组和股票发行上市方案以及相关问题的咨询意见的有关要点如下:(1)A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25000 万元,其中:B 企业以生产经营性资产折合人 民币 20000 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 80%;C 公司以现金人民币 3750 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 15%;王某以外币现金折合人民币 1250 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 5%。A 公司经过改制,拟由 B 企业、C 公司和王某共同作为发起人,各自以其在 A 公司所持有股权相对应的净资产投入, 并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 D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本题下称“D 公司” ) 。D 公司成立之后,在 6 个月内完成向境外发行新股以及上市工作。(2)A 公司采用整体改制方式,其截止于 2001 年 6 月 30 日经有关审计和评估机 构确认的有关财务资料为: A 公司预测 2001 年可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 5200 万元。(3)B 企业、C 公司和王某以在 A 公司截止于 2001 年 6 月 30 日止 所持股权相对 应的净资产,按照 85%的比例折股。由此,D 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拟为人民币 36210 万元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 1 元,下同) ,其余净资产列入资本公积。D 公司拟计划发行境外上市 外资股 8000 万股,发行后 D 公司总股本为 44210 万股。(4)为了保证 D 公司境外股份发行上市后,具有可靠的外汇来源用于境外股东的 分红派息,D 公司需具有相应的创汇水平,该创汇水平一般应当达到税后净利润的 5%;D 公司向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支付股利,是以外币计价和宣布,以外币支付。 要求:(1)根据本题要点(1)以及其他部分所述内容,D 公司的发起人人数和王某作为 D 公司的发起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D 公司成立后 6 个月内完成向境外发行新股工作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2)根据本题要点(2)提供的资料,改制后的 D 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净资产利润 率、净利润总额是否符合向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有关要求?并说明理由。(3)根据本题要点(3)所述内容,A 公司的股东投入 D 公司的净资产折股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D 公司拟发行的境外上市外资股的规模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