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当一个好总裁怎样当一个好总裁 柳传志在北大国际柳传志在北大国际 MBAMBA 高级经理班高级经理班 的演讲的演讲总裁在企业里一般都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是制定战略,并设计实行战略的战术步骤。第二是带好员工队伍,让你的队伍有能力按照这个战略目标去实施。这两件事做好了,企业就能向好处发展。但在做这两件事情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就是建班子。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否则你把事情布置下去之后,后面的人未必照你的意思去做。有了好的班子才能群策群力,同时对第一把手也就有了制约。没有一个好的班子就制定不了好的战略,就带不好队伍,所以领导班子实际上是第一位的。联想把以上这些总结为管理的 3 个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正视国情在今天的中国当好总裁,还要有三要素以外的一个能力,就是对中国环境适应和改造的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句话的含义太丰富了,什么事情都是初级阶段,会有大量经济、企业之外的事情困扰着我们。就此总裁还要考虑到可不可以为了企业改造大环境?一般都改不了,那能不能局部改造我们生存的小环境?如果还不行,我们可不可以适应现在这个环境?将来条件容许了能不能马上相应做大的动作?这是在中国做一个好总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机制问题往往也不是由总裁决定的。机制问题是搞好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花了半生的精力把企业办大了,办好了,一退休就什么都没有你的份了,这将是很难接受的。于是就有了褚时健的 59 岁现象。这件事我有同情的一面,他犯法绝对是错误的,但是他犯法以前,做了 18 年好总裁,创造了上千亿的利税,这是多大一笔钱啊!但 18 年中他个人的总回报只有 80 万元,这太不相称了,是不合理的。这件事是不合理在前,不合法在后;违法绝对是错误的,但是国家也应该反省,否则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会发生。我们总结了国有经济的老板有 4 个方法跟国家斗:第一个就是褚时健这种做法,这是完全违法的,一旦被国家抓住,就彻底完了;第二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联通管。好比说我在这里办国营企业,再让一个最得力的部下在别的地方办一个公司,然后我把好的业务往他那边介绍,利润全都到他那边去,那里有我的投资,或者不投资最后分红。这样做没犯法,但是这个企业能办好吗?第三种方法更被动一点,就是快退休的时候选择我看得上的人破格提拔来接我的班,这样可使我退休后的待遇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这种做法是最普遍,最经常的。但是老总这么做,党委书记也这么做,常务副总也这么做,企业里有两个这么做就会形成宗派,就无药可治了,最终是把企业弄得一塌胡涂;第四种状况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给你好好干,明哲保身,这同样搞不好企业。所以机制的问题不解决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研究高科技企业要把好 4 个大关口:一是观念;二是机制;三是环境;四是管理。管理固然重要,但在中国这种特殊环境中,老总不对前三个方面有研究,事情是做不好的。就此对老总有两个要求:第一是目标要高,要把办企业当成事业来干,这样才能受得往委曲,才能充满正气。第二个是要有对环境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要能审时度势,要把事情看清楚,知道办得办不得,后果会是怎么样。联想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我们专门有一个公关外联部,就是专门研究跟国家各个部委打交道,看怎么才能够保持我们企业正常运作,怎么能够尽量得到国家的支持。这是门学问,是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哈佛课程里不会讲的。管理三要素一、建班子 战略要靠班子来制定,队伍要靠班子来带,所以建班子是三要素中第一位的,班子不和,什么事都做不成。班子没建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1+12” 首先必须让班子成员明白他和整个战局的关系,还要讲清这件事情做好会怎么样,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这对他的积极性就有了初步的调动。第二是凭什么说你做好了或做坏了,凭什么给你这种奖励或惩罚。如果这是规定好的,不是人为临时定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调动。香港联想曾经有位总经理,分红权、认股证、期权都在他口袋里面,到时候再宣布他要给谁多少。今天看来给人家的东西并不少,但是没有人感谢,没有人真心被这个调动起积极性。第三是这个规则应是被承认的,是班子研究过的,这时积极性会得到更充分的调动。联想高层的班子是主发动机,下面各层的班子都是小发动机,而不是一些没有动力的齿轮。上上下下都在动,而且动得非常的协调,感觉就非常好了。当然了,如果第一把手不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行。建班子的三大难题 这是大家都会遇到的 3 个难题。第一个是进了班子后不称职怎么把他请出去。解决这个难题要注意两点,一是班子里进来的所有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个极其重要,否则你就很难理直气壮地把不称职的人请出去。高层领导的德,就是要以企业利益为最高愧意两点,一是班子里进来的所有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个极其重要,否则你就很难理直气壮地把不称职的人请出去。高层领导的德,就是要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第二是话要放在桌面上讲。第一次他有事情做得不合适,就要对他提出批评。关着门两个人说也是放在桌面上讲,不能心里明白不跟他说。科学院撤换某一个公司的领导,他把公司办得一塌糊涂。撤换的时候,是用一种哄的方式把他给哄了下来的,他不愿意,晚上喝酒多了就大骂。其实把公司做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早点当面跟他说清?一次说清怕他受不了,为什么不早点一次一次地把话跟他说清?说一次就改最好。第二次说了还不能改就要公开批评。第三次再犯就撤换他。这样他还能有什么意见?话能不能放在桌面上讲,是一个班子团结和保持正气的关键。第一把手若真的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了,就没有什么话不能公开说的。第二个难题是重大问题有不同意见,两边的比例还差不多,怎么办?方法是先谈原则,第一把手先底下一个一个地谈话,不要谈具体的事,谈有关此事的最高原则。比如制定工资问题,要先谈定工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某些人之间的公平,还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到底哪个先哪个后?把大原则定下来以后,再一步步定小原则,再谈到具体问题,就好解决了。一把手用权要谨慎,当和下属意见不一致时,如果我对这个事也没把握,他很振振有辞,那就照他的办,但事情办完后要进行总结。做好了我要找一下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他应该受到表扬。做不好他也要说个道理。如果把事想清楚了,认为真正对的事情,就下决心不必多做讨论。如果几次事都做得很正确,大家今后就容易同意你了。我们公司里也有投票表决的制度,但还没用过,事情都是这么解决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第三个大问题是如何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企业刚办,人员素质不高怎么办?这时第一把手注意要先集中后民主。就是我定规则大家做,取得别人的信任以后,逐渐提高素质,替换班子成员,一步一步实现由班子指挥。一把手工作方式有 3 种:指令性方式,指导性方式,参与性方式。到了指导性的时候,下面就都是发动机了。联想现在是处于指导性和指令性之间,要一步步来。如果你接手是一个大公司,文化背景,员工素质都很好,就不是这样了。建班子的另一个重要点是:第一把手看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要长期办下去,所以要形成一种规则,形成一种议事的方法。美国花旗银行的董事长 3 年前跟我讲:“对我的考核应该是看我退休以后花旗银行的股票价值,如果我退休 5 年后还很好,才说明我做得不错。”这话对我有极大的启发,我马上要退休了,也应接受这个考核标准。二、定战略 制定战略的实质是确定目标,然后是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怎么分解它。中远期目标大远,我们要分阶段做。联想有个五步法 第一步是确定公司远景。我们自己提出的口号是:联想要成为长期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短期行为的事我们不做,非高科技企业里的事我们不做我是指现在联想的上市公司,而不是控股公司。第二步是确定立中远期发展战略目标。公司目标的长短各有不同,我们认为现在的联想充其量只能制定 5 年的远景规划。因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只是跟风,制定不了更长的计划。第三步是制定发展战略的总体路线。这是制定战略比较重要的部分,有很多具体步骤:1.制定前的调查和分析。首先是外部的调查分析世界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查分析,本行业的状况和前景的分析。2.内部资源能力的审视,包括形成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分析;核心业务流程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等。三是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比较。分析竞争对手的战略,实际情况等等。调查分析之后就是制定路线。第四步是确定当年的战略目标(总部和各子公司的),并分解成具体战略步骤操作实施。第五步是检查调整,达到目标。联想定战略案例分析以联想制定并实现的 1996 年到 2000 年的 5 条路线为例,第一条是坚持信息产业领域内要多元化发展。我们定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远景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都是能使我们长本事的事情。1993-1995 年,中国掀起来房地产的风潮,当时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往里钻。我们几次开会,分析以后认为坚决不能做这个事情。一次有可能做好,两次以后很可能栽下去了,除非对它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高科技方面的事情。即使做一次挣了钱,但不长本事,干脆就不做这件事情。后来有几家中关村著名的大公司在房地产上栽了大跟头,引起了很多的矛盾,联想则避开了灾难。第二条是国际国内同时发展,以国内市场为主。计算机领域在 1992 年以前是一个相当封闭的领域,关税极高,要有批文,外国企业的机器进不到中国来。1992 年把批文去掉了,大大减低了关税,实际上那个时候中国在 PC 领域就相当于加入了 WTO。1993 年打开这个门以后,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几家老的计算机企业长城、浪潮、东海、联想被打的溃不成军,一塌糊涂。联想成立十几年来没有完不成任务的,那一年就没完成,我也急得大病一场,在医院住了 3 个月。这时候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到底中国的计算机能不能跟外国打这一仗,打不了干脆做代理。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是人家的,我们的优势就是本土优势。于是我们重新整合了队伍把以前整个的架构打乱,研究怎么去体现这个优势,并选择了一个最有能力的年轻人杨元庆来担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1994 年以后,联想在计算机方面的营业额和产量基本上每年以 100%的速度增长;到 1996 年开始占据中国第一位,台湾在研发以及生产制造方面的整个水平很高,康柏、IBM 的机器全是台湾人做的,设计都是台湾人设计的,但台湾人为什么不打自己的牌子呢?原因是台湾本土市场太小,出去打品牌战非常艰苦。中国大陆有这么大的保底市场,为什么不在中国打好这场国际战争呢?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问题是 2000 年联想做到 30 亿美元,2005 年的目标是 100 亿美元,中间这 70 亿美元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呢?一是把某一个领域的产品做到精专,纵深,向世界性发展。二是拓宽本土市场。产品不仅是 PC,还有接入端的其他设备,网络设备,然后从产品品牌发展到信息服务领域。第三条是走贸、工、技的道路。这一条外边争议很大,我们受到了不少的批评,一些有科学背景的老院士认为我们不重视技术。其实我们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不做贸易怎么生存,哪有钱来发展?通过贸易我们还学会了市场推广,企业管理等。第四条是积极发展产品技术,以此为基础逼近核心技术。掌握了核心技术,利润就不是 3%、5%,像毛巾拧水一样了,目标就在对岸,但我们过不了河,所以我这个战略路线里面强调的全是一些造桥和过河的方法。第五条就是以充分利用股市集资作为实现 2000 年中期目标的融资手段。这里面学问也挺大。1994 年上市时,我们选了一家财务顾问,不怎么样,使得我对此一头雾水。后来我们受到汇丰银行一个投资部的总经理和现在我们的财务顾问高盛的指导,才豁然开朗。第一,想在股市融资就应老老实实把业绩做好,很多公司炒来炒去是绝对做不好的。第二,业绩方面要有较高的透明度。一般的香港企业是半年宣布一次业绩,我们是 3 个月宣布一次业绩,因为宣布业绩的时候股东会提各种各样他觉得很难回答的问题。我却每年一至两次到欧洲、美国挨家介绍,回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让股东能够信得过我们。制定了 5 条路线,接下来就是实施步骤。就是把长期目标分拆成今年要定什么目标,这个季度要定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哪些铺垫工作。1996 年联想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